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斗宝 ...

  •   璎珞刚要迈脚进府,肩膀上就被人重重的拍了一下!
      她生气的转身!
      看到了一张胖乎乎的圆脸。
      “胖子?!”
      璎珞揉揉眼睛!是自己眼花吗?!
      面前的人可不正是强压喜悦的绵忻!
      “惊喜吧?”
      “你——你怎么来了?!”
      “我想你!”绵忻的表白很赤裸。
      璎珞脸一红。
      绵忻注意到她身上的绯色披风。
      边领上镶嵌的狐裘愈发衬托出她的眉目如画。
      “相处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你女儿家的打扮。”
      璎珞略一侧头,调皮的皱皱鼻子,“美吗?”
      “美!”
      四目相交,其间浓浓的情意仿佛可以把雪融化……
      “受不了啦!我要吐了!”
      身后传来夸张的呕吐声音唤回了他们。
      绵忻侧身让出身后的人。
      “哥哥?!”
      璎珞的声音惊动了已经进府的家眷。
      瑞衡见是绵忻,忙率着家人迎出来。
      明俊眼快,插到绵忻与璎珞之间。
      “臣妇参见瑞王爷。”
      “夫人请起。”绵忻装摸做样的端起王爷架势,亲自去扶。
      瑞衡仿佛从三人的表情中看出了什么,“不知王爷会来,家夫外出未归,王爷先到府里休息吧。”
      几个侧室忙不迭的吩咐家仆开了正厅,让绵忻做了上座。
      细问之下才知道,当今皇帝初登基,借着过年的机会笼络驻防在外的臣子,特赏赐大内供佛的腊八粥。
      绵忻趁机讨要了苏州的差事,明俊亦是随行。
      璎珞细看那供在桌上的五彩实花描金粥罐,不明白为什么千里迢迢的就只送罐腊八粥。
      难道里面另有玄机?
      她打开罐盖,确定只是普通的腊八粥,只在绷紧的表面上用山楂、龙眼干、松子瓜仁之类的干果撒了幅鳞翼宛然的龙的图案。
      “这与普通的粥没区别啊?用得着千里迢迢的特意跑一趟吗?”
      明俊解释道:“赏赐腊八粥与赏黄马褂、双眼花翎是同等的殊荣特沛。”
      绵忻也说道:“这粥罐还是先皇在世的时候命官窑烧制的,外间传说用这个粥罐盛放的粥能保存一月而不坏。”
      “这么神奇?”
      瑞衡虽意外明俊的受重视,却也是慈母情怀,深感欣慰。
      得到消息的颐龄很快赶了回来,吩咐着设宴,又要府中的凤魁班开戏。
      凤魁班是江南最为出名的戏班,班主何在魁反串的青衣更是形神俱佳。
      颐龄对待绵忻的态度相当随意,不知道是因关系亲厚还是因为绵忻的无权无势。
      璎珞早发现了颐龄带回府后就一直没放下过的精巧盒子,“阿玛,是什么好东西啊?可不可以让我看看?”
      颐龄面有得色,似乎早存了炫耀之心,只等女儿这句恳求。
      他把盒子打开,里面只是块鸽子蛋般大小的海蓝色石头。
      璎珞失望,“阿玛爱不释手的只是块石头哦~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
      颐龄笑女儿的见识浅薄,“这可是件不可多得的宝贝!”
      他小心翼翼地把石头放入面前斟满酒的酒杯中,透明的酒色映着石头的湛蓝,仿佛有宝石的异彩在杯中流动。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颐龄把那杯酒递给绵忻,“请瑞王爷尝尝,看与之前的有无不同。”
      “不要喝!”璎珞急急阻止,“泡过石头的酒,脏死了!”
      颐龄但笑不语,绵忻递给璎珞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举杯浅饮,“入口绵软了许多,而且味道也比之前醇香……”
      他似乎洞悉石头的奇异之处。
      璎珞好奇,“怎么它不是块普通的石头吗?阿玛,快告诉我是什么好宝贝嘛!”
      颐龄夸耀道:“哪儿是什么石头啊?这是块宝石!”
      “宝石?”璎珞扣了酒杯,把那海蓝石头拿出来看,怎么看也看不出稀奇之处。
      绵忻接口道:“小王曾经在书上看到一则奇趣之事,说在连绵的昆仑山脉最高的雪峰中,藏有一种神奇的宝石,名为美酒玉,能除去酒的苦辣味道。如若小王猜的不错的话,大人您这块海蓝宝石,应该就是美酒玉了。”
      颐龄大有知己之叹,“哈哈,还是瑞王爷识货!这可是老夫费劲心机才淘换过来的。”
      一块普通的石头都有这么大的来头?古代的宝贝真多哦!不知道放在潘家园古玩交易市场的话能卖多少钱?璎珞正胡思乱想着,手中美酒玉已经被阿玛颐龄收回,悉心放入锦盒收好。
      “京中亲贵都好古玩,江南富饶,博古之风更甚。”
      “想来瑞王爷也是同好之人,可有什么宝物让下官开开眼界?”
      绵忻从随身锦囊中摸出一枚虎牙形状的东西,惹得颐龄如遇神明般捧出双手去接,他的双手甚至在颤抖。
      “这、这是辟水犀呀!”颐龄的眼睛瞪得好大,眨也不眨,“置于海中,水为之开;置于雾中,雾避而不湿犀。”
      绵忻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都说波斯胡人善辨异宝,颐龄大人也不虞多让。”
      “世间真有如此宝物?!老夫今天可算开了眼界。”颐龄进言道:“初五日,有场斗宝小聚,不知瑞王爷有没有兴趣?”
      “这……”
      “此届有瑞王爷的辟水犀一出,怕是无出其右者。”
      “不瞒大人,此乃宫中珍藏的宝物,小王也是不得以才向皇上商借的。”
      璎珞看出绵忻的为难,把阿玛手中的辟水犀抢了来还到绵忻手中,“既然是宫中藏宝,一定要收好,丢了可不得了!”
      绵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璎珞才不管阿玛颐龄的吹胡子瞪眼,借着请教的由头把绵忻带到哥哥明俊所坐的桌子。
      明俊笑道:“早告诉你千万别跟我阿玛谈什么宝物,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璎珞奇道:“辟水犀又有什么奇异之处呀?”
      绵忻耐心解释道:“是犀牛的角,犀牛头上有两只角。一只较大,长在额上叫‘兕犀’;一只较小,长在鼻上,叫‘胡帽犀’;还有一种叫做“堕罗犀”的,是犀角中最大的一种,一只就有七八斤重。”
      璎珞咋舌不已,“天娘哦~光犀牛角就有这么多的讲究?!”
      “只有鉴赏、收藏的大家才会分得这么细,一般人都不知道的。”
      “还有什么‘骇鸡犀’、‘辟尘犀’的”明俊感叹,“天家富贵!我一直都认为这些宝物是神话传说中才有的。”
      “哥哥说的又是什么?”
      “‘骇鸡犀’是群鸡见了惊散而逃,用‘辟尘犀’做的梳子、发簪,可以灰尘不染。”
      “那‘辟水犀’真的可以分水断海吗?”
      “也没那么神奇。”
      “你向皇上借它做什么?”
      “保密。”
      “嘁,谁稀罕!”
      完美的接待在最后出了小小的纰漏。
      也许是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扮了王母唱赐福戏的何在魁竟晕倒在台上。
      这在新年是最忌讳的。
      更何况如今还当着瑞王爷的面!
      颐龄怒道:“这是成心触我的霉头啊!来人!把他们全给我拿下,等节过了再压到衙门治罪!”
      戏班众人感觉到大祸临头,也顾不得去看晕倒在地的班主,跪成一片,扣头不已。
      璎珞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
      回到清朝,偶然间听到何在魁反串的昆曲,痴迷不已,缠着额娘把凤魁班请到府里,许了何在魁教自己吟歌吊嗓。
      现在能唱得有些神韵,早把这何在魁当成了师傅敬重。
      眼见阿玛要治他的罪,如何不急啊!
      平民百姓的悲哀在于此,戏子的名气再大,也是下九流。命如草芥,稍出点纰漏就是大罪。
      璎珞担忧的望着绵忻。
      他仿佛看懂了她的不忍与请求,出声阻止了颐龄的问罪。
      “大年下的,原该喜庆祥和。将军就给本王个薄面,饶了他们吧。”
      戏班诸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何在魁也已经被掐了人中弄醒,感恩带德的长跪不起。
      绵忻起身走上了戏台,“在京城就对何老板的大名有所耳闻,今日一听,如沐春风。”
      严寒天气,何庆魁却是冷汗淋漓,“多谢王爷赦罪。”
      “是本王突然到来辛苦了大家。来人啊,拿五十两银子给何老板压惊。”
      戏班中人都愣住了!
      能不受牢狱之苦就是万幸了,哪儿还敢奢求赏钱?!
      绵忻亲自把银子放到何庆魁手中,“本王也是个票友,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何老板到京城发展的时候,能来我府里唱出堂会。”
      “一定,一定!小的遵命。”
      他盯着绵忻,仿佛要把这份知遇之恩,铭记于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