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我的七年 ...


  •   如果我没有记错,《祝女》故事的开始是在2002年12月前后(具体的时间估计我还得再查查以前的本子)。没有想到,这么快,六年多的时间就过去了。
      故事的一开始,我只是想写一个单纯的姐弟恋的故事,后来为了增加戏份,多了阿寻。如果时间倒流,我一定不会在没有细致计划大纲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写作。
      《祝女》包含了自己从幼稚到后来的很多东西。暴露了我许多许多缺点和局限。可是即便是这样一个烂俗的故事,自己还是很珍惜,还是在每次放下很久之后都想努力继续下去,都想要完成它。
      在我的心里面,它好像一直运转着,生活着,他们这些人并没有离开过我。

      这七年里,我的生活也有了这样那样的变化。自从为了备考所有写作停止之后,到现在为止,只是短暂的在这一年尝试着开始写同人作品。
      重新拿起笔,感觉自己的变化好大。
      《祝女》步履维艰,很大的原因是一方面当初没有细致的构想、自己笔力有限,但是每次重新继续下去,都会努力读以前的十几万字很多遍。觉得还不至于糟糕透顶,于是总是不甘心彻底放弃。

      《祝女》的故事,是一个,温柔的,悲剧吧。为了想让大家看到我写的最后的结局,于是一直咬牙不肯放弃。现在看来,故事实在味同嚼蜡,人物过多,线索过多,语言又晦涩,情节又拖沓。大致的故事情形就是一个家奴出身的女孩子,因为意外,救了当今皇帝的儿子(松燃),但是这个儿子并不为人所知;后来女孩子生活渐渐有了保障,被人托付,又照顾了另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孩子(褚钟寻)。松燃的母亲是当今皇帝的第二个皇后,在他出生之前,皇帝曾经亲口许诺过如果这位皇后生了儿子,就一定要传予天下。但是当时这位皇后背后已经有了很大的阴影——她的家族集团被另一位妃子的集团排挤,大势所趋,她的身体也不好,没过多久就移居京郊的一座寺庙静养,类似软禁和冷遇了。那时她已经怀有身孕,瞒天过海,生了松燃下来,出了母性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她看到了自己的家族日后会有牵连,希望父兄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利用自己的儿子进行翻盘。这一切都很好的保密了起来。松燃长到七八岁,偷偷从寺庙逃出来,被祝镇救起。也与外公一家再无联系。
      褚钟寻的父亲一族,是前朝的一脉,当时寿朝开国的皇帝(当时还不是皇帝)势不可挡,褚钟寻的先祖一脉看透形势,为了保存实力,投靠了先帝,先帝为了彰显他们的功劳,安定天下,另外作为一种可控的威胁加以鞭策、均势自己方面的大臣诸子,给封了级别很高的王位,是京城中唯一有自己小型军队的王府。到了褚钟寻父亲一辈,府里几个儿子间出现了争斗,那时他父亲年纪尚小,被传失足溺死,其实是偷偷被救,逃出海去。于是褚钟寻父亲的一个异母弟弟做了王。而他的父亲在外海为盗,晚年被招安的时候曾经进过皇宫面圣,没有多久死去。一直到很久以后,人们才知道他其实晚年有个儿子,这个儿子被他秘密托付给了祝镇。
      所以祝镇带着的这两个人,都有很多人想要杀。
      到了他们成年的时候,寿朝正在走向混乱的晚期,皇帝有好几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正因如此,争夺帝位的较量愈发激烈。撇开这几个红珠皇子之外,其实皇帝私心里最喜欢的是他的一个私生子,对外是某王府的王子,许落落。在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他和另一个皇子争夺,最后的结果是他获得了胜利,那个皇子被抄了家。但是他最喜欢的女人是这个王府的王妃,他几乎用了暴烈的手段得到了她,但是不能拥有。于是对这个意外降生、自己连身份都不能承认的儿子,格外的喜爱。也正因明白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儿子不能够坐上皇位,于是对于其他人的争夺,反而多了从容和看热闹的意味。
      可惜这个儿子,一直和他保持距离,甚至为了保全自己那几个同母异父甚至没有血缘的府中兄弟,艰难的生活着。这个儿子过的很痛苦,后来意外结识了祝镇幼年时代的好朋友花千树。花千树是作为杀手培养,但是因为生活环境比较简单,所以一直是祝镇朋友当中最留恋朋友情谊的一个人。许落落因为可以用的人少,经常会拜托花千树做他和他在边疆征战的弟弟之间的信使。后来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也交由她办。许落落很明白花千树对自己有好感,但是也仅此而已。
      在这几年当中,西北的局势已经越来越严峻,逻永部落大举南下,关隘局势危急,所有的人都认为各个亲王大权在握,甚至部分的掌握了京城局势,这次最为险峻的西北之行,只能由许落落来担任。但是知道内情的祝镇确信皇帝万万不肯自己最心爱但是不能言诸于口的儿子去赴险。果然,皇帝在过年大宴上向许落落许婚,而且是两个地位平等、家族势力强大的平妃。
      《镇生》的故事发生在祝镇死后数年之后了。人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事的主线是许落落和花千树等,松燃和褚钟寻都只是露面不多的配角了。
      《镇生》一开始,就是新帝登极,许落落被派到西北,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戍边之旅。类似流放,也类似赴死。
      其中有一条支线,当时新的朝堂里有一个世家子,家族势力很强大,个人很有才华,而清高孤傲,不可一世。一直看不起西北战事,认为不够速显。某一年新春宴,一部分将领进京受封,在宴席上大家都很拘谨,快结束的时候有人挑拨花千树,她击杯而歌,说自己遁风沙而逐远人,是私心乐事,后来引出边疆士苦,有些捐躯但依律得不到荣耀,家乡那些人该多伤心。刚好被新帝听到,当场拟旨。军士大喜,纷纷置酒于花的座前,花依座醉倒,说,今日恐绝于此地,不知帝是否拟旨以荣我这逐远之人?
      这件事被当时在场的那位世家子看到,印象颇深。后来有一次机缘巧合,他为花一位回京述职的同僚解围,那人很是感激,回去之前专门拜访了他。言谈之中,他才知道,自己曾经写过的一篇文居然被这些行伍之人书信往来讨论过。那人转述了花当时的几句疑惑之处。他都记在心里。那夜感触颇多,居然删改了自己当初的文篇。他父亲看到,觉得惊异,父亲问这是什么人有如此本领可以令你如此。那人微笑,说她真儿心中撼城之勇。
      这一条感情线是我到现在都不能确认走向的一条。我曾经写道:
      ……突然觉得许落落有二妃,后掌西北,女儿都有了。他的品性既不会私占花,又不肯表情,何况他幼小即多负重,拒帝(先帝)亲近之意,执意保全王府。以这样的性情与童年痛苦,恐怕很难背弃家庭或与花有后。所以定力持君子之礼。感觉二人进入不明不白全无进展的死角,只是我不知花之心啊。
      ——今天重新看了这段话,和这个死角,心中却已经有了打算。这也许就是时间带来的结果吧。
      说回《祝女》,故事主要的时间段就是寿朝先帝驾崩前后的十年时间,是寿晚期最为混乱的一段时日,先帝的长子明玉王,因为生母的出身并不高,所以一直处于劣势,之前是由他镇守西北(许落落的一个妻子也是因为当时明玉王返京请求粮草支援,第一次见面而倾心),明玉王和另一个兄弟的感情最好,燕菁王,他的母亲很受父皇疼爱,这个儿子也是比较令他喜爱的。但是燕菁王无意争帝。当权的陈后,她的儿子当了太子,但是一直郁郁寡欢,皇帝有一个早年丧母的儿子,一直辅佐太子。最后称帝的,也是他。
      祝镇在写到目前为止,都是希望能够避祸,后来她在西北碰到了当年的主人吴降,茅塞顿开,她觉得乱世之中,一味避祸、割断所有线索,这样是把命运交给他人手中,于是决心返回京城,彻底了结一切,使得日后他们二人不管天下何如,都不用再辛苦逃命。她返京不久,被一个王捉住,作为幕僚,也作为人质。褚钟寻为了她,在当年府中秘事被揭发(他们已经料到这一点才以他为傀儡)之后,入主府内,但却是明面的傀儡。松燃因为当年练武的白云山已经被杀害自己的追兵破败离散,祝镇也抛弃自己独自隐遁,自己的外公一族又为了家国大事,决心除掉自己。他万念俱灰,独自闯帝都,只是为了亲眼见一见那个父皇。
      结果是许落落和花千树出手相助,祝镇得以见到皇帝(这件事发生在她被软禁之前),她和皇帝做了一个约定。
      于是松燃得以保全,在不愿和祝镇再见的心情下,去了西北从军。

      在《镇生》里面,褚钟寻其实也有一段时间留在西北,那个时候花千树,许落落都在。只是很多事情都变了。
      《镇生》里的新帝,并不是当初跟在陈后太子身后的那位,而是在十年京乱里被困在都城的一个年幼皇子。教养他的是祝镇幼年时代韩府里的一个大家闺秀,名门之后秦中天。
      整个故事里的一些大的线索还是要设定。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够完结。
      但是至少目前为止,还不想放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我的七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