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3: ...
-
13:
那时的基辛才十二岁,就已拥有了炉火纯青的技巧,性格却非常内向,平日里只是喜欢看书、练琴,很少说话,所以他与李斯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
只是,尽管他也抱怨过为什么来的不是肖邦,可李斯特仍让他感到新奇和震撼。也只有李斯特,能让这个在技巧上从未遇到难题的天才,看到更高的境界。
有些明明不是那么难的曲子,用不着多高超的技巧就可以完成,可是李斯特演奏出来的感觉,仍然和自己不同。不止是理解和音乐性……甚至在他最不以为然的技术领域上,仍能直观的感受到差距。
李斯特的技术是‘活’的。他就像个魔术师一样,不同的乐句在他的手下,能焕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他的技术已经不能用‘高超’来形容,因为那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艺术。
所以很快基辛就发现了,自己以前认为简单的东西,或许并不是那么简单。而这个天才一旦发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就能立即着手解决。在世人眼里,这个美得像精灵一样的白衣少年变得越来越厉害,唯有他自己从来不曾满足——因为看到过‘极致’的存在,所以在那之前,就无法满足。
后来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得到了‘指挥帝王’卡拉扬大师的青睐和邀请,当时就连他的老师都劝阻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但基辛却充满自信的去卡拉扬面前献演,并感动了那位以铁血风格著称的君主。
那还是因为,他已在更伟大的存在面前展示过自己,对这世界的权威,就只有尊敬和仰慕,绝不会感到恐惧和胆怯。
得到与卡拉扬大师的合作机会后,基辛的名气以更快的速度传遍世界各地,虽然其中也有批评的声音存在,但更多的还是鲜花与掌声。在他最踌躇满志的时候,李斯特悄然离去——就像他静静的来到那样,他们之间发生过的对话甚至超不过一百句。
“后来他大概变得开朗一些了吧。”李斯特笑道:“当时就有人戏称他是个‘木头人’,台上激情四射,场面火爆,但台下却顶着拖把一样的乱发到处溜达,喜欢的全是古旧的东西。而且那孩子标志性的鞠躬动作真是有名极了,就连和他合作过的乐团成员都调侃他,僵硬的像个木偶一样……还有,那几天我在你的宿舍闲得无聊,就上网搜他的消息,一看之下太可乐了。”
“……消遣这么一个正经人是不对的大神!”
“别急,我不是故意的……我是看到论坛上有人开贴讨论他,但没出两行,话题就会歪到他的发型上……哈哈哈哈哈,还有人说他把柴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or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风气都带坏了,自从他成为偶像级的演奏家后,柴院的男生们几乎个个都顶着一脑袋抢眼的爆炸头!然后就有人说,他身为一个古典钢琴家,却故意弄个那么打眼的发型,也太另类了吧……”
“在那么牛的技术流演奏家演出时,却还老盯着人家的发型看也不对吧……虽然的确挺……挺抢镜的……”
“我可要摸着良心说句公道话,那个发型真是他天生的,不是故意设计的哈哈哈,他只是顺其自然的留着而已啦~”
狄云虽然也为这些人对于基辛发型的关注程度而忍俊不禁,最在意的却还是专业领域的事情:“大神,你给他树立了一个技术上‘极致’的目标,让他觉得掌握技巧变得不再那么简单,可是这样一来,他有了进步动力的同时,也会被有些人看不惯吧……”
“那是当然,”李斯特道:“有些人对于天才的存在这件事本身就是看不惯的,如果天才还足够努力,就能让他们气的跳脚。所以对基辛的攻击也从来没停下来过,他们说他‘炫技’,‘没有感情’,甚至认为他的天分阻挠了他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因为‘对于基辛来说,似乎一切都太简单了’,好像人人都活该受点挫折才能认识到问题的核心。别抱着看别人热闹的心情啊少年,以后这些你也都会经历一遍的,做好思想准备吧。”
“……我可没有那么厉害。”说归这么说,但狄云也知道李斯特的告诫都是实话。如果一个演奏家没有足够的技术,即使感情丰富,处理细腻,也会被批判技术不到位,音色不够美或局限于技术而没法尝试一些更难的曲目,选曲范围就变得狭窄,还有人会毫不客气的说他手残。比如莫扎特专家费雪,就不以技术取胜,在演奏级专家里他的技术水平实在不算高端,虽然普遍认可他对莫扎特音乐的独到理解和深刻诠释,但同时也被认为‘如果技术再优秀一点就更好了’。然而一旦技术出类拔萃,又会被认为‘太过卖弄技巧,对乐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比如齐夫拉、基辛都受到过这样的批评,甚至李斯特本人也是如此。所以太在意评价会很纠结的,因为没有谁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狄云不但年少成名,又在李斯特的督促下超越自身条件限制,获得了高超的技术,那么对他严厉的审视眼光也不会少的。
不过现在不是烦恼的时候。狄云高高兴兴的吃掉了剩下的巧克力,火车也准点抵达柏林,他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换乘巴士到了剧院,虽然时间还很富裕,但这时他却直面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他没有票。
虽说现在古典市场并不太景气,但基辛的演奏会依然非常火爆,一票难求,很多人都是提前几个月就订好了票。狄云之所以一直没想起这茬,还是因为没有跳脱出惯性的思维模式,因为德国这类演奏会非常多,很多住在剧院附近的人们都习惯于开场前才去买票,再加上以前听演奏会都是老师带着去的,这还是狄云第一次自己买票呢,所以不可避免的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狄云抱着一线‘或许还会有人退票’的这种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想法在剧院门外徘徊了很久,眼睁睁看着下半场就要开始,中场休息的人们已陆续返回,他失魂落魄的站在人越来越少的大厅里,失望和不甘心使他的眼眶开始变得模糊。
李斯特劝他道:“别失望,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不是还喜欢波利尼吗?他半年后也有一场演奏会呢!”
话虽然这么说,但李斯特自己也有点失落。他和狄云从昨天就开始期待,兴高采烈的讨论了好多关于基辛的事,结果明明排除万难赶上了下半场演奏会,却与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步之隔。这谁能甘心?
看到李斯特也有点失望,狄云反倒顾不上理会自己的情绪了,他笑着对李斯特道:“你不是能进去吗?不如这样,我在外面等你,你自己去听,然后回来给我讲……”
李斯特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个提议:“中国人有句话怎么说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既然咱们一起来了,要是不能一起进去,就没意思了。下回我们一起去听波利尼吧!”
……这正能量的大神学到的也都是正直的谚语啊!要是换一个不那么讲究的人,没准就要说句‘死道友不死贫道’然后真的自己听去了。李斯特这么讲义气,狄云也就不纠结了,一人一魂并肩出了剧院,往车站走,刚过了条马路,就看到一个老爷爷皱眉站在自动贩卖机前面叹气,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