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如果说起“魔务繁忙”这个词,多数围观群众会表示,比起那尊不是上天找基友打架就是下地追基友打架的本词发明者而言,还是在两界三地不辞劳苦地奔波并精分着的夜叉族大长老魔翳阁下,更为当之无愧。
      然而再怎么繁忙,也还是有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时候。比如姜云凡出生到十九岁之前的那些日子,对魔翳来说就算得上相对能寻得空暇。然而劳动魔范的本性又使得他,即使在身体休息的时候,头脑也拒绝停止思考。
      而这一天他睡前例行思考的内容,则是他自己和先王那些为数不多的共同点——除了对夜叉族凌驾一切之上的爱与责任之外。睡着之前他所想到的最后一条是,他们都喜欢把对水的强大执念,体现到名字里。
      先王他嘛……讳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应了人类那边所谓命中缺水就名中带水的迷信。不仅如此,魔翳私下里觉得,此魔甫到人界便追踪了那个名叫凌波的蜀山弟子,多半是奔着她名字里的那个“波”字。
      而大长老自己,设定“枯木”这个名号的时候,也是暗搓搓地表达着对水源的渴望以及对名字里有水的那个魔的一丁点怀念。所谓枯木久盼逢甘霖,当时他没料到的是,这名号还给他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就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当然,这是后话了。
      我们还是先继续说名字吧。精通人魔两界文化的魔翳长老,对名字的在意,绝不仅仅体现在他自己身上。他给别人起名字的时候也是相当讲究的。比如他在夏侯家的那个“侄子”。

      夏侯彰决定给小家伙起大名的时候,魔翳刚刚在夏侯韬的身体里安顿下来。当时他便积极地给出了提议:“就叫他澜辉吧。”
      溟者海也,澜者浪也,辉者……幽之反义词也。
      所以说二叔起的这个名字,寄寓着对这孩子多么美好的期待。
      然而不幸的是,当此之时,同样热衷于起名的、蜀山派的玉书长老恰巧途经夏侯家,并提出了关于小少主名字的另一个建议:瑾轩。
      对蜀山一向崇敬备至的夏侯彰,最终采纳了玉书长老的建议。
      对此,魔翳心中冷笑不已:玉书阁下,你以为我看不出你这个名字背后的深意吗?瑾者玉也,轩……呵,记得蜀山的轩,都是青色的吧?
      所以说,何必迷信权威?这位权威分明就是在夹带私货。——当然,他自己也在夹带私货就是了。
      西方神话里那些庆生宴上被冷落或遗忘了的仙女或巫女,总会对婴孩留下一些奇怪的诅咒。本次提议被搁置,是为起名而不是庆生,何况夜叉族大长老更不是仙女或巫女,所以魔翳还是决定姑且大度一回。只是此后每当他看到夏侯瑾轩的时候,就会在脑海里积攒一些“不叫澜辉你会后悔”之类的碎碎念。至于破坏他愿望的某道士,大长老暗暗许愿,将来非要让那不可一世的、浮在空中忽忽悠悠的蜀山以及玉书,重重地掉到地上来。
      何况,浮在空中忽忽悠悠,本就该是大长老的专享不是吗?

      夏侯瑾轩就这样在自家二叔的关怀体贴以及深藏的怨念之下,并不太茁壮地成长了起来。
      在此期间,魔翳在人界扎稳了脚跟,了解了武林形势,搜罗了各路消息,还建立起了一张相当强大的情报网。他甚至寻找到了突破口,却始终没找到一枚犀利有力的楔子。
      夏侯瑾轩七八岁的时候,作为四大世家之一跟他们同气连枝的,开封皇甫家门主皇甫一鸣,带着他那同样七八岁的儿子皇甫卓,登门造访。
      这皇甫一鸣倒是没什么特别。标准的野心家。而作为级别更高经验更丰富的野心家,夏侯二叔表示,他最得心应手的就是与这类人打交道。——可以轻易地找到他们的欲望和弱点,利用他们,然后轻而易举地除掉他们。
      反倒是那个叫皇甫卓的小白团子,竟令他身边的小红团子一见如故。原本还在他膝上昏昏欲睡的瑾轩,一见这同龄的小皇甫进屋,竟是突然起了精神,喜上眉梢。脸上就差写上“你们聊吧我想去跟阿卓一起去后院玩”这几个字了。
      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两个少主身上。自是互捧“令郎少年风姿气宇不凡”“令郎也是一番英雄气概”之类的客套话。夏侯韬见那皇甫卓稚嫩的小脸上竟是正正经经地板着一脸正气,不由觉得可乐,而他腰间挂着一把小剑,坐得笔直,看上去根骨甚佳又习剑甚勤;反观“自家”瑾轩,由于从小就被自己把志趣引导到了诗词曲赋山精水怪上……
      果然皇甫一鸣用一种矜持而自信的语气问起了夏侯少主的武学进展,夏侯彰脸色一僵,夏侯韬便用“瑾轩年纪还小,先读书再习武”搪塞过去。皇甫一鸣便和颜悦色地问瑾轩念何书。瑾轩道,只刚念了四书。说完之后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又大胆地问,那阿卓读的是什么书?皇甫一鸣抚掌大笑: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
      这明显是谦辞,而且有句话说得好,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只是夏侯韬忽然觉得这番对话有种奇怪的既视感。他又侧过头,看着侄儿那一身大红色的装束……
      此时皇甫一鸣已准备进入正题,夏侯彰吩咐瑾轩带着皇甫少主回院玩。小瑾轩终于如愿以偿,而一旁披着夏侯韬皮的魔翳,却莫名地想象开,两个孩子蹦蹦跳跳走到一起,一个拿出通灵玉,一个解开项圈锁;一个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个刻着不拆不逆……哦不,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打断了他这稀奇古怪并细思恐极的联想的,却是小皇甫卓的话语和动作。
      “你叫瑾轩吗?瑾是美玉的意思,我最喜欢玉了。”他一边说,一边解下腰间一块莹润的白玉,“我刻的,送给你。”
      吃了一惊的大长老望着两个小背影消失在门外,有点出神。
      ——那么,现在这是什么节奏?

      不管是什么节奏,时光依然在哗哗流淌,小瑾轩在一点点长大,而魔翳来人界已将近十年。这十年里魔界缺水已越来越严重,各族因此战乱不断,夜叉面临的麻烦尤其多。夜叉王龙溟开始动起用越行术来人界找水源的心思,奈何战事正急脱不开身。魔翳和他细细商量一阵,最终还是决定先沉住气,寻找更好的机会。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条件成熟……夏侯二门主此刻清秀通雅波澜不惊的面孔之下,心情稍微有点烦躁。
      此时他正走在折剑山庄冰湖边的小路上,瞅着地上的积雪,想着要是能把这些雪都带回祭都就好了。夜叉又要和罗刹开战了,陛下这次有意把龙幽锤炼一番,唔,倒是好久没见……
      “皇甫兄,你来看!”
      就是在这个时候,熟悉的少年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夏侯二叔不为人知地叹了口气,顺着声音的来源望去,只见他常去的那棵大梅树下的小石凳边,小瑾轩正一手拿着本薄薄的书,一手冲不远处一个白色的身影摇着。
      “你又在看什么奇怪的书?”皇甫卓眉梢皱了起来,却还是朝他的方向走去。
      “在外面街上买的,话本传奇还有诗词册子……来一起看。”瑾轩笑吟吟地看着他。
      “……我要练剑。”少年皇甫卓正色道。
      “这本书就是讲剑客的故事。”夏侯瑾轩脑子转得很快,马上说,“你一定喜欢看。”
      “我更喜欢练剑。”皇甫卓摇头,“你来跟我一起练,别总看这些……风花雪月的。”
      “阿卓,总拿剑比划有什么意思,来坐下。”夏侯瑾轩却已经先自己做到了石凳上,“别板着脸,我们几个月没见了吧?一边看一边说话……”
      “……”皇甫卓没反驳他,依然板着脸,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坐到他旁边,“你也就是嘴皮子厉害。”
      “皇甫兄过奖^^”瑾轩挠头笑了笑,“不过我笔杆子也不错,改天给你画个像。”
      “你……”
      夏侯二叔忍无可忍,不动声色地迈步走开。
      世风日下,他不满地想,现在的熊孩子啊……
      眼不见心不烦。二叔走过两个拱门,走到一个离那两个小身影足够远的地方,又开始对着地砖上的一小片冰,思考了起来:
      夜叉,人类,水,龙溟……

      第二天黄昏,夏侯二叔处理了夏侯家内外事务,整理了情报,又走到前一天那片冰湖边。——在他看来,那棵梅树下是赏湖和梳理思绪最好的地方。可是一红一白两个身影又一次捷足先登。并且,皇甫卓又在要求夏侯瑾轩练剑,最终又是在陪他看书。夕阳的余晖照映在雪地上,又洒在他们身上,看上去暖融融的。
      二叔眼皮跳了跳,转头离开了。
      第三天午后,二叔朝梅树踱步而去,却再次大老远就看到一小片红色和一小片白色已经坐在了那里。那小片白色突然拣起剑站起来,红色也站了起来,跟他说了几句什么,然后……他们又一起坐了下去。书页散开在他俩的腿上,一人一半。
      二叔嘴角抽了抽,扭头走远了。
      所以第四天清晨,二叔一清早就看到他俩又在那片梅树下的时候,已经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了。
      二叔终于走上前去,清了清嗓子:“瑾轩。”
      他那侄儿一听这俩字,急忙站起,唤了声“二叔”。皇甫卓也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礼。二叔和蔼地冲他俩点了点头,然后用两根手指慢悠悠地夹起摊开的那本书册,读了一遍书名,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俩一眼,目光又扫向旁边的几本。
      此时他没注意到,小皇甫卓嘴角不自觉地抿成了一条线。——这个表情,对于日后的皇甫少主而言,可不多见。
      “二叔……”瑾轩抬起头看他,只是声音又小了点,“孩儿只是,对这大千世界,心存好奇……”
      “没什么,”二叔笑着摇了摇头,“博览群书也是好事。只是,文则经邦济世,武则扶弱除恶,方是正途。”随后他用一种更微妙的语气补充道,“况且,这折剑山庄人来人往,此类歪书,还是别在人前看了,尤其是,别拐着皇甫少主。”
      言外之意是,魔的耐力是有限的。即使善于忍耐如在下。所以,瑾轩,你们还是不要,再,碍我眼了。
      遗憾的是,小瑾轩似乎并没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只是点头称是,然后如获大赦地拉过皇甫卓,跑远了。
      “……”
      不管怎么说,地盘是回来了。二叔舒展了眉目,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另一边,折剑山庄的客院里。
      夏侯瑾轩蹲在地上,倒腾着他这些天收集的藏书。拿起左一本,放下右一本,最终还是觉得哪本都舍不得扔。
      “以后我是决计不会陪你看这些书了。”站在旁边的皇甫卓开口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再过两三天品剑大会就结束了。你总不打算把这些书装马车里带回家吧?”
      “那爹会打死我的。”夏侯瑾轩懊丧地说。
      “那就扔了吧。”皇甫卓果断地说,“以后也少看。回去还要是多做些对继承家业有益的事。”
      “是,皇甫大人。”瑾轩拖长了音调,又顿了顿,“带是带不回去了,扔了又可惜,这种至情至性之书,都是有灵质的,总不该委于尘土,湮没了它们……不行,我要给它们寻个好归宿。”
      皇甫卓对此不想做任何评论。
      夏侯瑾轩却依旧认真地苦恼着,忽然眼前一亮,抱起几本书站起来,对他俩旁边站着的、之前就一直在沉默的紫衣少年说道:“对了,姜兄,这些书送你吧!”
      “我?”姜承睁大眼睛,后退一步,然后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我不看这种书。”
      瑾轩一副颇受打击的样子。
      少年皇甫卓出于形象考虑,才克制住了去火上浇油的冲动。
      然而夏侯瑾轩依然在专注地、不舍地,看着这一地的书,低头自语:“可是当初是我买了它们,又怎么能始乱终弃……”
      始乱终弃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吗,我读书不多夏侯少主你不要驴我。
      小姜承心里默默想着,又终究是不忍看他对着宝贝书那心疼的样子,想了一想,然后提出了一个相当、相当坑人坑己的建议:
      “说起来这山庄里,二小姐是个爱书的人。”
      “对啊!”夏侯瑾轩一拍脑袋,“我怎么忘了这个!我这就去把书交给欧阳姑娘保管……”
      他一边说着一边匆匆忙忙地把书堆好,然后把它们抱起来,就朝欧阳倩闺房的方向跑去。
      留下皇甫卓和姜承面面相觑。
      姜承右眼跳了跳。

      一天之后,夏侯二叔再次走到那棵梅树之下的时候,欣慰地发现,这次终于没有一红一白那两个扰人的小背影了。
      但这次,是一个穿紫衣的小姑娘——欧阳家的二小姐,端庄地独坐在那个小石凳上,读着前一天夏侯瑾轩与皇甫卓所读的那本书。
      一边读,还一边默默垂泪。
      这又是什么状况……二叔扶着额头想。
      蚩尤大神作证,他只是想要这块地盘而已。
      这年纪的小姑娘多半多愁善感,更何况欧阳二小姐天性如此。她读着读着便入了戏,然后以手托腮,捻诗一首:
      云淡天青拂风暖,凡尘俗埃本无牵。
      世间多少痴情苦,离聚无悔尽是缘。
      很多人以为这首诗是若干年后折剑山庄公审后,二小姐感伤而作。其实这是个误会。这首诗成诗颇早,而且是篇读后感。
      第二个误会是关于云凡的名字。事实上这也早已被他娘亲在心里定下。彼时,欧阳姑娘绝句初成,少女情怀初动,写完之后念了两遍,越念越思绪万千。然后她暗暗想好,将来若有儿子,就起名云凡。
      ……若有女儿,就起名世离。
      所以说,这番阴错阳差,造就了一个多么悲伤的故事。
      嘘……

      望着兀自沉迷于书中世界的欧阳姑娘,夏侯二门主最终还是收回心口涌上的一股暗黑色魔气,打道回了自己的屋子。
      他把门窗关好,然后躺在床上假装休息,魂体发动法阵,幻影出现在夜叉国陛下龙溟的面前。
      “大长老?”龙溟正在为一份作战计划而头疼,见魔翳来了,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开,“人界可是有了消息?”
      魔翳欠了欠身子:“在折剑山庄感受到一种不太寻常的魔气,只是目前还没找到具体来源。”
      龙溟修长的手指在十字妖槊上细微地摩挲着。“也许会很有用呢,大长老要多费心了。”
      魔翳点头应允,停了一下又道,“陛下日理万机,多加保重。”
      龙溟微微一笑:“孤会的。舅舅在人界,也万事小心。”
      “……”
      “?”龙溟挑起眉毛,“大长老,想到了什么?”
      “没什么,”魔翳下意识地收敛了一下声音里的戾气,“几个小鬼头,烦得很。”
      “哦?”龙溟眼角溢出一个笑意,只听他说下去。
      “你‘表弟’。”魔翳于是补充道,语含讽刺,“还带着别的小鬼头。成天在眼前晃。”
      “……呵。”
      “秀恩爱,分得快。”最后魔翳说,“所以,千万不要说你惦念我。”
      之后啪地一声,他就挂了电话。……好吧,是啪地一声,他就把幻影掐灭了回去。
      之后二叔感觉心情清爽了不少。他起身,顺手把夏侯彰叫人送来的调养固神的汤药倒到花盆里。
      愚蠢的人类,这药怎么可能治得了他的病。
      何况还这么苦。

      接下来的几年过得也很快。夏侯二叔眼看着瑾轩侄儿腰间的玉佩换了一块又一块,每一块都来自开封皇甫家。
      最终他成功地锻炼出了对此视若无睹的技能。
      后来其中有一块被一个卖艺的小姑娘撞碎了。也正是因此,魔翳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宿体,以及那神秘魔气的最终来源。
      天助我也。
      夏侯二叔终于对皇甫卓产生了一丁点好感。
      九黎祠内,一个缜密的计划,就此诞生。
      二叔让姜承护卫夏侯瑾轩去折剑山庄,瑕同行,成功地激发了那折剑弟子体内的蚩尤魔气。
      女卧底暮菖兰准备就绪,并成功打入目标内部。
      夜叉王龙溟也终于施展开越行术来到人界,双管齐下。
      当然他们依然是靠幻影来交流。
      再后来,折剑山庄里,再一次被夏侯和皇甫两个的对话闪到,二叔默默路过,无视之;重要的是姜承的魔气又一次爆发,终于制造出大事端,姜承被逐出折剑山庄。
      又成功地劝诱瑾轩带着他的队友一行人前往楼兰,一石三鸟:支开当事人;方便龙溟进一步设套;以及,眼不见心不烦。
      炮灰萧长风完成了使命,姜承的魔族身份暴露了,龙溟也掌握了神农鼎和水灵珠的方位。
      一切都非常顺利。

      然后他从龙溟那里得到消息,成功盗得了神农鼎。只是受了点伤。
      然后龙溟急切地要去取水灵珠。
      然后,他赶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所能做的就是听龙溟交代了很多事,拜托了很多事,然后全都应允了下来。
      最后他一时失态地伸出手去,却被那青绿色的霸道的毒火灼伤。
      他想这对夏侯韬这具本就不怎么样的身体,真是雪上加霜啊。
      他抚上那只插在骨蛇头骨里的十字妖槊,施法把它翻过来,聊作碑茔。
      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夜叉族大长老有一条相当完美的声线。他的笑声,每一种,和善的阴冷的神秘的蛊惑人心的,听上去都相当……引人入胜。
      只是,笑得比哭还难听的,大约仅此一回。

      魔翳的计划并没有因这次意外事件而搁置不前。
      他带伤回到了夏侯家,得到皇甫一鸣那边的消息:千峰岭的半魔已被剿灭,活着的几个被押送到了折剑山庄。
      于是他稍作休息,就去青木居,以枯木的形态找到了姜承。
      他故意刺激着姜承,并觉得自己这次的语气相当冷嘲热讽,或者说,在姜承听来应该相当可恶:
      “若此事为真,那个要为自己的愚蠢和懦弱导致同族惨死,而愧疚终生的人,可不是我啊。”
      可是他觉得自己简直喜欢上了这种语气。
      随后他感到了厉岩正朝这边赶来,便恰到好处地终止了对话,飘然而去。

      夏侯瑾轩出了青木居,下了蜀山,去千峰岭找姜承汇合之前,曾坐云来石,回明州家中一趟。
      却得知父亲去了折剑山庄,而二叔染病在床。
      他在二叔门前等了一会儿,想与他交流一下这些天的见闻并请他帮忙纾解一下心中的烦恼,谁知等了一个时辰,二叔仍未起来。便摇了摇头,对家丁说改日再来探望。
      然而瑾轩前脚刚走,病中的夏侯韬后脚就把房门打开。
      他在地上捡起一小块玉坠,看上去又是皇甫家的手笔。——应该是这位瑾轩侄儿,奔波中不小心弄松了它,然后掉落在地的吧。
      夏侯二叔这样颇感无聊地想着,俯身用并未被灼伤的那只手把玉坠捡了起来。
      这冰凉的玉质,倒与当日那十字妖槊的触感,意料之外地相似。
      二叔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把它拿回夏侯瑾轩的房间,打算帮他收好——无它,只是顺便活动活动筋骨罢了。
      他推开那扇门,看到桌上凌乱地躺着一些诗册子。说起来,自从被牵连到这一系列事以来,这侄儿倒也好久都没在家好好歇息了。
      出于整洁强迫症之类的习惯,夏侯二叔为他把这些书堆到一起。正巧一阵风刮过,最上面那本诗集掉到了地上,又被吹散开。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哦,长恨歌。好诗。魔翳嘲讽地看了一眼,冷笑出声。
      在天在地嘛,就怕不是比翼鸟连理枝,而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大概要算是大长老阁下正式成为死死团团长之后的,第一个咒语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