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与世无争—遇喜 ...

  •   圆明园一片春色撩人。
      与第一次来时没有变化,所不同的只是身份。
      道光皇帝指定位于天地一家春的湛静斋作为璎珞的住所。
      放眼望去,四周奇花异草围绕,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与璎珞预期的不同,等待自己的不是冷宫待遇,而是圆明园大总管刘五那春天般温暖的笑面。
      入园当天,刘五借请安之际,送来了一幅十二星宿图。
      流云浮动、衣袂翩翩,其间的十二位星宿神仙会按照实际天象升降,神奇至极。
      璎珞想起了原来听过的相声中所说的,古董铺里那幅晴天收伞、雨天打伞的神画。如果说那是两张画互换的障眼法,那么眼前的画确是真实得匪夷所思。
      刘五察言观色,知道璎珞喜欢,耐心解释道:“这幅画儿是用了特殊的密制颜料,在不同的日月光芒照耀下看,画中神仙才会动起来。”
      璎珞爱不释手,“神奇,真是太神奇了!古人是怎么画出来的?!”
      “全主子喜欢就好。”
      “刘公公有心了。”
      刘五不敢居功,“全主子这话可折煞奴才喽!这是皇上特意吩咐下来的,想着全主子这些日子该是喜欢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让奴才只管把园子里的好物件儿送来;时间匆忙,奴才还在找呢。”
      道光皇帝?
      这番话又让璎珞陷入沉思。
      “全主子路途劳累,先歇下吧,玉体要紧……”刘五眼见她的神思不定,陪着小心告退了。
      刘五走后,璎珞重新打量屋子里的摆设,果然发现了许多西洋玩意儿。会自动从笼子里出来唱歌报时的小鸟、通体镶嵌着宝石的蚂蚱、有水车引水蜿蜒下流的巨型盆景等等等等,无一不诉说着匠心独特。
      “格格不觉得这里处处透着古怪么?”连福嬷嬷都猜不透道光皇帝的心思。
      “怎么能没察觉?”璎珞躺进摇椅,把脚平放在脚踏上垂了垂。“唯今之计,只有且行且看了……”
      她闭目,让放松的感觉逐渐上行,行至小腿、膝盖、大腿、腹部、胸腔,身体越来越沉重的同时,头脑却越来越轻醒。
      离开宫廷,离开权利是非的中心,终于不用过提心吊胆的日子。
      后宫的女人闲来无事一味以争斗为乐,一旦自己成为她们的设定目标,就只能奉陪到底。
      根本没机会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也只有离开才能自保。
      道光皇帝的一纸圣旨竟成全了自己的夙愿……
      来自现代社会、能在竞争激烈的酒店成功上位的璎珞,居然被这些古代妇女搞得狼狈不堪!区区一个祥嫔就可以弄得自己好被动,也真该反省下自身的能力了。
      原以为穿越回古代就不用再理会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竞争、可以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殊不知古代的后宫比之不差丝毫!甚至连最基本的性命保障都没有!
      唉~~~是不是只有流浪到无人荒岛才能过上理想生活?!

      刚刚住进园子的前几天,每晚都会被梦寐吓醒!
      梦到绵忻双目流血站在自己面前。
      偏巧随行的左院判回太医院取药材,这日派来请脉的御医是个新面孔。听刘五说,这驻园的御医是位杏林圣手。
      璎珞将信将疑,年轻的御医见到她倒是副欢喜无限的样子。
      “三格格不认识我了?”
      “你是——”璎珞从他进来就觉得面熟,一时间却是想不起来。
      “微臣是荣海啊。”
      “你就是……苏州城的那个军医荣海?!”璎珞想不到会在圆明园里再遇到他,“你……怎么变成了御医?”
      “说来要感谢三格格您,苏州瘟疫,不但让苏州城的百姓记住了您的大恩大德,也让微臣顺利通过了太医院的考核。”
      福嬷嬷在旁纠正道:“格格现在已经是全妃娘娘了,你也该改口,被别人听到了麻烦。”
      璎珞暗叫奇怪,福嬷嬷在没摸清园子里的人脉前,对太监宫女都是本着客客气气的警惕之心,话不多说一句,怎么今天竟教训起园中御医来?!
      荣海想来是个好脾气的人,只含笑应诺着。
      璎珞怕他尴尬,回护道:“园子里不比后宫,难得今天遇到故人,没那么多的规矩。”
      福嬷嬷与荣海相视而笑,笑得暧昧。
      璎珞糊涂了。
      最近这是怎么回事?是人人都有秘密?还是自己的脑功能退化了?
      福嬷嬷道,“好了,别戏弄格格啦,你在园子里可好?”
      荣海转身给福嬷嬷跪下,“儿子幸不辱命。”
      璎珞惊道:“你——你是福嬷嬷的儿子?!”
      福嬷嬷看着荣海的眼神中满是慈爱,“老奴进宫以后,夫人原想为他谋官职的;可这孩子从小只喜欢摆弄草药,对功名毫不上心,所以夫人安排他当了军医。能考进太医院、能在园子里见到咱们,该是菩萨安排的巧合了。”
      璎珞高兴道:“嬷嬷进宫后一直没机会见到荣海,现在我要他做我的专职大夫,你就可以常常见到他了。”
      福嬷嬷冷静地阻止:“荣海刚进太医院,医术尚不足以担当重任;不如就让他置身事外,万一有什么事情,也能及时通报。”
      璎珞笑她的草木皆兵,“一切都听嬷嬷的就是。”反正园子不比宫里,她们母子想见面,应该容易得很。“荣海哥哥瞒得好紧!”
      荣海只腼腆地挠挠脑袋。
      福嬷嬷说道,“你来得正好,虽说格格的大夫是皇上看重的左院判大人,可我看着几月汤药不断,总觉得有问题!你既然来了,就帮格格诊个脉吧。”
      荣海奇道:“吃药吃了几个月?全妃娘娘什么地方不舒服?”
      福嬷嬷道:“还不是受了皇后娘娘的欺负,伤在脸上。”
      荣海进圆明园的时间不短,知道这伤在脸上一定是被掌了嘴,“外伤的话,敷了药在伤口上,梢吃几副去肿消痛的汤药就行了,万没有连吃几月的道理啊?!”
      听他也这么说,璎珞不得不郑重看待;却见荣海诊脉的神色越来越古怪,眉头紧皱。她的心忐忑不安,自己该不会是得了什么绝症吧?
      “到底是什么病?直说无妨。”
      荣海问得蹊跷,“全妃娘娘上次天葵是什么时候?”
      这与天葵有什么关系?
      不过经他这一问,璎珞才记起自哥哥明俊受伤以后就没有过天葵了,自己的经期一向不准,许是心情紧张影响到内分泌失调吧。
      她如实答道:“上次还是三个月前。”
      荣海轻吁一口气,“这就对了!”
      福嬷嬷似有所悟,“该不会是……”
      荣海笑着冲母亲点点头,印证了她的猜测后,起身给璎珞行礼道:“恭喜全妃娘娘,您这是喜脉!”
      “喜脉?!”
      荣海笑道:“不错,全妃娘娘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依脉象所看,胎儿很稳固。”
      福嬷嬷笑开了花儿,“阿弥陀佛,真是菩萨保佑啊!”
      荣海的宣告,解释了一切。
      福嬷嬷暗暗责怪自己的后知后觉,早该往这上面想才是,“我就说,皇上不会平白无故的发脾气。”
      道光皇帝该是第一时间从左院判大人那里知道了怀孕的事情吧?可他为什么要隐瞒?!
      璎珞心潮暗涌。
      不知道他的这般苦心是为自己多一点?还是为腹中胎儿考虑多一点?
      情不自禁地去抚摩自己的腹部。
      触手依旧平坦。
      真的有个生命在孕育了吗?
      “怎么会……怀孕不是该呕吐、晕厥的吗?我一点儿征兆都没有?!”
      “每个孕妇的反应都不一样,格格这孩子知道心疼额娘,将来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福嬷嬷自得知璎珞怀孕,就没停止过笑容。
      荣海道:“这下母亲放心了吧?以左院判大人的医术,早该诊出了全妃娘娘的喜脉,想来全妃娘娘几月来喝的那些汤药是安胎的。”
      福嬷嬷强按住心头喜悦,“左院判大人此次回宫去,定是报喜无疑。”
      荣海的思路要冷静多了,“是,眼下想必到了公诸于世的时机;纵然没有微臣在,全妃娘娘也会在今天获悉遇喜的事实。”
      孩子?
      自己有了道光皇帝的孩子?!
      事情发展到这步,璎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老天爷真会开玩笑……
      这孩子该是在那缱绻缠绵的三天里怀上的吧?
      没有那三天的记忆,道光皇帝在璎珞而言还是有隔阂的,怎么可以……

      2007年3月19日

      ---------------------

      本章完~

      诸位久等了!
      抱歉抱歉!

      不知道谁能先看到?
      吼吼~

      在这里再次感谢一下QP的帮忙呀!

      文儿写到现在了,心心能求哪位大大写个长评不?这可是心这边第一个长评呦~

      PS:这章可是心无数挖坑的地方唯一更新滴哦~
      谢谢JJ诸位大大的支持与厚爱啦~
      心会努力写,月底左右吧,应该就没那么忙了,就可以快快更新鸟~

      ----------------------------------------------
      心心的历史课:
      太医院和御医:太医院为五品衙门。医务人员都有相应的职位,堂官称为院使,相当于院长,为五品官,副职称为左院判,官居六品,所属官员有御医,官居八品。雍正七年(1729)规定:御医均受正七品,许用六品冠带。还有吏目、医士、医生等,这些人员享受从九品的待遇,一般通称御医(又称太医),各医官的品级,历朝稍有变动。历朝御医人数,略有增减。太医院的御医,来自全国各地,从各省民间医生以及举人、贡生等有职衔的人中,挑选精通医理,情愿为宫中效力的人,量材录用。如在康熙年间,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就曾担任太医院吏目一职。此外,太医院还设有教习厅,培养医务人材,由御医、吏目充当教习。学习的内容有《类经注释》、《本草纲目》、《伤寒内经》、《脉诀》等专业知识,经过六年寒暑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为医士或医生。
      太医院按医术分类设科,清朝初年为十一科,康熙朝和并为九科,分别是: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同治、光绪时期,又合并为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五科。各科都有专科医生。
      太医院御医,日常在紫禁城内东墙下的待诊处轮流值班,随时听候太监的召唤,为皇帝、妃嫔看病、配药,同时,也担负一些其他与宫廷有关的医疗事务。这是其主要职责。此外,太医院还承担王公、公主、驸马以及文武大臣等的医疗服务,这些人遇有疾病,太医院奉旨派医官前往,并将治疗经过向皇帝奏报。在外地的公主、驸马及台吉大臣有病,也得奉旨携带药品前往诊视。军营、文武会试,就连刑部大牢囚犯得病太医院也要派人前往应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