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论生日 ...


  •   兰晖阁地处宅院东南角,三明两暗五间房子虽不大,胜在精致敞亮自成院落,前临池水,后倚山墙,一条雕花游廊曲曲折折直通后花园,原是嫡女俞正桑未嫁时的闺房。铃兰能以一个姨娘的身份搬到这儿来,本身就有着不言而喻的意味。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俞家的每个院落,就如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水,各院又是一片嗡嗡的耳语声。

      最郁闷的是毓霞院的乐氏,早上请安回来就阴沉着脸,连摔了两个茶杯,吓得屋内外的丫头婆子各个噤声,大丫鬟春莺看到自家太太又犯小姐脾气了,心里哀叹一声,挥退那些小丫头们,又亲自捧了杯茶上前劝道:“奶奶这是生的哪门子气,铃姨娘有喜那是好事,您做出这幅样子,别人又要说您善妒了。”

      “如今我还顾得上别人说什么……”乐氏瞬间红了眼睛:“今早的情形你不是没看到,都病的痴痴呆呆了,老太太还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多少贴心话,拨了那么好的院子住着,又是给丫头,又是给摆设,处处都替她想到了,还特意对我说免了她的早晚请安,也不看她那样能请安么,有来请过安么,还用得着特意给我说。一屋子的人都围着她和老太太奉承,那里还有人想到我,我这多余的人还不如死了算了。”说着益发趴在桌上大哭起来。

      春莺只得耐着性子接着劝:“奶奶快别哭了,老太太不过是看着他肚里的孩子罢了,再抬举她也是个姨娘,越不过您去,更何况那孩子出来还是管您叫娘。以后跟老爷过一辈子的是您,奶奶要仔细将养好身体才是正经。”

      “我不稀罕她孩子叫我娘,我又不是不会生。”乐氏翻身坐起,银牙紧咬,“将养身子,将养身子,老爷也是天天把这几个字挂在嘴边,现下就是将养好身子也来不及了,她若是生下来是儿子就是长子,处处要压我孩子一头,不行,我不能让这个孩子生出来。”

      春莺唬了一跳,忙上前握了乐氏的手道:“我的好奶奶,这种话也是能说的么?这里不比京城时各人关起门来过日子,小心隔墙有耳啊。”春莺左右看了看,又说:“奶奶您莫要想左了,这不只是一个姨娘的孩子,还是老爷的孩子啊。您细想想老爷平日的待您如何,您嫁过来了这几年一直没消息,老爷不也没说什么。上年您怀上孩子后,老爷表面虽不说,心里不知道多么高兴,天天嘘寒问暖,给您带吃食,陪您赏花游湖。是老天爷没长眼,孩子掉了以后,春鹂说老爷书房的灯亮了整整一夜。”

      提起未出世的孩儿,乐氏更是珠泪不断,怎么也劝不住。恰这时三房的陈氏走了进来,看见乐氏的样子,“看来我来的不巧了,侄媳妇这是怎么了?小两口吵架了?”

      乐氏暗自着急,心想外面的小丫头也没人报一声,就让外人来看了笑话,嘴上却只能说:“三婶婶说笑了,不过是想起父母来,一时情不自禁。春莺快上茶,三婶婶来可是有事?”

      “我们这些闲人哪有什么大事,”三太太生就的桃花眼、笑模样,一句话说的抑扬顿挫,让人听不出她是何意思。乐氏一愣,没有接腔。

      似是察觉到气氛的尴尬,三太太忙展颜一笑,“没什么大事,这不是过几日就是子谣的生辰了么,老太太的意思该办还得办,你二婶管家不得闲,叫我来问问这事怎么办才好?”子谣是子诺的亲妹妹,自小在京城住的,经此父母双亡的大变故后,也是闭门不出,日日垂泪。

      “既然是太夫人说的,三婶怎么不问太夫人,倒找我来问了?”

      “瞧我没说清楚呢,是你打听打听这些年你们在京中都是如何办的,好向太夫人回话呢。一来你们一房多年在京中,只怕各项规矩和我们乡下都不一样,二来今年的事情更为难,这生日若是往大里办吧,怕大家说闲话,哪有居丧期间大操大办的道理,往小里办吧,就怕子谣心里认为父母不在了,我们这些做叔叔婶婶的薄待了她。所以才来问问往年都是怎么办的,再合计合计今年如何办。”

      乐氏想想也有道理,如今婆母不在,大房的事情确实只有自己可以商量,便说,“子谣最得公婆喜爱,往年生辰也是热闹惯了的,母亲一般早早就在天宝楼订了新首饰,绮罗坊订了新衣裳,到了正日子那天,白日是相好的闺中密友前来道贺,晚间是自家人坐在一起庆祝,一整天歌舞不绝。如今,要做到这些怕是有些为难。”

      “可不是么,你二婶愁的就是这个。子谚她们的生辰都是自家人一起吃个饭,至多姐妹之间互赠个手帕香囊什么的。这打首饰做衣裳的钱可从哪里出呢,再说我们乡下小地方有钱也没得买,客人更是不好请,到时候办的冷冷清清,只怕子谣更要伤心了。”

      乐氏叹了口气:“我说的也是往年,子谣也不是小孩子了,又摊上这样的事情,家里的情况她也知道,办的如何还能计较不成。”

      “哎呦,那有这么简单?请安的时候老太太不是说了么,为父母服哀是人之常理,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天天闷在屋子里伤心也不是事情。正好趁着生日请了人来走动走动,散散心。虽说是对着子谣说的,你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说给我们听的啊。”

      请安的时候乐氏只顾着自己生气了,倒真没注意旁人都在说什么,一时也没什么言语接话。陈氏见乐氏完全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对自己说的话几次三番的都不接腔,对这个侄媳妇的为人行事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便又说了几句闲话,起身走了。

      陈氏从毓霞院出来,到邱氏所住的绮茂居转述了一遍乐氏的话,就匆匆的回到自己的清泰院,叫了自己的陪房管妈妈来,打发了一屋子丫鬟出去,陈氏压低了声音说,“你可知道我今天去毓霞院时听到什么,子诺娶了个好媳妇,居然不想让姨娘肚里的孩子生出来。”

      管妈妈闻言吓了一跳:“她真的那样想?阿弥陀佛,铃兰一个无凭无靠的妾,就是生了儿子也碍不着她什么啊。”

      “谁说不是呢。可是她就是气不过罢了,女人妒忌起来可是不要命的。哼,还都御使的女儿呢,也看不出有什么出挑之处,没想到心肠还如此歹毒。不过她倒是提醒了我,可不能就这么顺顺利利的让大房延续了香火。”

      “太太您要做什么?老太太还在呢,这要是让老太太查了出来,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大事啊。更何况,就算他大房没了孩子,对我们又能有什么好处?”

      “放心,我既然要做,肯定不会让老太太查出来是我做的。她不是不许我分家么,那我就让这家宅不宁,我看大房还住得下去住不下去。你且按我说的去做,咱们看他们如何收场。”

      且不说陈氏和管妈妈嘀嘀咕咕的商量,慈安堂里,子谣垂泪对老太太说:“孙女如何不知道祖母的好意,只是父母刚走不久,孙女怎么忍心大张旗鼓的庆生。就是平常的庆贺孙女亦不愿参加,那天孙女愿到庙里进香礼佛,求佛祖保佑父母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也保佑哥哥嫂子身子康健,铃姨娘能平平安安的为我们俞家添个儿子。”

      老太太搂着子谣不住的摩挲,“好孩子,你有这份心就好。可怜你父母在时何其宝贝你,原想着细细为你挑一个好人家,没想到左挑右选尚未定下,就双双离你而去。如今你也十六了,亲事还没个影,再守三年的孝,到时候可怎么说亲,你叫祖母我如何不着急啊。”

      一句话更是逗的子谣垂泪不止,“祖母快别说了,都是子谣的命,我也不要嫁人,宁愿去庙里伺候佛祖。”

      “胡说,傻孩子,还不到那一步呢。有我在一天,必给你挑一个合心顺意的好人家,不会委屈了你。唉,古话说叔叔婶子一大群,不如爹娘两个人。看今天你二婶三婶的样子,就知道这话不虚了,还有你那个嫂子,听着你的事情却连一句话都不说,我听金画说她这段时间都没去看过你一次,真真不懂事。”

      “嫂子自己也病着呢,如何能来看我。”子谣小声的说了一句。
      “也不知道她那是真病呢,还是赌气呢,唉,没一个叫我放心的。算了,这生辰不办也罢,你若是想到庙里进香,昨天你哥倒是也和我说,想去什么王儿庙看看,说那里的菩萨很灵验,到时候让他陪你去可好?”子谣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绮茂居里面邱氏也正和林嬷嬷商议子谣生日的事情,她这个当家媳妇其实没多大权力,若是办的太好一来公中没有预算,难道要自己贴钱,二来满府的其他小姐都看着呢,难道子谣就比谁高贵不成?可是若办的不好,老太太那里第一个就不愿意,正愁得了不得,老太太打发了金珠来说,姑娘生辰那天要到庙里去上香祈福,让她预备好车马就行了,邱氏大大的松了口气,忙答应了下来。待金珠走后,她向林嬷嬷说:“到底还是子谣懂事,她这么着即全了孝顺之名,又免了我的烦恼。”

      林嬷嬷点头说:“正是这样,姑娘是明白人。老爷太太的事情虽说太意外,让人接受不了,但是日子还得过不是?若是一味的还装娇小姐,只怕以后的日子更难过。”这个林嬷嬷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陪房,她和邱氏的母亲原是同宗的远房姐妹,年轻的时候选到宫里当宫女,在宫中一呆就是十年,放出来后她不像旁的宫女再嫁或者留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做教养嬷嬷,而是回到了原籍,一个人买了房子独居,如此一个人又过了好几年。有一年遭逢天灾,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流民四起,一股乱民经过她所住的村子时,将包括她家在内的几十户村民家中都洗劫一空,她无奈之下只好投奔自己的远房表姐,就是邱氏之母,虽然之后乱民很快被官兵镇压了下去,但是因为邱氏之母对其十分照顾,她也就在邱家住了下来,待邱氏出嫁,她自愿跟到俞家。邱氏平日里对其十分尊重,管家十几年来,一般日常琐事不会去打扰她,但是每逢大事必找她指教一二。

      “谁说不是呢,老太太就是还没看透这一点啊。如今咱们家哪能和以前一样呢。前些日子扶柳偷偷和我说,老太太在叶大人来的时候提了提子谣和他孙子小时候的事情,被叶大人不着痕迹的岔开了,老太太就自个儿气的晚上饭也没吃好,一个人在佛堂坐了两个时辰。说起来叶大人和俞家几辈子的交情了,却也不愿在儿女亲事上委屈一二。”邱氏叹了口气:“老太太还是这么偏袒大房,只顾着为子谣张罗。可怜我们子语,好好的一门亲事黄了,还有子谚,虽说年纪小一点,但是也到了该相看的时候,如今可去那里找好的去呢?”

      “太太莫急。”林嬷嬷说话向来慢条斯理,带着宫里的沉稳老练,“头年是杜夫人上赶着要把女儿许给咱们语哥儿,左不过一个庶女,他家真不愿意也就算了,语哥儿是男的,还可以等几年,倒是谚姐儿,是该好好考虑考虑了。嫁人对于女子来说那就是第二次投胎,不能不万分慎重。只是这婚姻嫁娶,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如今我们自己门楣不高,待要攀那高门大户,若是婆婆不喜,丈夫不惜,姐儿嫁进去也是受苦,所以姐儿要想嫁得好,还是看语哥儿,若是哥儿能和大房的诺少爷一样中个进士,姐儿的亲事就好说多了。”

      邱氏想想自己的遭遇,正是这个道理,自己虽有丰厚的嫁妆,但是因为父兄都是商人,也只能嫁个庶子,这些年来辛苦劳累的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却也不见丈夫和婆婆多么喜欢,“您说的有理,只是,语儿读书这些年,别说比不上子诺,就是子评也多有不如,我和老爷也都有些灰心,就连先生都说语儿资质平平,写的文章太过朴实。”说到最后有些脸红。

      “我的太太,资质这东西,谁又能说的准呢。却不闻大器晚成?当年姜子牙八十岁拜相,之前又有谁看出来他封侯拜相的资质呢?咱们不说这远的,就说本朝的前宰相卢大人,四十岁才中的进士,和他一起中进士的同年中成家的都为数不多,而他不仅儿女几个,甚至大女儿都成婚了,为此还被同年们背后讥笑。可人家毫不在意,从六品主事做起,勤勤恳恳,忠君敬业,年年考绩都是无可争辩的优,放了外官之后更是体察民情,修水利,重农桑,轻赋税,平诉讼,历任知州知府府丞数职,所治之地都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连皇上都知道了他的名声,有一年考核时亲自召见,彼时他已届花甲之年,在金殿上仍思路清晰,侃侃而谈,奏对得宜,皇上也连连夸奖,特擢其入内阁,五位宰相中排名第三。他封相之日,那些个年少的同年大多还在四五品的中流官职上挣扎。可见中举不在年老年少,也不在于考试时那三篇文章写得如何花团锦簇,关键是务实肯干。我看语哥儿也不是那等花言巧语之人,若是肯下功夫再磨练几年,再加上名师指教,不愁不成大器。”

      邱氏闻言精神一振,“嬷嬷所言极是,确是老爷和我太急功近利了,只是除了语儿肯努力,这名师却从何处找呢?就是子诺当年请的也是语儿如今的师傅,他已经是我们这地方顶天的大儒了。”

      林嬷嬷微微一笑,“太太糊涂了,我刚才说的意思是学问高深与否与年龄的大小无关,既有大器晚成之人,也必有天资聪颖之人。诺少爷自小就在读书一道上就有慧根,如今又在京城国子监里面学习过,如今诺少爷要在家守孝三年,何不让语哥儿多向诺少爷请教一二?却不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诺少爷点拨语哥儿开了窍,加上语哥儿自己的勤奋刻苦,三五年后必有小成。”

      “嬷嬷此言极是。”邱氏越发高兴的眉眼都舒开了,看来大房的厄运却成就了自己一房的机缘呢,“前些个日子三房闹着要分家,还来找老爷商量过,说什么我们都是庶子,即使再操劳这家业也都是嫡子的,何苦为他人做嫁衣裳,老爷听了也有些犹豫,如今看来,那是他们眼皮浅,见识短,若是如了他们的愿只怕将来后悔还来不及呢。他们只看到大老爷和大太太没有了,却不知只要有诺少爷在,大房就有翻身之日。”

      “正是这个道理。”

      烦心事解决了,邱氏的兴致也前所未有的好,女人八卦的天性又显露出来:“说起来那位卢大人当真可惜,一辈子忠君为民,却受门生牵连卷入皇陵贪腐的案子里,莫须有的就丢了官,抑郁而终。听说他还有个小女儿入了宫呢,只是不知道是哪位贵人,嬷嬷久在宫中,或可知一二吧?”

      “太太若无其他事情,老婆子也要回去休息了,菱花早上说炖了荸荠猪肝粥,春天里护肝养气最好不过,待会给太太也送些尝尝。”说罢林嬷嬷一径去了。邱氏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唉,还是老样子,一涉及到宫廷之事就闭口不言,真不知道她当年在宫里过的什么日子,时隔数十年后仍讳忌莫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论生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