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要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

  •   凌砚睁开眼,瞪着泛黄的天花板许久,才转了个身,用被子蒙住头继续闭上眼睛。

      果然自己不是在做梦,自己变成了十七岁的凌砚,另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甚至连身躯都一模一样的凌砚。

      慢慢叹了口气,凌砚扯开被子,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自己真的要开始以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身份在这里生活下去。

      翻身下了床,凌砚熟稔地把被子叠好,换上衣柜里挂着的的确良材质的白衬衫和黑裤子,拿了牙杯和牙刷去洗手间刷牙洗脸。

      “阿砚,今天是不是要去灯泡厂报到?”凌砚刚洗完脸,把毛巾挂起来,叶景瑞已经满头大汗地开门进来,顺手把一串钥匙往桌子上一丢,“喏,你家的钥匙。你感冒好了,我就不用自己开门进来了,钥匙还给你。”

      凌砚瞄了一眼钥匙,顺手放进裤袋里,不答反问道,“你怎么这么早过来了?”

      这个年代的人起得早,墙上的挂钟才堪堪指向七字,叶景瑞却已经急得快要跳脚了,“这还早啊?七点半上班呢,你脑子还发昏着吧。”

      “诶?这么早?”凌砚愣了一下,赶紧凑到镜子前面,扣好衬衫的扣子,整理好衣服之后就想拉开门走,被叶景瑞一把抓住,一脸的无奈,“等等,你还没吃早饭呢。”

      早饭——凌砚不自觉地摸了一下肚子,他以前工作的设计所早上九点半上班,他每次都是睡过头,然后就急匆匆地赶去上班,哪儿还有空闲去买早点,久而久之早就没有吃早饭的习惯了。

      “喏,我妈做的包子,她让我拿了两个给你。”叶景瑞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丢给凌砚一个袋子,凌砚下意识地接住,还热乎乎的。

      “谢谢阿姨了。”凌砚拨开袋子,咬了一口包子,一股咸菜的香味顿时弥漫开来,让他忍不住三两口就把两个包子全吃完了。

      “咱俩谁跟谁啊,我妈不就是你妈嘛。”叶景瑞搭上凌砚的肩膀,他的身高本来就比凌砚高一点,这个动作做起来熟练无比,“快点走吧,骑车过去都要十来分钟呢,而且现在车子还特别多。”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上班高峰期。不过凌砚自然不会说出口,只是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但是当他走到楼下后才发现一个大问题。

      瞪着眼前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半天,凌砚才抬头苦笑,“瑞子,我们只能骑自行车去灯泡厂吗?”

      叶景瑞早就把自己的自行车推出来了,听到凌砚的话诧异地张大了嘴,“不然你打算走去吗?”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公交车,不过灯泡厂距离凌砚的家不远,根本用不着花钱去坐车,所以叶景瑞压根没想到要坐公交车。

      也对,这年头的交通工具也就自行车了。自从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骑过自行车的凌砚拍拍脑袋,别扭地打开锁,骑上自行车,还不忘跟叶景瑞打声招呼,“瑞子,你骑慢点,我找找感觉。”

      骑车还找感觉?要不是凌砚一本正经的样子,叶景瑞几乎要大笑出声,但是接下来看到凌砚的自行车在小路上歪成S型后就笑不出来了。

      “阿砚,你生个病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了?”叶景瑞简直想把凌砚从自行车上揪下来,赶紧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有没有烧坏脑子。

      “嗯,没事了,走吧。”凌砚骑了十来米,终于找到感觉后,连忙催促道,“不然真的要迟到了。”

      见到凌砚的骑车技术恢复正常后,叶景瑞才算松口气,猛地一踩踏板,赶上凌砚,“喂,等等我!”

      灯泡厂是芙蓉市最大也是最老牌的国企,每年的效益也很不错,所以能够进去灯泡厂工作在芙蓉市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心愿,但是熟悉历史的凌砚却知道,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再过六七年,这个庞然大物也终将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见到凌砚在灯泡厂门口停下,怔怔地看着灯泡厂的大门发呆,叶景瑞不解地停下车,偏头问道,“阿砚,怎么了?”

      叶景瑞觉得自从凌砚生了这一场病之后,整个人就古里古怪的,忍不住有些担心,面上也带了一丝忧色。

      “没事。”凌砚摇摇头,不想让叶景瑞为自己担心。

      叶景瑞脑子一转,立即想到了凌砚父母的事情,顿时以为凌砚又想起了当时的事情才心情低落起来的,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进去吧,刘厂长说会给你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工作。”

      “嗯。”凌砚在门卫处登记了一下,顺利地进入灯泡厂,把自行车在旁边的车棚里停好,然后才犯愁地看向叶景瑞,“瑞子,我该去哪里报到?”

      “去找刘厂长吧。”叶景瑞快步往楼里走去,他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国营企业,无聊透顶,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铁饭碗,是最适合自己好友的。

      刘厂长是个和蔼的中年人,穿了件老旧的中山装,在看到凌砚之后立即放下手中的钢笔站了起来,亲切地招手,示意两人坐下,“阿砚,景瑞,你们来了,快坐。”

      “刘厂长。”凌砚局促地站在一边,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倒是叶景瑞大大方方打了个招呼,“刘叔叔,好久不见了。”

      “哈哈,阿砚你跟景瑞混了这么久,结果还是这副内向的样子。”刘厂长从茶几下面拿出两个玻璃杯,泡上茶水递给两人,“跟你爸一模一样。”

      凌砚低着头,看着碧绿的茶叶慢慢在澄澈的水中舒展开来,不安躁动的心慢慢平静,“刘厂长,谢谢你这么多年来的照顾了。”

      凌砚的父母因公殉职以后,虽然厂里发了一笔抚恤金,但是对于还在上学的凌砚来说却根本不够。刘厂长当机立断,发动捐款。靠着厂子里面的人,凌砚才能平平安安念完了高中。凌砚现在住着的房子也是灯泡厂的,按道理他不属于厂里的人,必须要搬迁出去的,但是这两年刘厂长对于这件事没有提过一个字,只是安心让他住着。

      “阿砚,你也算我看着长大的,再说你爸妈都是为了厂里才……”刘厂长揉揉眉心,叹了口气,“以后别说这种话了,厂子就是你的家。”

      听到刘厂长的话,凌砚原本想要说的话又咽了下去,只觉得满嘴苦涩,连手中的茶杯都无力握紧。

      “好在你也毕业了。”刘厂长一点也没发现他的异状,眼里满是骄傲和自豪,“你爸妈要是知道你高中毕业了,肯定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昨天就跟几个车间主任说了,阿砚从小就聪明机灵,手又巧,你们谁要是带着他学技术肯定不吃亏。”

      凌砚没说话,叶景瑞却偷偷撇了撇嘴角,不以为然。

      “对了,景瑞,你也跟阿砚一起毕业的,准备做什么工作?”刘厂长自顾自说了半天,忽然把矛头对准了叶景瑞。

      “啊?”叶景瑞猝不及防,呛了一大口水,咳嗽了几声才尴尬地说道,“我还没想好,可能去做点生意吧。”

      这个年代虽然人们还普遍瞧不起做生意的,但是大街上各式各样的小摊、店铺已经悄然兴起,什么皮夹克、录音机,都是新鲜玩意儿,看得叶景瑞心痒痒。

      “开玩笑!”刘厂长一听就火了,手里的搪瓷茶杯狠狠往桌子上一放,虎目圆睁,中气十足地吼道,“叶景瑞,你知道都什么人去做生意吗?小混混才去做生意。你难道就打算这样没个正经单位,去跟那些人混在一起?”

      刘厂长说话的时候,眼里的不屑和瞧不起显而易见。

      叶景瑞话一出口就知道不好了,只能苦着脸挨批评。没办法,谁都看不起没单位的人,只有不正经的人才会去做生意是这个社会的共识。

      刘厂长气冲冲地吼了半天,最后冷下脸子说道,“你可别犯糊涂,你看阿砚多乖,多学学人家阿砚,去找个正经单位工作,年纪轻轻就游手好闲的,要被别人戳脊梁骨的。”

      叶景瑞耷拉着脸,有气无力地指指凌砚,说道,“刘叔叔,今天不是阿砚过来报到嘛,就别教训我了。”

      他才说了一句就被反驳了无数句,要不是要陪着凌砚,他早就溜了。

      刘厂长喝了口水,心不甘情不愿地放过这个小混蛋,反正叶景瑞的爹肯定不会同意他的想法的,让他回家再被骂醒也好,省的他费口水。

      “阿砚,你想去什么车间?”因为凌砚也算是在灯泡厂长大的,对工序有一定了解,所以刘厂长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问道,“我领你过去。”

      凌砚握紧了茶杯,终于抬起头,眼睛直直看向刘厂长,“对不起,刘厂长,我不打算来灯泡厂了。”

      如果上天这么厚待他,让他重新来过一回,他还有什么理由不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迎着刘厂长呆愣的脸色,凌砚站起身,鞠了一躬,语气里带着浓浓的倔强,“对不起,刘厂长,我知道这个决定让您失望了,但是我想自己闯一闯。”

      不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赚钱,就连上天都会看不过眼吧,凌砚呼出长长一口气,眼睛里充满了坚定,比起继续去念书,按部就班地成为大学生,等待分配,他宁可下海经商,赚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