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D.大唐双龙传(九)【捉虫】 ...

  •   皇泰元年(隋制,即公元618年,皇泰帝杨侗年号),宋阀阀主宋缺于会稽称帝,国号“越”,年号“元瑞”,是为元瑞元年。次月,其子宋师道与飞马牧场场主商秀珣完婚,又二月,少帅军统领寇仲归降,娶其女宋玉致。再三月,江淮总管杜伏威在其义子寇仲与徐子陵的劝说下,眼见大势已去,归降越国。由此,南方一统。
      瓦岗与宇文化及拼杀,王世充趁机杀死宇文化及,偷袭李密,李密败逃虎牢关,本欲投降李阀,却被越国宋玉华所率军队俘虏,恩威并施下,遂答应率瓦岗投降越国,宋缺依旧封其为魏国公。
      此时,越国雄踞南方之势在不可挡,瓦岗降将秦琼、程知节被派遣与王世充、窦建德交战。元瑞三年,窦建德拒不投降,自刎,王世充降越。李阀阀主李渊与宋缺同年称帝,在太原登基,国号“唐”。此时,已基本一统北方,形成了越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此时,静斋退出宋、李之争,宋缺最大的劣势,在于——继承人。
      宋师道性格温和,缺少魄力,可为守成之君,却难为开扩之主,宋缺仅有这一子,却迟迟未立其为太子。而李渊子嗣众多,太子建成文采了得,精熟政务,次子世民才名远播,文武双全,三子元吉颇有急智,四子元霸勇猛难挡,是为当今第一勇将。两相对比,使得不少有心投靠越国之人,心有顾虑。
      “启禀圣上,臣等认为,圣上长女玉华公主,才干出众,为我越国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其才干功劳,足以担当太子之位。”
      李阀制造的舆论果真引得不少人迟疑,便是在这时,一道谁也不曾料到的奏折,在越国的朝廷中,掀起了大浪。
      谏议大夫魏征,并兵部尚书李靖,吏部尚书裴矩,联名奏折,力推越王长女宋玉华为太子。
      女主当政,自古以来,从未有之,宋缺看到奏折时,当即一惊,还来不及盘算,便听见朝中有人喝斥道:“荒唐,此等奏折,荒唐至极。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此人正是礼部尚书,王通王仲淹。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望向上首的皇帝,想要看宋缺的态度。然而,宋缺只是将呈上的奏折合拢,没有说话,意思似乎是要让众臣辩一辩。
      “王大人此言差矣。”魏征反驳那人的话,“大公主自幼熟知兵事,武艺不凡,乃为我大越起兵的统帅,同时饱读诗书,侍上至孝,友爱手足,礼敬众臣,为我大越国事耗尽心力。如今普天之下,几人不知我越国大公主宋玉华的声名。便是百姓,亦对大公主感恩戴德,崇敬有加。公主才德,岂能与妲己妖妃之流并论。哪本典籍曾经说过,女子不能为太子,如今公主贤德,正为太子最佳人选。”
      宋缺看向朝堂上的众人,心下复杂。他不是李渊,不需要扶持二儿子来打压长子,保持平衡,更不至于猜忌自己的子女。玉致都嫁出去三年了,儿子都两岁了。师道和商秀珣的长子,也两岁了,这两名儿女,都不是野心勃勃之人。只有玉华,当年与谢文龙的婚约虽解除了,却仍未出嫁。他心怀歉疚,一直想为她物色一位如意郎君,只是不想这些年,来来去去,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入得了自己女儿的眼。也是,玉华是当男儿教养长大的,心性极硬。他原本以为,这女儿恐怕要孓然一身了,没料到,她的追求,至始至终,就不是嫁一个如意郎君。
      “虽然如此,但女子但凡出嫁,便要冠夫姓,宋越江山,怎能易了姓氏。”王通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便是大公主成亲,驸马亦不能以入赘之卑贱身份匹配,况日后子嗣,于宗庙之事,更是逆了父子伦常,怎能继承国祚。”
      宋缺略微抬头,望向左侧第四座次,暂领工部尚书衔,管理神机营的宋玉华。一袭紫色汉服,盘膝而坐,端丽的脸上脂粉不施,微微敛眉,神色从容淡然。再看坐于宗亲之列的儿子宋师道,眉头微皱,有些担心的望望宋玉华,宋师道虽也坐姿端正,温文尔雅,却少了那股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度。可这天下,终究还需要姓宋。
      终于,宋缺抬起一只手,止住了朝堂上的辩论,他再度将头转向玉华,问道:“不知吾儿玉华,对魏大夫所言,有什么看法。”
      玉华抬起头,环顾了一下朝堂众人,又看了看望着她的宋师道,起身对宋缺行礼,语气坚定的回答道:“太子之事,事关重大,但凭父皇决断,儿臣绝不敢多言。但儿臣早已决定,此生不愿嫁人,愿终此一生,为我宋家人。”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除了尼姑,此时的女子,莫不以嫁人为毕生追求,而大越朝最富盛名的大公主,竟然直言愿终身不嫁,莫非其真的意在帝位,女主当政,前所未有。
      玉华的一番话,恰好印证了宋缺的猜测。宋缺是一个再正统不过的人,让一个女儿做太子这样前所未有的举动,实在需要勇气和魄力。他仔仔细细的思量着,魏征代表的,是房玄龄、杜如晦等极富才干的文臣一系,李靖代表的,是为宋阀打天下的武将一系,而裴矩代表的,却是魔门清洗后转型的诸子百家一系,得到了这三系的支持,百姓才不管皇帝是男是女,只要能保证他们的生活太平。由此看来,李渊这么多儿子,还不如自己的一个女儿啊。
      “我儿若不成婚,百年之后,子嗣之事当如何?”
      “儿臣既姓宋,有意过继子嗣一名于膝下足矣。”
      元瑞四年元月,越国皇帝宋缺发出了一道震撼世人的诏书,敕封长女宋玉华,为越国太子。此诏一下,百姓虽感惊奇,却并无大动,然而那些积年的关陇世家大族、残余的割据势力、以及李唐,却震动不休。任凭他们如何设想,却从没料到,越王宋缺竟然选了一名女儿当继承人。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动作,越国太子宋玉华的位置,依然稳稳当当。
      元瑞六年,越国皇帝宋缺传位于太子宋玉华,退居幕后,一心参悟武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名女帝登基,改年号“泰元”,史称“越武宗昭明皇帝”。
      《越史#武宗本纪》有记载,武宗宋氏玉华,为太祖宋缺长女,是为华夏以来第一位女帝。自继位以来,三年击败李唐,一统华夏。武宗毕生未成婚,过继汉王宋师道与王妃商秀珣长子宋协为子嗣,亲自教养。武宗在位二十年,曾命大儒王通领导,容纳诸子百家学说,终编纂成“华夏书库”,曾改革科举,不重文采重实务,同时,广开港口,大越的商船遍布海洋,最远曾到达地中海沿岸。在宗教上,排斥迷信,信奉宗教自由,但也曾经镇压过数次佛教掀起的,要求建立“国教”的动乱。武宗一生嗜好武力,曾派遣尚书裴矩远赴西域,分裂各国,兴兵攻伐,极大的扩张了华夏版图。野史记载,武宗有一支神秘的亲卫队,掌握有极其神秘而强大的武器,这一点,华夏古代史中最著名的发明家,同时期的“鲁妙子”的遗作《鲁氏机关》中亦有提及,鲁妙子曾提到,这种武器是由武宗亲自设计,由自己制造出来的。武宗常叹,此等利器“现”不当存于世,因而从未用于大型战争中。
      大越年间,是华夏历史上大发展、大变革、大进步的重大时期,传奇人物层出不穷,女子地位因武宗之故,开始提高。武宗一朝,李唐降臣一族,李秀宁掌管宫中制诰多年。裴矩之女裴青璇,曾任礼部侍郎一职。
      隋末越初,武道大兴,武道宗师者,可百人敌、千人敌。传闻武宗精修剑道,执掌国祚二十年,而后传位于嗣子宋协。退位后,五年参悟,剑道终至大成,乃北上高丽,与高丽奕剑大师傅采林一战。此战胜后,傅采林身死,武宗宋玉华得悟天道,乃破碎虚空而去。新帝宋协于第二年,北征高丽,凯旋而归。又传太祖宋缺刀道有成,亦破碎虚空而去。
      越朝初定都于会稽,后迁都长安。今发掘的越朝八百年三十九代帝王的墓室,除去末期顺帝、哀帝之墓,皆保存完整,事先并无开启痕迹。然而,整个宋氏帝王陵园,有帝尸三十五具,自太宗宋协始。太祖宋缺与武宗宋玉华之墓,乃是衣冠冢,其中,武宗墓穴中,挖掘出了疑似“神秘利器”之物,经专家检测,年代无误,竟是原始的遂发火枪,比历史所载,提前了五百余年。武宗之谜,至今未解。
      ————————————————————————————————————
      玉华回头,看了看同行的裴矩、鲁妙子、寇仲、宋玉致等人,道:“玉华在位二十年,不敢说是圣君,但求问心无愧。今天子剑成,太子宋协可堪大任,傅采林已死,高丽不足为患。终玉华一生,足矣。今日玉华将破碎虚空而去,而后前路难测,生死未卜,与诸位,就此别过。”
      她抬头望天,天上墨云翻滚,电闪雷鸣,此生,她竟然能成为帝王,实在出人意料。可惜,十年一剑,天子剑终成,这空间,再难待下去。这是一场匪夷所思的旅程,破碎虚空,到底前路在何方?
      努力催动“辟疆”剑,长剑迎着那墨黑的云层劈去,咔嚓一道闪电划过,云层被劈开一道裂缝,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玉华往上拉扯。她最后一次回头,望向那些几十年的人和物,望向这个早已不再是《大唐双龙传》的世界,最后一次凝视,道别。
      立在地面上的众人,神色复杂的望向高空,破碎虚空,乃是武道中人毕生的追求,没有人能劝说和阻止,他们只看到那个惊艳了华夏的女帝王,消失在云层之后,永远成为了陈纸故堆中的传说。
      玉华一阵恍惚,云层中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还开始旋转起来,似醒非醒间,似乎有人在叫一个名字:“张燕,张燕,醒过来,张燕。”
      张燕,那是谁?怎么又是这个名字,她为丁敏君也曾听到过这个名字,哪知穿越了时间和空间,这个名字又在此时响起,张燕,到底是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D.大唐双龙传(九)【捉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