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玉饰 ...

  •   景监觉得很奇怪。
      这种奇怪的感觉是从上个月国君与卫鞅密谈了三天三夜后就出现了。
      “内史,内史。”寺人喊了好几声,见景监终于回过神了,忙道,“内史,国君让您进去书房见他。”
      景监“哦”了一声,抬脚朝书房走了进去,对案桌后面坐得笔挺的男子躬身行礼:“参见君上。”
      “景监你来了,”赵渠梁朝他看了过去,“魏国的河西守军动向如何?”
      “一切如常,并无出动的迹象。”

      赵渠梁稍微松了一口气,“看来魏国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再紧盯着秦国,我们也总算可以缓一口气了。”
      “是啊。”景监看了赵渠梁一眼,神情有点疑惑,终是忍不住问出了困绕了他近一个月的问题,“君上,那个,呃,就是卫鞅,您有什么打算?就这么让他继续住在客馆中,不管他了?”

      国君与士子卫鞅密谈了三天三夜的事,在栎阳的氏族公卿中一早就传开了。其中有疑惑的,有恐慌的,也有静观其变保持沉默的,入秦士子不少,可是能与国君畅谈了几天几夜的也就只有卫鞅。就在人们以为国君将要在秦国大动干戈的时候,卫鞅却只是让人客客气气地送了回去,大半个月来,这件事就像水滴掉落河中,完全没有引起一丝波澜。
      按照如今不成文的惯例,只要士子所言能被国君所纳,便会立即委以重任,有些还能被拜以相国之位,掌理朝政。
      而卫鞅却是被国君冷落在客馆中,不闻不问。
      这实在太奇怪了。

      闻言,赵渠梁一挑眉,打趣道:“你倒是关心卫鞅啊。不过还真让卫鞅给说中了,他说你肯定忍不到一个月,就要来问发生什么事了。”
      “啊?”景监不解,“君上,臣不明白。”
      赵渠梁一摆手,止住了景监的疑问,他站起身朝窗外看了看,突然笑了起来,“前两日阴雨绵绵的,今日雨倒是停了。既然景监你这么念唠着卫鞅,走,我们去看看先生。”
      哈?景监只觉得莫明其妙,他来这儿的本意不过是想探问一下国君对卫鞅有什么安排罢了,怎么就变成了他们去探望卫鞅?这两件事是怎么扯在一块的?
      不过国君开口了,他也只能应下:“嗨!”

      深秋时分,秦地早晚已是森寒,待景监陪着赵渠梁来到卫鞅下榻的客馆时,天色尚显早,阳光暖洋洋地洒下来,为大地渡上了一层浅金色。
      此时,卫鞅正倚在窗边看书,看得入迷之时,忽然听得廊下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景监的朗笑声:“先生在看书么?”
      卫鞅下意识地抬眼看过去,却是一怔,在景监身边的居然是秦伯。怔忡过后,卫鞅立即起身朝两人走去,先是看了看景监,然后才对赵渠梁行礼:“卫鞅见过君上。”

      “先生在看什么书?”赵渠梁指着那卷竹简问道。
      “哦,是李悝的《法经》,这几日卫鞅有些想法,便想着能不能从李子的书中找到一些启示。”
      “已有想法?”
      “谋划在胸,只待著笔成书。”
      景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君上与先生早有默契,这些时日来的冷清是在为大动干戈前做准备,你们瞒得我好苦啊。”

      赵渠梁与卫鞅相互看了一眼,随即同时笑了起来。卫鞅笑道:“纲举目张是有了,可这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正式颁布实施前,还需时日仔细修定一番。法令不能脱离民情,否则,不为民众接受是小,激起暴动才是事大。”
      “先生所言,正是我想。”赵渠梁接口道,“我今日来寻先生,也是为了此事。”
      卫鞅道:“无论是新政还是变法,从来起步最难。依我本意,在非做好万全准备之前,一动不如一静,行事前还得对氏族庶民的反应做出估算,若有意外,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而不是毫无头绪的胡乱处理。”
      赵渠梁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还得委屈你一段时间了。”

      卫鞅微微一笑,说道:“君上信鞅,何来委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忙道:“君上请稍待,鞅有一物,还请君上过目。”然后就去了内间,不一会儿,他就出来了,手上却是拿着一件约摸四指宽的玉饰,玉片被雕琢成兽形,上面缕刻出精致的斑条纹和龙鳞纹,正是那日他在小屋中拾到的玉佩。
      卫鞅对赵渠梁说道:“那日我因避雨,躲进了在陈仓峡谷的小木屋,偶遇君上和另一位将军,无意中拾得这玉璜,请问君上,可是您的物件?”
      景监睁大了双眼,指着玉佩,道:“啊,原来是给先生捡到了……”为了玉璜的事,献姜夫人可是难得的对国君发了好一顿火。

      看着自已那块玉璜在卫鞅手中,赵渠梁略略感到些许吃惊,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派去寻找玉佩的士兵回来说没找到,那要么是玉璜掉落在了别的地方,要么就是被卫鞅给捡走了。而前几次与卫鞅见面时,都被其他事情占去了全部心思,让他一时想不起这茬子事来,要不是卫鞅今日主动提起,估计他还得要好些时日才能想起来。
      “太好了,君上,既然玉璜找回来了,夫人那边儿可就有交待了。”景监高兴地说道,这玉璜是献姜夫人在国君二十岁冠礼时所赠,意义不比寻常。
      “夫人?”卫鞅疑惑地重复了一遍,一时没反应过来,入秦后他曾打听过秦伯的事,没记错的话,赵渠梁尚未娶妻,哪来的夫人?
      景监道:“是国君的生母,献姜夫人。”

      卫鞅笑了笑,双手将玉璜递了过去,“本来早该还给君上的,可是前事繁琐,拖到今日才能物归原主,还请君上莫怪。”
      赵渠梁本欲接过,可一对上那双带着浅浅笑意的眼眸,心下一动,话到嘴边却改了,“玉璜既能被你拾到,可见此乃天意,若先生不嫌弃,此玉就赠予先生了。”
      不等卫鞅推拒,景监就先震惊了:“什么?赠,赠给卫鞅?可是君上,夫人说了,这是要给……”
      这时,赵渠梁看了他一眼,硬是让他把下面的话全咽了回去。

      对景监的反应,卫鞅觉得很奇怪,就算秦伯真的将这块龙鳞玉璜送给他,也不是什么大不小的事情。现在早就不是礼仪森严的周朝早期,就他在魏国大梁那几年的亲眼所见,大夫士子们佩带玉饰物品的大有人在。⑴
      于是他道:“既然是夫人所赠,想来意义非凡,还是请君上收回吧。”
      赵渠梁却是道:“所谓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此玉璜在先生身上,最是适合不过,就别推辞了。”
      卫鞅看看赵渠梁,又看看景监,心中还是狐疑,但赵渠梁都说到了这份上,他也不好推拒,再者一块玉璜,真不是什么大事,便道:“卫鞅多谢君上所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玉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