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南俊巷(五) ...


  •   陈乌生也是吃了一惊,听着母亲细细道来。

      原来,陈家平白从天上掉下来这么便宜的大买卖,拉车的昌平暗自心动起来,回去就把这事说给了他老婆听。正巧老婆娘家有个亲戚在丰州卖酒,两人合计了一下,就去那里弄了点酒来,直接跳过陈乌生家,选了个时日跑到北郊大宅送酒,想用更为低廉的价格把生意抢过来。

      结果等他人到了那,也是和平常差不多的时辰,满眼望去,人烟稀少,山脚下只有孤零零一间破落的木棚。昌平纳闷着自己没可能记错,心有不甘,拉着车走了许久,才见着几户人家。进门一问才知,自己必定见了鬼了。清源山那带多有荒墓,鲜少人会住在那,更别提什么大宅子。昌平惊吓之下,连板车都顾不上了,拔腿就往家里狂奔。隔天,夫妻俩就请了承天寺里的和尚做了场法事去去晦气,心里有亏,也没跟陈母说。

      过了几日,约定送酒的日子又到了,陈母过来叫车,昌平称病不去。陈母又去别家找人,一排问过去竟然没一个肯去的,人人表情怪异,欲言又止。其中有个往日里蹭过她家酒喝的后生家才偷偷跟她说了缘由。陈母不信,着急了,出了三倍价钱,好说歹说,才请到了这人帮忙。两人战战兢兢地送到北郊,大老远就望见一栋红砖官式大厝高高的燕尾脊。

      叩了门,不一会,一个貌美的小新妇一扭一摆走了出来,穿着月白色斜开襟,发髻上插了朵玉簪花,跟画里的人似的。陈母和车工都看呆了,直到人家出声使唤,才回过神,赶紧把酒给送进去。里头就更气派了,三进五开间加双护厝,对称的浮雕青石山墙,描金镂花窗上人物栩栩如生。还有三五个老人围坐在天井里下棋。

      那女子让他们把酒就放到护厝的杂物间,娇滴滴地倚着门问道:“今天来得有点晚呐,怎么和先前的小哥不是同一个?”

      陈母讪讪地说:“他今天病了。”

      小新妇捂着嘴笑,把钱给付了,比约定的又多了些。

      临出门,陈母隐约听见身后有人窃窃私语。

      “是这个女的吗?”

      “哗,这么老?”

      “哎,应该不是。”

      回头看,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只有庭院深深,竹影憧憧,先前的女子也不知去了哪。

      两人就这么平安无事地回到南俊巷,左邻右舍见了纷纷探头出来看。

      “昌平画糊烂啦,黑白讲什么闹鬼!明明真有那么大的厝落,里面还有个水渣某,两个□□大大的,一开口我骨头都酥掉了。”后生家扯着大嗓门嚷。

      人群里立刻有人啐了他一口:“让你给野鬼叼了去哟。”

      过了会,昌平他老婆抱着孩子,面露赧色地从屋子走过来,打了个招呼:“玉婶,回来了。”

      陈母也没有太跟她计较,点点头说是。又有人问起前几日昌平请和尚念经的事,昌平老婆本来还不想说,但又架不住问的人多了,最后只好说自家男人确确实实在那里只见着了一片墓群,根本没有什么宅子。

      吃晚饭的时候,族里的大伯领了个中年道士过来。喝了杯茶,道士很认真地问了些话,都是关于那买酒的阔绰客人的事。然后,道士说:“北郊的清源山脚很早以来一直都是墓地,从来都没有人住在那里。你要不信,明天早上我领你再去看看。”

      陈母说到这,正好到了家门口。陈乌生追着问:“果真没有吗?”

      陈母不答话,叹了口气,才说:“那钱倒是真的,本来还怕会变冥币。可真是奇了怪了,那种东西没事给咱们家送钱做什么?道长还问我们家近来有没有什么古怪的事,他曾在这一带撞见过妖邪……”

      “那是真的闹鬼了吗?”

      “嘘,这个字大晚上说不得。”

      因为这桩怪事,母女俩挤着睡在一起壮胆。陈乌生一夜难眠,很想把这事说给小和尚听,就等着天亮去承天寺里寻他。

      可是小狐狸一直没有出现,等了许久都没有来,跟之前一样突然不告而别。而陈乌生这次却莫名地感到恐惧,学期结束仪式上校长念她名字上台领奖时都在出神,脑子里想的全是小和尚偶尔藏不住的尖耳朵,还有脸上那几颗可爱的雀斑。

      整个寒假,她没等到小狐狸,反倒等到了道士。

      那是在过年前两天,陈乌生正在帮母亲准备祭祀用的供品,右眼皮突然跳个不停。她把糯米丸子搓好了,放在圆匾里,手不小心抖了一下,就掉了几颗出来。那丸子滚啊滚,最后在一双黑色布鞋前停下来。

      来人一身黑衣,头戴帽冠,手背在身后,作道人打扮,开口就问:“小姑娘,你家大人呢?”

      “我母亲去关岳庙烧香拜拜了,道长您有什么事?”

      “我前些日子来拜访过,”道士说,“你家大人不在,那我同你说点事,可否?”

      “您请。”陈乌生起身洗手,给他倒了杯茶,眼睛刚瞄上,却发现道士也在打量她。

      道士问:“你母亲说,你家里曾经出现过怪事,比如莫名出现的瓜果……”

      “哦,那个啊,是我淘气,和我母亲耍着玩的。东西是我自个放的,没和她说。”

      道士呷了口茶,又慢悠悠地说:“闽南这带自古就为妖魅丛生之地,草木皆能成精,到了乱世,纷纷出来作祟害人。几个月前,就让我在巷子口差点逮到了一只……”

      “然后呢?”

      “是只小妖畜,可惜让它给跑了,有同伙的。这次亏了你家的福,才找到它们的老窝……”

      陈乌生的心砰砰跳得厉害,咬着嘴唇不说话。

      道士接着说:“不过那清源上洞已经空了,就剩一堆空酒坛子,可真警觉。妖物素来以皮相惑人,言语迷心。二十年前,金鱼巷有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就被妖怪给啃噬得只剩一把骨头;十三年前,通政巷周姓富商迷恋上了花精,最后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七年前,培元中学某个教书先生因故结识了个棋友,饮酒作诗,颇为相得,甚至常常同塌而眠,直到后来……”说到这,他顿了下,看了看面色渐变的小姑娘,才说:“人和妖不同道,千万莫被妖邪的伪装给骗了去。”

      陈乌生好半天才回道:“道长,您说的妖邪,我不懂。我念教会学校培英女中的,学的是西洋人的书本,先生从没教过,我也没见过。”

      “这样啊,”道士不生气,反而笑了,“那要是万一见到了就跟我说下,我住在东街元妙观。”他还给了陈乌生两道符,让她一道贴在门上,一道放在身上,便翩然离去。

      陈乌生站在家门口,想了很久,用力地撕掉了符纸。风一吹,黄色的纸屑在半空中飞舞,很快就飘远了。

      她才不觉得小和尚会来害她,而且他根本没有什么好皮相可言,那么拙劣的法术,还特别怕羞。话本里根本不是这么写的!

      可她还是没能再见到小和尚。天天去承天寺弥勒堂偏殿坐,一坐就是好久,还得赶回家里看书,帮母亲干活。有时也偷偷去元妙观望上几眼,想知道小和尚到底有没有被逮到。不管妖怪是出于什么打算,至少给的钱足够孤女寡母好好生活一段时间了。

      陈乌生想,至少应该再当面跟小和尚说声谢谢,不知道他去哪里弄来的钱,还请了同伙帮忙。难怪之前消失了好一阵,竟然是被道士给打伤了,脸色那么青白,本来就已经谈不上美貌了,这下更丑了。她越想越气,后悔自己给道士倒了杯茶,怎么没往里面下点泻药?

      快开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到她家里来约,培英女中和华侨中学又要组织联谊。她本来不想去,但听说这次是去清源山郊游,立刻改口答应。

      她早早就去,爬得很快,把别人远远甩在后面。整座山都翻过了,还在清源上洞那里站了好一会,里面很暗,全是光溜溜的石岩,散落着酒坛的碎片。山脚下果然没有什么人烟,坟墓倒是很多。她整路都在发呆,听不见别人说话。

      下了山,蔡悦诗才姗姗赶来。陈乌生一眼就看到她肩上绕着的白狐狸毛披肩,整个人天旋地转,冲上去揪着她,把披肩扯到自己怀里摸了又摸,颤声质问:“这是哪里来的?”

      “我母亲的,我父亲从苏联带回来送她的礼物。今天风有点大,我拿来御寒。”蔡悦诗莫名其妙地看着她。所有人也都很诧异。

      她才想起来,蔡母确实曾围着这条披肩到学校里去过。当时她还故意吓小和尚,说他法力低微,早晚给人抓去扒皮。想着想着,她觉得自己很坏心眼,怎么能说那样的话,结果现在小和尚也没了踪影,一时间悲从中来,不管不顾地嚎啕大哭起来。

      这件事直到她晚年,还常被昔日同窗拿出来取笑。

      陈乌生很明显地憔悴了。开了学,听课一直心神不宁,被先生叫去面谈了几次,到后面连陈母都知道了。回到家,就拿鸡毛掸子狠狠地抽打她,威胁叫她不用念了。她没有哭,心里空空的。

      夜里抬起头,满天星星,都是小和尚明亮的眼睛。

      第二天,她就病了。

      邻居家的大婶说,这孩子是到岁数了,该嫁人了。

      小和尚始终没有再来。

      有一天早上,巷子口突然热闹了起来,有人在嚷嚷。

      陈乌生正靠坐在床上看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听见动静,随口问了母亲一声:“外面什么事?”

      陈母出去了一会,回来说:“阿彪抓了只狐狸,准备杀了吃。小小的一只,叫得可真惨……”

      “啪嗒!”书本掉落在地。

      暗绿色的封面上,写着两个棕色的大字——“初恋”,屠格列夫的回忆。

      “阿生……”

      在母亲的惊叫中,陈乌生发疯似地冲了出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南俊巷(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