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D.大唐双龙传(七) ...

  •   传国玉玺和氏璧,它的身价,不在于玉玺本身,而在于它所代表的意义。和氏璧起于楚,始皇灭六国后,将和氏璧改刻为玉玺,底部雕刻有丞相李斯所题“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后又传至汉朝,西汉末年,王莽欲夺传国玺,太后王政君怒而掷玺于地,致使玉玺缺失了一个角,后被王莽用黄金补上。后历经三国、魏晋南北朝,历来被视作国祚象征、华夏神器。
      慈航静斋一介江湖门派,师妃暄一介平民女子,竟然公然称代天择明君,实在是大胆。华夏神州的命运,岂是一群六根不净的尼姑就能决定的。
      各方势力其实早已探明,传国玉玺被慈航静斋藏于洛阳城南郊野净念禅院,只可惜,这里是王世充的实力范围,净念禅院中更是有诸多高手,根本难以靠近。
      宋缺和玉华都脱不开身,只能眼看着师妃暄化名秦川,来往于各方势力,问些治国之道,美其名曰:“考察明主。”可是,玉华不急,她得到消息,寇仲和徐子陵已经到了洛阳,王世充主动和两人搭上了线。玉华不在乎能不能得到传国玉玺,她只要确保传国玉玺不会被别人得到就行了。只要天下大定,再仿照一块,没了真货,也不怕人怀疑验证。最另玉华气愤的在于,师妃暄竟然跑到宋阀辖下,意图游说房、杜等人,还跑到永嘉的军队驻地,显示其慈悲心怀,劝领军大将休止兵戈,以天下太平为要。
      “岂有此理!”玉华得知这个消息,当下拍案而起,房、杜等文官聪慧理智,自然不会被一个江湖女人的语言蛊惑,可军中,竟然不乏被美色动摇心智之人。玉华只能连夜赶到永嘉,以稳定军心。
      “启禀将军,武威营第一列士兵集合完毕,总计五百一十三人。”
      站在点将台上,玉华一身甲胄,她对着汇报的军官点点头,看着下方乌压压的一片士兵,提起内力,使得自己的声音能传向更远。这些士兵都是宋阀精锐,对宋阀忠心耿耿,有所动摇,不过是因为对太平盛世有所向往罢。
      “武威营的将士们,你们中,有认识我的老兵,也有不认识我的新兵,别人或许会讥笑,宋阀怎么会让一介女流之辈领兵。是啊,为什么。我是你们的最高长官,宋玉华。”玉华看着下方猎猎飘飞的战旗,一股自豪从心底而起,这是她建立的军队,是一支百战之师。只是,他们已经累了,正需要鼓励,给他们继续向前的动力。
      “杨广无道,大家过得是什么生活,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如今,我宋阀成功的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地区,这离不开诸位将士们的浴血拼杀。或许,大家认为,这够了,因为现在杨广已经死了,而宋阀,已经打下了大片的领土,大家,可以享福了。”
      下方有些骚动,虽不明显,但居高临下,玉华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她并非李广那般治军严苛之人,也许是她对于士兵过于和蔼,亲则亵,亲则怠,亲则侮的道理,多少是有点味道的,虽然,还不至于这种程度。
      “可是,当年三国鼎立,最终只有曹魏一家,如今,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李阀、宇文阀,群雄并起,大家难道不想一统天下,开创新的盛世吗?前日,有人传言李阀仁慈,军中有人心生懈怠,但大家知道李阀是什么身份吗?”
      “李渊之妻,独孤氏,乃是鲜卑族人。五胡乱华的惨剧,差点使我汉人亡国灭种,当年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掳掠了我汉族数万名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同时将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兵至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人。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玉华语气颇为沉重的说道,这是她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无论是在久远的二十一世界网络,亦或是宋阀中宋缺的教育,这也是大隋年间,平民百姓都不曾忘却的民族惨剧。
      此言一出,军队中哄然之声微响,五胡乱华,汉族人口十不存一,一千八百万人口,到后赵灭亡时,仅剩不到三百万。宋阀,也是在这个年代,由北方迁徙至岭南地区。于是历代先祖深恨胡人,恨不能光复汉族。而这些从岭南带出来的精兵,祖上都是随宋阀一起迁来之人,从小的教育下,更是对胡人饱含敌意。
      “胡人生性狡诈残暴,外人多宣扬李阀二公子世民有济世安民之才,然李世民乃李渊次子,若想继位,岂不是效仿暴君杨广,弑兄逼父么!将士们,你们不应该偏安一隅,我宋阀,自是要率领大家,驱除胡虏,光复华夏。百战沙场,换得天下一统,驱除胡虏,光复华夏。本将的话,在此明示诸位,再有扰乱军心者,立斩不饶!”
      “驱除胡虏,光复华夏!”
      “驱除胡虏,光复华夏!”
      这番话,虽罗嗦了写,但还是有效果的。师妃暄想利用的,不过是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可惜,她不是项羽,宋阀也不是西楚,大唱楚歌,消磨不了这些兵士的志气。不过,慈航静斋,似乎太不安分了些。它既不仁,就休怪我宋阀不义了。
      师“仙子”看好李阀,这已经是群雄中默认的事实,但大家为了得到和氏璧的机会,也不愿意轻易与其交恶,只是,洛阳传来双龙和跋锋寒大闹净念禅院,和氏璧就此失踪。没了和氏璧,支持李阀的慈航静斋,在众人眼中,便只能是敌人了,而且,是在江湖中声誉颇好的敌人。威胁不小。
      静斋失去和氏璧后,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陆续爆发出民众捣毁佛教寺院的乱事,这些寺庙中,竟然搜查到了大量的金银财货、粮米瓜果,有些寺庙所藏财宝,竟能够支撑一县所有人丁半年的温饱。更令百姓震怒的是,这些原本以为慈悲为怀、不沾女色的大师,竟然在寺庙中窝藏女人,询问之下,有些甚至是被抢夺的良家女子,已被拘禁长达数年。
      佛教不事生产,不服劳役兵役,广占良田修筑庙宇,私藏兵器,私自习武蓄养佛兵,如今,竟然还搜刮私藏百姓血汗钱,掳掠良家妇女。一时之间,佛教的名声臭到了极点,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少帅军、岭南宋阀、李密瓦岗、巴陵萧铣等所有人,一致开始在民间煽动其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慈航静斋的名声,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影响。而因慈航静斋之故,支持佛教的李阀,在其治下同样爆出佛门藏污纳垢的事件后,也引引民心不稳。李阀有胡人血统,可想要打天下,兵士还是多汉人,此事一出,无疑是一桩大隐患。
      诸多势力更是申明,慈航静斋乃是江湖门派,隶属佛教,不安于室,反借和氏璧之名,搅动天下,是为窃国之贼,群雄应该共讨之。
      “好一个岭南宋阀,好一个宋玉华,此女必除之!”帝踏峰上,梵清惠早已没了往日的镇定优雅,眉头紧咒。她面对祖师地尼的画像,对跪在她身后的师妃暄道:“和氏璧已失,你我二人以及李二公子,都小看了宋阀的手段,宋玉华此女心性狠辣,对我静斋更是不留半点情面,为了天下百姓,此女不能再留了。我佛虽然慈悲,但降妖伏魔,也有怒目金刚。妃暄,玉华施主实在难度,执迷不悟,逼不得我佛显降妖手段了。你现在在各地立足困难,少不得借此立威。或许历此一战,你能突破到剑心通明的境界。”
      师妃暄顿了顿,叩首道:“是,师傅,弟子明白了。”
      宋玉华此女,的确是不世出的奇女子,其魄力,罕有人及。可惜,其剑道天资颇高,却专于兵事,至今不过超一流之境。自己已摸到剑心通明的门槛,只要能找到她不能拒绝的约战理由,定能够战胜她。佛祖一怒,少不得也要开杀戒了。
      师妃暄想着梵清惠的吩咐,心里计划着。为了中原能早日一统,玉华小姐,请原谅妃暄了。为了天下大业,为了我佛尊严,为了万民百姓,妃暄不得不犯下杀戮。待来日,天下太平,你在极乐,便能理解师傅和妃暄的追求了。因为玉华的计策,她现在在许多势力的地盘上,都受到辖制,如萧铣等魔门支持之人,甚至想要暗杀于她。李阀内世子建成趁佛门这等龌龊事暴露之际,大肆打压自己和二公子一系,师妃暄是被逼回帝踏峰的。
      元月十八,慈航静斋传人师妃暄,一纸战书,约战岭南宋阀大小姐宋玉华于江(即长江)之滨,称,此战静斋若败,十年不出江湖。三日后,宋玉华给出答复。
      “你要战,那便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D.大唐双龙传(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