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父女之间 ...

  •   徐子年和韶槿又说了些玩笑话,徐子年虽然诧异这妹子醒来以后似乎转了性,说话虽然还是那柔声细语的模样,但还是有些不一样了,但他一时之间也说不出哪里不一样了,但想及他在东北挖参时一个老参客曾同他说人“死”过一次以后就有些不一样了,因为已经在冥间转了一圈,只是因为命硬阎王不敢收,才又转活回来,而这转活的人因在冥间转了一圈,许多事便比原先想得通透了。因此,就只道:“妹妹你这回醒来倒是活泼了不少,这样多好。你还是个年轻女孩子,像以前那样总是暗自垂泪,这才憋坏了身子。我这回去后再回来可能就要在大名府常住了,若你有什么难处都可以来找我。”

      韶槿点了点头,徐子年这才又看了眼貂裘走了。

      韶槿便让秀秀把那貂裘妥善放回箱笼里,却听秀秀说道:“咦,小姐,这貂裘怎生如此沉。”

      韶槿皱皱眉,又翻了翻那貂裘,貂裘里头是一个黑色的夹层,再一捏,夹层里似有些重物,韶槿忙让秀秀拿剪子小心地沿缝拆开那夹层,却见几个金锞子滚了出来,每一个都分量成色十足。

      韶槿这才想这定是二哥觉得直接送钱怕被他人看见,担心别人说杨氏克扣她们母女俩,杨氏知道后会恼羞成怒更加刻薄她们,而且恐怕更是怕这钱被杨氏收走。秀秀看着眼前的几锭金元宝,嘴巴张成了O字型,但死死地掩住嘴不敢发声。韶槿想了想,只觉放哪都不太安全,便让秀秀又缝了起来,再放进箱笼,道:“秀秀,这件事切莫同任何人说。”

      这点道理秀秀还是懂的,拼命地点头。

      次日,韶槿准备去父亲书房时,便又遇见了徐子年,笑着同他说道:“二哥哥你的心意我懂了。谢谢二哥。”

      徐子年见这回韶槿没有退回来的意思,松了一口气,他原先还怕韶槿知道以后定然不收,那自己想帮上别的就更帮不上了,便也对韶槿笑笑,而令他颇为惊讶的是韶槿不再是原先畏畏缩缩的模样,而是抬头挺胸地进了父亲的书房,徐子年嘴角的弧度不由更明显了。

      徐通判正在书房里画着工笔画,他新近看上的一个通房柳莺正为他研墨,看上去便是一副才子作画红袖添香的景象,只是这红袖比这才子年轻了二十余岁。

      徐通判见韶槿进来请安不过朝她点点头,仍旧注意在自己的那幅美人图上。韶槿微微一笑,也不打扰父亲作画,只静静立在窗前,她上身穿着一件翠绿的纱罗衣,配着一条鹅黄湖绉裙,虽并非最好的材料做的,也不是江南百花台的工艺,甚至不是今年的新装,但却熨帖合身,看过去就像一根青绿挺拔的小葱。

      徐通判挥毫时眼风一扫,不由觉得这个他一向看不上眼的女儿似乎变了,以前她总是含着胸站在那里,柔柔弱弱病西施的模样,连笑也是牵强,而如今却见她气定神闲地站立在窗前,不应他的冷淡而自卑怯弱,虽然仍是瘦弱,却已经像一株含苞待放的小花。徐通判不由看这个女儿顺眼了一些,便问道:“你也快出嫁了,就算你不太会,现在也要赶紧在房里学学女红,为自己绣绣嫁妆。”

      “女儿这次前来正是想向爹爹道歉的,之前是女儿不孝,才做了那蠢笨之事,让爹娘为之挂忧。”韶槿轻轻用手拂了拂鬓间的发丝,宽大的袖子里露出光秃秃毫无饰品的手腕,她的手腕纤细美丽,但却苍白得有些吓人,而相比之下,柳莺丰盈的手腕上所戴的金镶红宝石的手镯在阳光下就显得有些耀眼,韶槿旋即放下了手也不再说话,只定定地望着徐通判。

      徐通判虽然并不疼爱韶槿,甚至从来不关注她,在他印象里韶槿甚而是面貌模糊的,还不如一个通房对他来说来得印象深刻。因为自幼她便是姊妹几个里最笨口拙舌的一个,反应也最慢,总是躲在姐姐们的后面,再后来就是比她小两岁的韶棠说话都千伶百俐时,她还是只会循规守矩地说着:“是,爹爹。”琴棋书画都学不会,乃至女红都没有从她那绣娘出身的姨娘身上学出个样子来。慢慢地,她就淡出了徐通判的视线,而自从韶槿的幼弟徐子清夭折以后,徐通判更是连韶槿和陈姨娘住的那个院子都懒得踏入一步。

      但她好歹是他的亲生女儿,都说骨肉连心,徐通判看着眼前这瘦弱的女儿,心里隐隐也有些不舒服,穿的鹅黄柳绿虽然很是淡雅,也很清新可人,但这样的料子不过是寒门小户的女子所穿,也没有像样的首饰,连他新近宠幸的通房都不如。

      徐通判皱皱眉道,“你知道便好,所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况且尚公子是定远侯的嫡长子,若这么论,还是我们高攀了。你也收拾收拾,不日便要出嫁了,别的事你也无需操心。虽然我们家比不上定远侯府,但怎么也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况且你是嫁进侯府,嫁妆自是不会比韶莲和韶棠差上太多。”

      徐通判又看了韶槿一眼道:“先让云绣坊的人给你订做这一年四季十二套的时新衣服。”

      韶槿低头说道:“谢谢爹爹。”

      韶槿心想,看来自己这个爹也不笨嘛,果然能二十余岁便中进士,一点点小暗示就能心领神会。她微微抬头时却捕捉到徐通判眼里又闪过一丝不悦的神情,眼底笑意更浓。

      而徐通判厌烦的是觉得韶槿还是原先那副怯弱怕人的模样,便挥挥手不耐道:“以后这种事还是同你娘商量。这是你们女人家的事。”

      韶槿朝徐通判行了个礼便走出房门,而没有注意到徐通判面上的狐疑神色。徐通判本不过一介普通士子,并无甚富贵的身家背景撑腰,多年在官场上打混全靠的是察言观色的功夫,方才虽然只是一瞬,但韶槿注意到他的同时他也注意到韶槿眼神里闪过的一抹轻嘲,这种轻嘲的神色以前他也见过,以前他自己也在面上表露过,这让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被这个毫不起眼的女儿给算计了,也许这个女儿并不是实际上的那么愚笨?但应该也不会忽然就精明到来他这里故意暗示。但徐通判心里的这些异样很快被抚平,因为柳莺已经在轻轻地抚摩他的手背,他身体上的异样一下就取代了心里的异样。

      韶槿现在有些庆幸,自己是个出了名的不伶俐的人,这样许多事都可以以“女儿天生愚钝”为由搪塞过去,她也懒得去想如今徐通判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会如何和杨氏说她嫁妆的事。

      如今她只是很悠闲地坐在凉亭里,赏着那盛开的荷花,诚如古诗云“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据秀秀说,如今徐府的下人对她可是好上了许多,比如现在可以吃上时新的冰渍梅子,若换以前,她这样不受宠的庶女哪能和正院小姐同时吃上东西?只是现在就算是再不济,她也是嫁给侯府的嫡长子,运气好说不定以后还会是侯爷夫人,徐府里的那些墙头草虽然很不看好她,但还是来意思意思,以免万一。韶槿想到府里的一等丫鬟服饰还比陈姨娘的好些,就不由嗤笑一声,将一颗梅子轻轻弹入荷塘,泛起一阵涟漪。

      但她的宁静好时光不过是一刻,杨氏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这走来。韶槿发现她这嫡母还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许是嫁妆上给她添了堵,她这便来“投之以琼瑶,报之以木瓜”了。

      “老爷说给你裁做新衣服,这自然有道理,我把云绣坊的黄师傅请来了,四季衣裳,都做上两套吧。”杨氏说罢,顿了顿,又冷眼瞥了她一眼,道:“免得让侯府的人觉得我们徐府苛待了你。”

      “谢太太。”韶槿福了一福,规规矩矩地答道。

      “光有衣裳又有何用,谈吐礼仪和腹中文章最为重要,若有失仪之处,最为人所耻笑。你自幼便不聪敏,现在要想学琴棋书画是来不及了,我便请了人来好好地教教你规矩。”杨氏说着便让一中年女子上前来见过韶槿,韶槿一看那中年女子的面相,心里便暗道,好嘛,《还珠格格》诚不欺我也,皇后这就派容嬷嬷来教训紫薇了。

      那女子姓丁,原是宫里的宫女,从宫里出来以后便定居在大名府,教各府的小姐礼仪规矩,最是严苛,还据说极爱打人手板心,跪门槛。一些嫡母看家里的庶女不顺眼,便常常请这丁姑姑来“变相”教育一番。所以想到此节,杨氏就觉得心情愉悦了一些,她也不知道为何,自从十余年前,有次老爷抱着韶槿说了句你可真是我们徐府最聪慧的姑娘以后,她就看韶槿很不顺眼,虽然她后来变成了徐府最蠢笨的姑娘,但杨氏还是不愿意看到她,而自从韶槿落水之后,杨氏总觉得她的眼神变了,有时甚至还从她的眼里读出了一点嘲讽之意,这让她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无名之火。而且她请了这丁姑姑,徐通判还难得地夸了她一通,说她懂大局,顾及徐府颜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父女之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