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永嘉相見 ...

  •   晨光亮出天地,红日已破雾而出。
      罗武回家时,远远见门口几人等候。为首的长者,布衣长褂,面黑若炭,身材魁梧,额上一弯月牙,正是开封府尹包拯。
      罗武见了,却不招呼,径自走到门前开门。一旁的清瘦长者上前几步,行礼问道:“敢问阁下,可是姓罗名武?”
      来人青衫飘垂,洵洵儒雅,不用问便知是开封府主簿公孙策。罗武佯装不识,点头道:“这位先生找罗某何事?”
      公孙策退开半步,伸手介绍道:“这位是开封府尹包大人,这两位是王朝、马汉,学生公孙策。”
      罗武鼻中冷哼一声:“我罗家不与官府打交道,我罗武也未做犯法之事,恕不招待几位大人。”说罢,就要进门。
      包拯见他神色冷淡,也不见怪,上前一步道:“且慢!罗武,本府今日并未着官服而来,可见并非为了公事。此番前来,只是想找一个人。”
      罗武停下转头:“你要找人,与我何干?”
      公孙策开口道:“此人与你有关。”
      罗武转过身子,打量包拯几眼,淡淡问:“哦,你们要找的人是谁?如何能与我扯上干系?”
      公孙策道:“他叫展昭。”
      罗武闻展昭二字,面色更冷,回过头推开门道:“他已经死了。”
      公孙策一惊,未及出言,就听包拯厉声问:“你怎知他已死?莫非你亲眼所见?若他已死,尸身现在何处?”
      罗武一脚迈入门中,头也不回冷声道:“朝廷的走狗,我江湖人不耻与他为伍,包大人,您找错人了,请回吧。”说罢,就要掩门。
      “站住!”王朝见他如此无理,忍不住大喝一声,大步上前,抵住大门。
      包拯摆手止住王朝,振声道:“罗武,展昭不是你口中所称的走狗!你对他误会甚深,仇恨常埋心中,害己害人,本府今日前来,便是要来解你心中之结。”
      罗武缓缓回头,凝视包拯半晌:“误会!什么是误会?我兄嫂惨死,嫂子腹中尚有五个月大的胎儿,这一切都是展昭害的!他为了救你,为了得到他的四品乌纱,牺牲了我的兄嫂!包大人,你说杀人者偿命,展昭他难道不该偿命么?”
      包拯沉默片刻,眼神灼灼:“既如此,该偿命的是本府,而不是展昭!”
      罗武一愣,就听公孙策在一旁道:“大人——”
      包拯脸色肃然:“罗威夫妇之事,错不在展昭,当日的具体情形,你可尽知?”
      见罗武愣住不言,公孙策接着言道:“罗武,今日包大人专程为你兄嫂一事上门安抚,你难道不想知道当日的情形?”
      罗武面皮抽了抽,犹豫几许,终于双手掀开大门,轻声道:“请进。”

      山风冉冉,蓝衫翩翩。展昭行在山巅,阳光扑面而来,将他脚下的路铺成金色。
      满山的苍翠,染尽双眼,一步一步前行,似来去无凭。心思飘零间,两座比邻的新冢已呈现眼前。
      坟前草木未生,展昭步近前端看,果然其中一个墓碑上写着:故兄罗威之墓。
      轻叹一口气,展昭默默道:“罗威兄、嫂子,展昭来看你们了。”
      他未带香蜡纸钱,只是怔怔站立,良久,转身离去。
      微风浮动草香扑鼻,片刻间,展昭已手提两株小树返回墓前。只见他认认真真在双坟两侧挖下小坑,将小树植入,再仔细整理好碎土,起身拍掉掌中泥土,笑道:“罗威兄,展昭身无长物,就连种两棵树,也是取自这山中,你不会怪我吝啬吧?”
      收拾完双坟周围,展昭揉了揉被牵扯痛的腰伤,拢膝而坐。静静看碧蓝天空浮云散落,他有些恍惚。
      手抚上巨阙,展昭想:师父,徒儿是不是错了?
      记得当日离开武当,师父赠巨阙时也赠诗一首:欲整锋铓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自踏入江湖的第一天起,行侠仗义,惩凶除恶便是自己心中的天职。可是师父,这世上的奸恶,徒儿一人的宝剑又能除去多少?认识包大人以后,徒儿懂得了惩恶扬善更需以法卫道,包大人他是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徒儿只是想,护住了那片青天便护得了一方百姓。投身公门,非我所愿,至今,那身绯红的官衣仍未上身。
      思至此,展昭有些孩子气的笑了笑:也许,那身红衣永远都不会穿上身了。也好,免了心中的挣扎。
      这世上的正义卫道,总有一些牺牲,我宁愿牺牲的是自己,而非别人。罗威兄,展昭对不起你——
      展昭仰起头,天空渐渐在双眼中模糊。

      一月前,路过楠溪,不过是想悄悄护送包大人回京。
      至永嘉,有石门村人拦路喊冤。包拯一路行来,路遇喊冤之人无数,展昭见多了,也渐渐习以为常。
      见包拯一行住进驿馆,展昭便在附近找了个客栈住下。
      立秋已过,天清气爽,夜风不再闷湿难耐。展昭好奇心起,跃上驿馆屋顶,偷听包拯与公孙策剖析案情。
      原来,石门村地处绿嶂山中,向来平静和睦。最近两年突然陆续有人无故失踪,报官以后,官府查了许久,也未见结果,便放言是鬼魅作祟。
      灯光下,只见包拯背手踱步,面黑如常。
      公孙策立在一边道:“大人,这鬼魅一说——”
      “纯属官府敷衍!”包拯几分薄怒:“公孙先生,你可相信?”
      公孙策摇头:“学生也不信是鬼魅作祟,只是这失踪之人竟似凭空消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难寻蛛丝马迹。”
      包拯捻须摇头:“任何犯案,凭他做的天衣无缝,都有蛛丝马迹可寻。”
      公孙策点头,又听包拯道:“既是两年前发案,那就从两年前查起。”说罢,立刻叫来张龙赵虎吩咐去石门村查探一事。
      展昭伏在屋顶听了许久,越发佩服包拯办案头脑清晰,雷厉风行。

      翌日,张龙赵虎便从走访中探知,绿嶂山中两年前来了一群道士,建起了一座道观名曰“玄虚观”。那些道士平日烧香诵经,也时时对村民施医赠药,看上去并无不妥。但自他们到来后没多久,村中就接连有人失踪,一月一次,至今村中已失踪二十余人。
      白日里趴在驿馆屋顶偷听不便,展昭挂心案情进展,终于耐不住现身拜见包拯。
      包拯见他前来,欣喜异常。
      “展少侠,陈州一别,不觉两月有余。本府有心揽你入朝,你只是不肯,如今终于肯来相助本府了?”
      展昭摇头:“大人错爱,展昭有愧。只是展昭闲云野鹤之身,无意官场。此番前来,不过是想为石门村的村民尽一点绵薄之力。”
      包拯微微一叹道:“本府深知江湖中人,不屑官场,不甘束缚。只是你心系苍生,身负高艺,若有心为民,又岂能在乎庙堂、江湖之分?”
      展昭怔了怔,未及开口,便听公孙策在一旁道:“大人莫急,展少侠急公好义,一身正气,他此刻前来相助大人,可见是未有庙堂、江湖之分,至于其他,还需他自己想明白了方可。”
      包拯捻须点头:“也罢,我也不为难你。展少侠,你来的正好,本府正需要你的帮忙。”
      展昭剑眉微展,拱手道:“包大人有何差遣,但请吩咐。”
      包拯点点头,道:“展少俠,本府觉得那‘玄虚观’或有可疑,就请你前去查探,必要时也可打草惊蛇。”
      展昭抱拳:“大人放心,展昭即刻便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