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让村里孩子最期盼也最开心的日子有二。

      其一是司马老爷子赶集归来的日子,他会给孩子们带回一些山里没有的东西,例如文具、玩具、书本、糖果,还有好看的新衣服。司马家经营着包括附近几个村子在内的最大的一间杂货铺。平时和本村或是邻村的人都是以货易货,但到了赶集的日子,司马家的大人们便会在老爷子的带领下把村中各家的货物集中起来,拿到集市上去卖。卖得好价钱后,再换成各种生活必需品带回村里。司马懿从咿呀学语时起就被家里人抱着去赶集。村里孩子们见过没见过的,他都见过;张辽交给司马家的那些稀罕的山珍,他也见过。因此,当张辽从山中打猎归来时,唯独司马懿不像别的孩子那么迫切。

      其二就是张辽打猎归来的日子了。他会给孩子们带回一些有趣的山货。孩子们的愿望很多,对森林的向往也很多。张辽从来不许诺什么,任凭小孩儿们怎样哀求也不会点头,到了日子便带着猎具从村中悄悄地消失了。可当他再出现时,却总是不会让孩子们失望。日子长了,孩子们自然越来越深信:不管是吃的、玩儿的,还是养的——正如村长所说——没有文远哥弄不到的。

      张辽肩扛着曹植,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给孩子们散东西。从包裹着根部的植物幼苗,到装在小草笼里的大甲虫,各种各样的野果子,还有五颜六色或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其实这些东西只是他的收获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甚至称不上是真正的“猎物”,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却是足以令他们欢呼雀跃,为他们带来无限乐趣和想象的宝贝。

      荀彧站在路边,喘着气看着张辽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走来。张辽被孩子们闹哄哄地缠住,一开始并没有看见荀彧,但当他终于发现荀彧也站在山道上时,他顿住了脚步,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色。

      “荀先生,你看!”陈群踮起脚尖,把张辽给他的一株幼苗举到荀彧的面前,摘下眼镜的他和其他孩子没有区别,捧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激动得到处献宝。

      “荀先生,你看我的!”许褚已经把属于自己的那只大甲虫从草笼子里抓了出来,看见陈群在旁边,立刻把虫子往他脸上伸去,吓得陈群慌张地躲到荀彧身后。

      张辽把曹植放回地上,慢慢走上前来。停在荀彧跟前时,他的表情略微有些奇怪。他看着荀彧,似乎在思索什么。荀彧虽然试图组织语言,但一来他被围着自己转来转去的陈群和许褚扯得站不稳,二来也确实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个总是默默无言的陌生人交流,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就在这时,张辽侧过了身,反手从背上解下什么,拎着它的双腿将它倒吊着送到荀彧的面前。周围的孩子顿时停止了嬉闹,纷纷围了过来,发出“哇!哇!”的赞叹声。那是一只七彩斑斓的雄性野山鸡,油亮的飞羽,长长的尾羽,不过更重要的是——它是活的。

      荀彧惊讶地看着这只山鸡,又抬头看了看张辽,张辽的表情……是没有表情。然而此情此景加上周围的孩子,让荀彧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不,我不是——”他只是跟来看看情况的,并非和孩子们一样,是来要礼物的……

      作为教书先生,荀彧对自己的口才有着充分的自信,然而此刻张辽的沉默似乎传染给了他。他想解释一下自己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但是张辽又默默地把山鸡往前送了一送。这个真诚的动作打消了荀彧拒绝他的念头。荀彧道了声“谢谢”,从张辽手里接过了用草绳绑在一起的山鸡的爪子。

      和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回到村里,荀彧想起自己的书还没有拿,便朝教室的方向走来,却发现司马懿独自坐在银杏树下,怀里抱着的正是自己先前落在教室里的教案和书本,看来是料定先生会回来拿,所以特意在这里等的。

      “荀先生。”见荀彧走近,司马懿站了起来,把书本递给他。

      “谢谢你,仲达。”荀彧接过书本,另一只手依然拎着那只山鸡。

      司马懿看了一眼漂亮的山鸡,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好奇或是羡慕,只是抬起眼来望着荀彧:“荀先生,今天我可以去看奉孝了吗?”

      郭嘉这几天病着,先是有些发热咳嗽,荀彧担心其他孩子被传染,不让他们来家里探视,而郭嘉精神不振,整天窝在床上,自然也没有来教室上课。山里的医疗条件有限,附近的几片山中只有一个大夫,偏偏又外出巡诊去了,联络不上。幸而郭嘉年纪虽小却是个老病号,大夫开了药方,曹操便在家中把药屯了一堆以备不时之需。荀彧负责监督郭嘉喝药,一天三次绝不延误,到了今天早上,病人的情况已是大有改观。这期间司马懿每天都要把同样的话拿来问一遍,荀彧看着他那期待的神情,有些不忍:“……只能看一小会儿,不能待太久。”

      司马懿懂事地点了点头:“嗯。”随后安静地跟着荀彧向家走去。

      两人到了家,进了门,郭嘉果然如荀彧所料,正弓着背侧躺在竹床上看书。荀彧一手拿着书,一手拎着鸡,只好对司马懿说:“去把他的书拿走。”

      司马懿平时玩耍时都听郭嘉的,这时却将荀先生的指示执行得很坚决,当即爬上竹床,伸手去拖郭嘉手中的书本。郭嘉根本没注意到司马懿也在屋里,还以为只有荀彧一个人回来了,突然被抽走了书,抬起眼皮一看,立刻就要反抢回去。

      荀彧摇了摇头,决定先处理手中的山鸡。他随手将书放在桌上,拎着鸡来到后院。这间屋子的后院虽然没有曹操家的大,养一只鸡还是绰绰有余的。其实他在回家的路上不是没有想过把这只鸡炖了正好可以给郭嘉补一补,却在考虑如何杀掉它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后,他认为暂时把它养起来是更符合实际的一种选择。

      他把山鸡放下,试图解开它爪上的绳子。山鸡着了地,逃生的欲望瞬间强烈起来,突然一扑翅膀,窜起一尺来高。荀彧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把它按住,想了想,又将它拎了起来,然后找来一条细麻绳系住它的一条腿,另一端系在竹篱上,这才把绑住鸡爪的草绳解了。

      安顿了山鸡,洗了手,荀彧回到屋里。司马懿和郭嘉的夺书大战还在继续,直到荀彧走到床前郭嘉才消停,任由司马懿把书丢得远远的。荀彧于是把药汤弄来给郭嘉喝了,两个小孩儿又玩了一会儿,远远地就听见司马家的大人在外面喊司马懿的名字,叫他回家吃午饭。

      过了晌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郭嘉的脸上明显现出了疲态,却由于热得难受不肯乖乖睡午觉,荀彧虽然有心给他解暑,可担心他病情反复,又不敢拿着扇子一直对着他扇。郭嘉嚷嚷着要看书,荀彧也依然不让。郭嘉百无聊赖,在竹床上蹭来蹭去,一块儿地方捂热了,就又挪到另一块儿去,也不知磨蹭了多久才慢慢地睡着。荀彧在床边一面盯着他一面看书,不久也觉得困了,但是郭嘉人没多大一点儿,床倒是占去了一整张,荀彧不想惊醒他,便在桌上趴着睡了过去。

      等到荀彧醒来时,天色竟然已经有点暗了。郭嘉还在床上死睡。荀彧洗了把脸,正准备打米做饭,外面突然响起敲门声,一下一下的,平稳有力。这一来,郭嘉总算被弄醒了,在床上翻了个身,使劲揉着眼睛。

      荀彧放下碗,过去开了门,门口赫然站着张辽,这倒是大大超出他的意料之外。

      “请进……”虽然不知他为何登门,但荀彧还是立刻侧身将他让进门来。

      张辽的肩上挂着一个小竹篓子,进门后对荀彧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随后看向还在床上赖床的郭嘉。

      “……文远哥?”郭嘉本来迷迷糊糊的,发现来人是张辽,这才彻底清醒了。

      张辽走到床边坐下,把小竹篓放在自己膝上。郭嘉眼睛一亮,爬过去就要掀竹篓的盖儿,却被张辽一把捂住,同时说了句什么。

      “荀先生!”郭嘉立刻跳了起来,“我的药呢?我要吃药!”

      “……”

      从没见过郭嘉吃药这么积极,荀彧甚至怀疑自己刚才端来的不是药汤,而是糖水。

      郭嘉“咕嘟咕嘟”地把药一口气灌了下去,然后把喝得干干净净的空碗递给张辽看。张辽认可地点了点头,这才把捂着竹篓的手拿开。郭嘉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揭开盖子,只见有毛绒绒的东西从篓子里探出头来,灰麻的脑袋,透亮的淡黄色眼睛,尖尖的黑耳朵,是一只和张辽的手一样大的小野猫。

      “哈哈!”郭嘉高兴地搓了搓手,将小猫抱了出来。小猫喵喵地叫了两声,扭头打量这陌生的环境和它的主人。

      张辽交代了几句,没有久留的意思,起身就要走,却被郭嘉一把抓住。郭嘉的目光从张辽的脸上溜到荀彧的脸上,又从荀彧的脸上溜了回去:

      “文远哥,我想吃竹筒饭……”

      他这句话是用本地话讲的,讲完过后又眼巴巴地看着荀彧:“荀先生,我想吃文远哥做的竹筒饭……”

      “……”

      要说完全不受打击,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荀彧确实不会做竹筒饭:“……家里的米是现成的。但是,没有竹筒……”

      一阵沉默……
      在这沉默中,郭嘉用鼓励又热切的眼神凝视着面前的两个大人。

      “……我,去找。”最后,张辽用荀彧听得懂的语言生硬地说。

      郭嘉欣喜万分,立刻叽里咕噜地附上连串的请求。张辽没再说什么,点点头便出门去了。

      张辽再回来的时候,只见荀彧家的屋门大敞着,屋里面没人,上前敲了敲门板也没人应,倒是从后院的方向传来了阵阵说话声。他走过去一看,发现郭嘉和荀彧在院中垒了一个简易的石灶,正往里面添柴火。

      其实做个竹筒饭根本不需要另起炉灶,在厨房的灶上就可以做,张辽知道这一定是郭嘉为了好玩才想出来的主意,可是看看荀彧,似乎也很投入的样子,便没有出声阻止。

      荀彧见张辽回来了,抬头冲他笑了笑。先前郭嘉说竹筒饭一定要在地上起灶才烤得香,又说文远哥外出打猎时都是这么烤的云云,还把烤竹筒饭的过程头头是道地讲了一遍。荀彧没吃过竹筒饭,当然不知这是真是假,见他这么兴奋,便和他一起搬石头垒灶,又从厨房的灶里掏出来几块木炭,又找来柴火,忙到此时已是一身热汗。

      张辽一手握着一截带叶的竹子,一手拎着一只鹧鸪,肩上还挂着一个小竹筒。他将竹子和鹧鸪扔到地上,先找来一只碗,从小竹筒往里倒了些奶出来,然后将碗放在地上,把那只小野猫揪到了碗前。小野猫朝碗里瞧了一眼,又嗅了嗅,喵喵叫了几声不肯喝。张辽也不去管它,坐在一旁开始收拾那只鹧鸪。

      郭嘉拾起那截竹子,当兵刃似的在院子里比划。荀彧见柴火差不多了,便问:“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郭嘉眼珠子转了转,刚要开口,却见张辽正抬起头来盯着他,眼神中充满了警告,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淘米……”

      这个程序倒是不用他说荀彧也知道的,当即欣然去做。张辽的动作很快,荀彧还没淘完米,那只鹧鸪已经被拔毛洗净开膛剖肚,光溜溜地往案板上一甩,张辽抄起菜刀咔咔几下,就给卸成了块儿。

      张辽留下了两只鹧鸪腿,把其余的肉块扔进锅里,加水加料生火炖上,又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小布袋,把袋里的东西往锅里一洒。荀彧捧着米盆子在旁边看着,几粒白生生的是川贝,些许暗橘色的是陈皮,都是治咳嗽的药材。他忍不住惊讶地看了张辽一眼,张辽以为他意在询问,便指了指郭嘉说:“他,咳嗽。”

      荀彧忙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张辽于是掩上锅盖,转身向郭嘉走去。

      郭嘉正舞着竹子“练武”,见张辽走来,立刻全神戒备,拿竹子指着张辽不肯缴械。张辽顿了顿,突然脚下发力,郭嘉的反应很快,“呼”地就将竹子捅了出去。哪知张辽根本就没有冲着他来,只是跳到一旁,反手一抓,就把竹子牢牢地抓住了。

      郭嘉不服,拖住竹子死拽,张辽捉着竹子站在那里,凭他怎么折腾也不动如山。郭嘉于是更加用力,把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吊在竹子上,似乎连吃奶的劲儿也使了出来。张辽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突然把手一松,郭嘉“啊”地一声,连人带竹子摔了个四脚朝天。

      “哈哈……”荀彧忍不住笑了出来。

      郭嘉一骨碌爬起,拍拍屁股赤手空拳地往上扑。张辽左脚退了一步,借着他扑上来的力道一把扣紧了他,将他像扛米袋似的扛了起来。

      郭嘉的双腿在半空中乱蹬,嘴里呜哇乱叫。张辽扛着他转了一圈,转过来时视线正好对上了荀彧的。荀彧的额角全是汗,几缕发丝贴在脸旁,挽着袖子端着个米盆显得略有些狼狈,可他的笑容却没有消失。张辽的目光在他脸上停了一瞬,很快移开,胳膊松了劲,把郭嘉放了下来。

      郭嘉挣累了,垂头丧气地走到檐下抱起自己的小猫。张辽拾起竹子,用刀削去竹叶,砍出两段带节子的竹筒,分别捅开一头,灌水洗净了,便把荀彧淘好的米粒塞了进去,又将那两条鹧鸪腿上的肉剃下来,码了点盐也塞了进去。
      荀彧见他开始密封竹筒,猜想就要开始烤了,便从厨房的灶里取出一块烧着的木头,用火钳夹着,拿过去塞进院中的那个石灶里。

      张辽把两个封好的竹筒放在石灶旁,见荀彧正要伏下身去吹火,立刻伸手拦住。

      荀彧不解地看着他。张辽默了片刻,终于说了一句什么。荀彧不懂,便回过头去看着郭嘉。

      郭嘉一手抱着猫,一手支着脸,这时已没力气折腾什么花样了,闷闷地翻译:“文远哥说,荀先生是斯文的人。”

      荀彧愣了一愣,刚想说些什么,张辽却已经伏下身去,对着灶里吹了几下。石头的缝里有烟扑出来,紧接着,就有了隐隐的火光。张辽把脸上的汗在胳膊上蹭了蹭,然后将两个竹筒架起来烤。他一边烤,一边不时转动着竹筒。荀彧学着他的样子,也帮忙转着竹筒。过了一阵子,竹筒里的香味溢了出来。

      郭嘉闻到香味,丢下猫跑过来,蹲在灶旁眼巴巴地看着。天气本来就热,人在火旁烤着就更觉得热。荀彧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滑,滑得他脸上痒痒的,便随手抹了一下。然而刚放下手他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手上沾满了炭灰,刚才那一下抹下去,可以想象自己的脸现在是什么样子。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的样子很快被郭嘉发现,顿时大笑起来。张辽本来在很认真地盯着竹筒,这时抬起头来,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起身去水缸子里舀出半桶水,拎过来示意荀彧洗脸,可是郭嘉还是在那儿前仰后合,团在地上只是指着荀彧的脸,笑得咳嗽连连说不出话来。

      荀彧自己也笑了,正打算舀水洗脸,可是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张辽飞快地从灶旁抹了一把灰,一探手就抹在了正在大笑的郭嘉的脸上。

      郭嘉一声惨叫,窜起来使劲擦脸,却擦了一手黑。他怒瞪张辽片刻,扑上来又要往张辽脸上抹。张辽捉住他的手腕子让他靠近不得,郭嘉气势汹汹,不依不饶。最后张辽不与他计较,放开手,郭嘉的黑爪子立刻抹了上来,直把张辽也抹了一脸才罢休。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郭嘉一屁股坐在地上,又笑得前仰后合。

      “你们这是在干……哎呀!荀先生!”

      曹仁和张辽一样,见门大敞着屋里没人,便直接来到了后院。撞见这一幕,回想起上次的杀猪事件,又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没事,没事……”荀彧忙笑着摆手。

      曹仁将信将疑地看着他,又看了看张辽,再看了看郭嘉,又回过头来看着张辽:“老哥找你去喝酒……”

      张辽点了点头,跟他说了几句,曹仁便回去了,走之前惊讶地发现屋檐下多了一只小猫,便顺手揉了一把。

      等三人陆续洗完脸,竹筒饭也烤好了。张辽灭了火,用刀割开竹筒,竹香和饭香扑鼻而来。可这时的竹筒和饭还都很烫,郭嘉等不及,鼓起腮帮呼呼地吹着。张辽交代了一下鹧鸪汤的时间和火候,又给一直在院中看着他们做饭嬉闹的山鸡洒了一把豆子,挠了挠小猫的下巴,这才离开。

      荀彧拿了两个碗,把滚烫的米饭和鹧鸪肉舀了些出来,和郭嘉一人捧着一碗在院中吃着。山鸡埋头啄着豆子,小猫耐不住饿,终于也凑到自己的小碗边舔起奶来。荀彧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对——看看这院中在吃东西的:他自己,郭嘉,山鸡,猫……

      总之,这个家中能够走动的活物,全都被张辽喂了一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