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科学总是始于妄想 ...

  •   知道何荷允肯定懒得讲太多话,只好由我来把昨天何叔叔讲的又概述了一遍。听完后,古芝蓝一双眉拧得更紧了:“冰下150米,你就不怕死!”
      何荷允也不说话,像西方人那样摊摊手撇撇嘴,一副“反正又没死”的样子。
      古芝蓝肯定是给气到了:“死了才好!”
      何荷允还是不说话,只是对着她温和的浅笑,露出一排小白牙。反正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古芝蓝这火也无从发起。
      古芝蓝眯着眼看了一会儿屏幕,又说:“保存得真好,连表情也很平和,就像在睡梦中遇难,确实是难得的样本。”
      “不是睡、睡梦中。”何荷允终于说话了,“她的姿态,不像在睡梦中遇难,很可能是坦然面对。”
      “坦然面对毁灭自己的灾难?”
      何荷允点头:“也许。”
      “呵,若她不是有心寻死,倒是够豁然。”
      “嗯。”何荷允一副饶有兴致模样,似乎对这个叫方秀的人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可惜躺着的人永远无法告诉她。

      听她们聊着,我也凑过去看看监控。老实说,这个女人长得挺好看的,笔挺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双颊的颜色竟隐隐带点新鲜的淡粉色,闭起的双眼眼线很长,不知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眼神。
      我这样想着,也这样说了:“她挺漂亮的。”
      “嗯。”何荷允应了一声,眼睛没离开过显示器。

      过了一会儿,古芝蓝也没什么事,就走了,临走前还凶巴巴的让何荷允去剪剪那快盖住眼睛的头发。何荷允把头发拨了拨,礼貌性的应了她一声。
      我实在有些纳闷,古芝蓝一大早跑到我办公室来,究竟是干什么的?
      “我头发也快盖住眼睛啦,”我嘀咕道,“咋不见她叫我剪。”
      何荷允在一旁说:“你想她凶、凶你?”
      “也不是……”
      古芝蓝从小就气势逼人,又爱跟我们过不去,躲她的霸道都躲成习惯了。

      上午十点半,林叔叔带着几个同事出现在监控画面里,他们一来到就忙开了,忙着做各种测试、记录数据,有些仪器上的指标也会在监控这边的电脑上显示。有部分何荷允不太懂,就会问我,而我就给她简要解释一下。
      这样一天下来,我的实验报告进展非常缓慢,因为她的提问总是给我的思路打岔!

      很快一个礼拜过去了,何荷允的位置从屏幕面前,挪到了监控画面里,我终于可以专心忙自己的事了。随着他们研究工作的展开,我自己的工作也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不过,冷库的使用还是以我的名义签单的,所以监控还是默认连到我这里,偶尔抬头,还能瞥见他们在激烈的争论问题。

      那个冷冻人叫什么来着?哦对,方秀,她的身上有陈旧的身份证,其他随身物品也拿了去化验。根据推断,她大概是在20多年前遇难的,遇难时,也不过20出头的年龄。何荷允花了些时间搜索了那几年的新闻和相关记录,确定了方秀遇难的时间是27年前,遇难年龄24岁。
      何荷允又顺着这些线索查了下,查出少量背景。但方秀的社会关系很单薄,而二十多年前的公民资料登记还未像今天这般完善,能查到的非常有限。何荷允花了足足一个礼拜的时间调查,却找不到任何方秀的亲人。
      想想也是,方秀都失踪了将近30年,若没有遇难,现在也50多岁的人了,如果没有兄弟姐妹、未婚,找不到亲人也正常。
      对于他们研究组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如果家属要求,那他们是断不能再把她当做实验样品对待的。
      倒是为此奔忙了一个礼拜的何荷允,有点淡淡的挫败。

      可以说,方秀身上确实存在极其微弱的生命体征,主要体现在血氧饱和度上,所以她的肤色看起来非常鲜活。这可是异常罕见的的,至于如何应用这个珍贵的样本,林叔叔他们还在讨论中,项目的细则还没列出来。
      那时我想,如果他们解剖的时候,能把大脑部分分一点给我,说不定在我研究的这块上,也能有新的发现呢。

      可没想到的是,那天何荷允突然问我:“一冉,人体冷、冷冻技术你了解多少?”
      “一点点,这项目可是历史悠久。”
      “可至今仍未成、成功?”
      我点头,至少没有人在主流学术界里发布过。在技术上来说,在极低温度下保存活细胞并不难。难点在于:就算不考虑其他细节,无论在冷冻还是解冻上,如何跨过-60℃到-5℃度这个危险区间,至今都没找到可行的有效方法。在这个温度区间里,所有体细胞都会被破坏殆尽,而且是依次分别破坏。
      “现在的技术还不行吗?有成功的可信性吗?”
      “这块我不熟,得查查资料。”
      空口说白话不是我的习惯,特别是学术上的事,必须严谨。

      我上数据库查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资料,才跟何荷允说:“目前相关研究也有人在做,但成果不多。解冻这方面,非要说成功可能性的话,大概10%不到吧。”
      “嗯……”何荷允似乎若有所思,“我说服了阿林他们,把她解冻。”
      “解冻什么?”我一时不敢相信。
      “方秀。”她说, “她体内大部分细胞都处于休眠状态,就像在深度冬眠。他们要把她解剖,获取体内的存活细胞。我不同意!她明明还有希望,这样做和杀了她有什么区别?我和他们争辩了很久,刚刚达成了共识:先解冻。”
      何荷允很少会说那么一大段话不还这么顺,显然,她正处于高度思考状态。
      “那也很好啊!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尝试。她也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样本。”
      当然,我的本意是,在解冻前先取样保存,再尝试解冻。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何荷允的想法。
      “如果失败了,她就救不活了。若等技术成熟……可阿林他们不同意长期保存,成本太高了……”
      “你的意思是不仅解冻,还要救活她?!”我怱然觉得自己在科幻小说的情节里了。在我的理解里,所谓成功的解冻,就是让她体内大部分细胞成功通过危险区间。而何荷允所说的救活,抱歉,以现在的技术来说,还是近乎科学幻想。
      “总比就这样看着她被解剖好。”看何荷允的样子,也是处在摇摆不定的思绪中。
      “可以把她送去冷冻中心啊,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
      “你以为阿林会轻易把这个样本送出去么?”
      她说得在理,学术总是有私心的。
      她拿出一包香烟,手法娴熟的弹出一根,含在嘴里点火。她居然在我办公室里抽烟!
      “唉,或许我不应该把她带上来的。”她说。
      狗屎,这家伙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我都不知道!我忍着烟味忙不迭的去开窗通风,可嘴里还得说:
      “你带不带她上来,她都已经死了。带上来,还能给她家人一个安慰。”
      “她已经没有活着的家人了,你忘了?我亲自查的。”

      仔细想想,万一解冻成功,对方秀来说会是一件好事吗?
      何荷允可能和我的想法一样,良久,她才说:“也许不是。”
      烟雾弥漫她周身,我靠在窗边尽量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

      虽然好不容易说服林叔叔他们,决定整体解冻样本,可是这事还是困难重重。由于是历史性悬而未决的难题,成功率低、经费高、经济效益也不大,所以上头并不支持这个项目,驳回了立项。
      于是何荷允又跑到我办公室里抽烟了,她都不考虑下我有多讨厌烟味吗?不过这回算她有良心,自己搬了个椅子对着窗口抽,抽了一根又一根,皱着眉搞到像电影里的忧郁青年。
      其实我大致明白她内心的矛盾所在,她天真的想救活那个死了27年的人,可若失败了就等于扼杀了救活的机会,更怕救活她反而害了她。
      这种关于学术伦理的问题总是永远围绕在生物科学周围。
      何荷允有一颗聪明至极的脑袋,她会想出个什么结论呢?

      她在那儿抽着烟,待了大半个小时,就回头问我要车。
      “要车干嘛?”我把刚买来代步的摩托车的钥匙丢给她。
      “找古芝蓝。”她接过钥匙就走人。
      “小心开,你没有驾照!”我的声音飘散在走廊里,也不知道她听到没。
      是的,虽然这家伙连飞机都会开,但事实上,她连摩托车的驾照都没考,万一有个什么小剐蹭,倒霉的可是车主我。
      还有,有个问题回国之后我就一直在想:她们倆是什么时候变要好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科学总是始于妄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