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消失的过去 ...
-
团藏其实是个很纠结的人,其纠结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比如一般人如果看到一样自己没有印象的东西出现在自己的抽屉里,大概转头就忘,细心一点的可能会研究一段时间,但是没有人会像他那样紧抓着不放。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团藏还只是一个青年,一个生活习惯良好的青年。其良好表现在作息规律,每隔固定的时间就会大扫除一次房间,清理各种东西。那天,他打开了自己唯一上锁了的那个抽屉时,发现了一张照片,一张被用相框很好地装裱着的照片。
那张照片上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青年版的团藏,另一个是团藏并不认识的人,一个看起来约莫15、6岁的女孩。那个女孩黑发黑眼,倒是与宇智波一族的女子有些相像,但并不是特别漂亮。在那张照片里,团藏和女孩并排站着,开心地笑着。女孩的手里拿着一个东西,很漂亮,团藏无法描述那是个怎样的东西,他只能从外表上判断那大概是金属制的长方体物品。团藏当即就皱了皱眉,开始思索起来。
首先,他无比确定,他并不认识照片上那个女孩,其次,那个女孩手上的东西太过奇怪了,自己从没见过也没听过类似的东西。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自己会有一张和不认识的人的合影?难道自己其实认识她,只不过忘记了?这不太可能,自己的记忆力应该不会差到这种地步,而且就凭女孩手上的奇怪的东西就够让人难忘了,团藏如果认识她是绝对不会忘记的。更何况,自己并不是那种轻易和人合影的人,这说明那个女孩应该和自己很熟,很熟的人怎么会完全没有印象?
团藏苦思无果,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那张照片的调查。他先是查到了照片的出处,那是从木叶的某个技术很好的照相师傅那知道的,但是那个师傅只是根据留在那里的底片之类的信息得出照片是在他那照的这一事实,以及照相的时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关于那张照片的记忆,就像团藏一样。
团藏拼命地调查着一切,他不能允许自己生活中出现可疑的事物,任何值得怀疑,值得探究的都不能放过,这可以说是他后来创建根部的理念和基础:任何可疑都不能放过,一定要调查清楚,如果调查不清楚也要以最坏的情况考虑,斩草除根。可惜无论团藏怎样调查都没有太多的结果,他所有的收获都是与那张照片本身有关的,与那个女孩有关的一切都无法查到。
值得一提的是,团藏将那张照片从相框里拿出来后,发现照片背面写有一行字。从不同的字迹可以看出,那是两个人写的,前几个字是团藏自己的笔迹——团藏,后面几个字却是明显与团藏的字迹不同,团藏甚至完全不认识那几个字。经过笔迹鉴定等部门的人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那大概是那种属于某种从未出现过的文字的两个字,就笔画等各方面来看,大概是一个女人写的。
团藏理所当然地就认为那是照片上的那个女孩写的,而且那应该是她的名字。一般来说,如果在照片后面写字,要么写的是日期,要么写的是祝福之类的话,或者是照相的人的名字。而那一行字里面已经有团藏的名字了,另外的字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他一直这么认为着,一直不懈地调查着,尽管永远是没有结果。
直到那一天,一个女孩出现了,还是个貌似有能穿越过结界的能力的女孩,团藏自然不可能不注意这个人。他关注着这个人的情况,所以当知道那个女孩的某样东西被收缴后,他立马就拿到了那个东西,并且惊讶地发现那个东西与照片上的女孩子手上拿的东西一模一样。
团藏知道自己可能终于能够知道那张困扰了自己几十年的照片的事了,所以他主动地揽下了审问那个女孩的任务。虽然交流上有些麻烦,但是团藏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比如那个女孩的名字叫Chen Ou,她拥有攻击无效化的能力。
写下照片背面那两个自己都不认识的字时,团藏其实有些不安,他并不确定那两个字是不是照片上的女孩的名字。但是他敢赌,既然要从对方口中套话,那么就算自己根本就不认识那两个字也要自信满满地来上一句“我手上的这个东西,是她的吧。”
装,也是需要魄力和头脑的。
看到Chen Ou那副惊呆了的样子时,团藏知道自己赌对了,于是他终于放心地想要打探更多关于照片中的女孩的消息了。
但是为什么Chen Ou会说那个被收缴上来的奇怪的东西是前几天得到的,还是照片里的那个女孩给她的?而且她说那个女孩16岁……要知道那张照片可是几十年前照的,那时候照片上的女孩就已经是16岁左右的样子了,怎么可能过了几十年后还是那个样子?
团藏不解,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不动声色,多年的磨练已经让他可以做到随时抹杀情感了。团藏继续用英文和Chen Ou艰难地交谈着,了解了很多关于Chen Ou和那个女孩的事情。他知道那个女孩的名字是叫Li Jun——奇怪的英文发音,就像那两个字一样奇怪。在Chen Ou口中,那个女孩只是个普通人,就是头脑比较好。团藏不这么认为,但是多年来培养出的察言观色技能,让他知道Chen Ou并没有撒谎。
团藏觉得Chen Ou貌似隐瞒了自己一些重要的东西,所以最终团藏留给了Chen Ou一句话(当然还是英文):“有些事你没告诉我,等你告诉我了我就把你所说的这个‘mobile phone’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