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五十二章 亡国.重逢 ...

  •   落花生或是林倬,自然都不会花费漫长的岁月去做无用功。在那些为赵普效力的日子里,他鞠躬尽瘁,最终得到了他的完全信任。于是,随着地位的升迁,林倬终于被正式引荐给了后周的驸马赵匡胤。
      而那个男人,正是很多年前,他刚刚下山,在百里羽觋宴请宾客的酒家里结识的“九重”。也是那个当年他前往辽国时,路上偶遇狠心下毒的主子。
      很多谜底,都在一瞬间揭开了。心而这些年,林倬的神经被锻炼的足够坚强,而且因为脸上的伤痕,很多表情反而能够被完全遮盖住了。所以当他见到赵九重,亦或是赵匡胤的时候,他只是无比卑微的单膝跪下,表示忠诚。他的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仿佛一片死寂。
      他也终于明白,这个人,才是最终的幕后操盘手。
      不过,林倬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的任务,他要假借此人之手,为家人复仇,然后再返回来,自己面对这个最终的仇人,用自己的双手,了解这一切江湖恩怨的源头。

      两年后,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太后女流之辈,不知所措,宰相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当然,这一切都是经过和林倬与赵普密谋所得。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平乱,行军至陈桥驿,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军队将士迫于压力,无一反抗。而这压力,正是赵普麾下一名名为林倬的将士所给——他花费将近一个月时间,打探到所有此次出战的高级将士的的妻儿老小,家庭环境,然后以此为威胁,令大家不得不从。
      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尽管听从赵匡胤号令,却对林倬怀恨在心。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这,便是惊动一时的“陈桥兵变”。
      林倬助赵匡胤登上帝位,功不可没,加之他即不求功名利禄,亦乖顺听话,很得宋太祖的喜爱。宋太祖曾经允诺他,待统一国内形势,便北上收辽。
      只是太祖虽有治国之略,却时常显得有些刚愎自用。对于北伐战略,他没有听从手下劝告,一心想要先拿下太原再伐幽云。
      林倬曾经多次劝他,这其实是一种短视的战略,然而因为此时皇帝比起赵普,更加信任他,引起了赵普的不满。于是赵普协同其余大臣,故意和林倬唱反调,赞成赵匡胤的策略。皇帝乐得有人支持,便一声令下,挥兵北上。
      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并非正确。刚开始宋在与辽军的交战中是往往能取胜,但常常就受困于对太原的攻坚和辽军的增援。当年后周世宗柴荣的战略其实是明智的,当时宋军的战斗力并不像后来那么低,而辽尚处在整顿期,全力收复幽云,小小的北汉是无力去救援,如果幽云收回了,北汉只是瓮中之鳖。不想如今顺序错乱,到最后也没能收复辽国土地。
      赵匡胤屡战不得,索性又改了主意。
      他要攻打南方富庶而政治混乱的国家。

      林倬是在赵匡胤得出这个结论的第三日才知道的消息,这个时候,他已经得知辽王耶律璟的死讯,心头本已乱如麻。他本来以为仇人已死,师姐的遗愿得报,自己就可以松口气了。熟料,心头涌起的,却并不是快意。尤其是他听闻耶律璟死前所说所言,心口更觉憋闷。
      但他也知道,什么都回不去了。如今的自己依旧多愁善感,但是他已不会为这伤感而改变什么。
      既然这件事情了结,下面的任务就是将江湖恩怨——那张牵连甚广的秘宝图永远从世人眼中抹除。换言之,需要将罪魁祸首,为之放出无数假消息,煽动江湖血雨腥风的赵匡胤,从这世上除掉!这样,龙脉得以保全,天下得以安定。
      林倬谋划此事已久,却仍有两样担忧。一是赵匡胤影卫众多,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纵使勉强出手,也没有脱身的可能了。二是虽然林倬不熟悉此段历史,却也知道赵匡胤乃宋朝正派太祖,若是现在就杀了他,会不会引起历史的巨大改变?后世又会如何?
      虽然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去了,也不奢望能回去。但是,他不想再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罪孽了。
      于是他一边暗中筹谋,面上仍是按照宋太祖吩咐出兵南下。
      公元965年灭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出兵南唐。

      大军兵临城下,身穿白衣银甲的青年伫立在南唐皇城之外,心中五味陈杂。
      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会和那人在这样的情境下相见。他只是想不通,那个曾经意气风发,宁愿舍弃自己,也要夺取天下的李重光到底去了哪里?为何会丢下他的社稷!为何会丢下他的百姓!任由宋朝铁骑踏过他心爱的江山!
      为何!?
      将大军安顿在城外三十里处,当夜林倬便换上夜行衣,悄悄先行潜入南唐后宫。他一定要亲自弄了清楚,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个人,他终究无法放下。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你们风风雨雨,你们同舟共济,你们反目成仇,但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是会惦记他。会有这么一个人。
      南唐皇宫的大殿灯火通明,坐在王位上的却不是李重光,是个头戴凤冠的女子。
      林倬在树梢的暗影中观察片刻,终于回忆起来,这女子——不正是那大将军王方正的女儿明妃吗?看她打扮,如今竟是做了皇后?而她摸样神色,依旧那样嚣张跋扈——难不成是李煜瞎了眼?

      李煜当然不是瞎了眼,却是被囚禁了。
      当日落花生离开,他纵情歌舞,借酒消愁。可是不久之后,便又重新振作起来。他依旧整治国家,发愤图强,而且一直派人去寻自己心爱之人的下落。
      明妃见争宠之人离开,本欲独占鳌头,把持后宫,却被李煜呵斥。新愁旧恨齐发,既然自己得不到皇上的人,更得不到皇上的心,那不如得到皇上的天下!
      第三年的冬天,宫廷政变。
      若不是皇帝的左右手李冶叛变,武功盖世的李重光又岂会败在他人手下?
      从此,李煜被废去手筋,用缚龙索绑在皇宫深处隐蔽的院落里。明妃王可晴自立为后,声称皇帝体弱多病,由其垂帘听政。震慑朝野的大太监李冶为摄政王,再加上王将军家的兵力,一时间,南唐上下,无人有异议。
      原来那李冶亦是心中有疾,对于自己曾经的弟子,后来的君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爱与恨。他早就与王家串通,却又不愿下手杀死李煜,于是便那样日复一日的关着他,为他布置饮食起居,骗他关于无殇的消息。他要李重光,就那样安安静静,与世无争的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但是这个时候,林倬并不知道这些内幕,他只是以为,那个人就如流言中说的,纵情歌舞,不问朝政,成了彻彻底底的昏君。

      青年低低叹了一声,原来生生把李煜推进声色犬马的无尽深渊之人,就是自己。原来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南唐后主,是因为自己成了这幅模样。
      林倬并非自恋之人,亦不喜推卸责任,他知道,这一切都因自己而起——自己,罪无可赦。
      但是,从来就没有人要放过他们一族,如果自己也不放过自己,这便真要身死族灭,为天下笑了。
      大殿中众人还在商谈如何负隅顽抗之事林倬已无暇再听。如今的他,武功更近一层,悄然行走在这戒备大不如从前的南唐后宫之中,自然得心应手。不管怎样,还是要先找到李煜,劝他投降,可以免去屠城的命运。而且,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完全获得赵匡胤的信任。
      历史的轨迹无法改变,南唐灭国不过顺应天意,眼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减少自己身上背负的人命。哪怕多一个百姓活下来,林倬也会觉得稍微好受那么一些。
      然而,当他看见屋子中那个几年不见却从未从心中移除的男子时,他险些自树梢掉落。
      不知是否因为不见阳光,男子的皮肤有些苍白,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活动空间优先,或是饮食不好,男子显得有些嶙峋,一双修长的大手上面布着些许的青筋。他的精神明显不如从前,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几乎要消失殆尽了,那个傲视天下的皇帝,险些要变成了一具不知世间滋味的行尸走肉——若不是他那熟悉的英俊眉眼,要不是他那墨瞳中依旧存在的光芒,若不是他那薄薄双唇上熟悉的温柔微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第五十二章 亡国.重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