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开始的结束 ...

  •   刘备就站在草庐后的院子里,不但能听见屋内的一言一语,甚至能透过狭小的窗户看见相对而坐的两人袖口的细节和面上的表情。他在想如果屋内的两人如果侧过头来,是不是也能看到堂而皇之偷听的自己?但两人都不往他的方向看上一眼。身长八尺的诸葛亮修长英隽仿佛参天的松树,但在明明矮了他半个头的荀攸对面坐着却显得没有如此高大。诸葛亮毕恭毕敬,而荀攸则是面无表情,只语气比方才与刘备对话时更随和些。初始诸葛亮只是专心地向荀攸请教天下大事,但只字未提刘备来访的事情,刘备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那在先生看来,”诸葛亮倒茶的时候问道,“洛阳朝廷是否已经大局在握,是否天下将安?”

      荀攸淡淡应道,“还差一点。”

      “一点?”

      “还差最后的对决,”荀攸啜了一口茶,“一山不容二虎,一座洛阳皇城也容不下两位雄主。至于这对决是‘一点’还是再见十数年的战乱,我也无法预见;世事难料。”

      荀攸向来能将天崩地裂的惊人语说得就好像评论天气一般,莫说诸葛亮只是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便是窗外的刘备也只是默默站着。若是旁人与他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当今之势离天下太平只差他和曹操的对决他多半会截然大怒,怎么也得沉下脸来摔点手边的东西,但这一刻听荀攸如此言论他倒不感到气愤,只是有些茫然。

      年轻的诸葛亮思考了片刻,却问,“毕竟汉皇尚在洛阳城中。陛下便是不能主宰朝政,名器尚存。而曹刘两位将军多年并肩作战,同为栋梁,也正是有他们两人的谋臣虎将民望人脉并在一处,这才能一举扫平中原诸侯,还政洛阳。若他们公然在陛下眼皮底下再起风波,只怕两人的声望都要一落千丈。他们当真会这般铤而走险?”

      “霍子孟与上官少叔同为武帝托孤老臣,在一片清平之中尚且不能同朝辅政,何况今下大乱方过、人心溃散的世态。曹孟德爱才而多疑,刘玄德仁儒却不以人臣自居,两人又皆是马上功臣,权势相当,如何能长久地并肩共进。”荀攸又端起了茶杯,这次沉静了许久才若有所指地说,“而你,孔明,就算有心出仕也不妨再等上些时日。何必掺入这必然的党争做许多违心事,便是能选中胜者到最后怕也是身心皆疲,这不符孔明本性。待曹刘二人的争端有了结果,大势已定,方是孔明一展才华之时。”

      “这便是先生拒不出仕的理由?”诸葛亮微微笑着望着师长,“只不过,待得真正天下安定那一刻,届时先生是出仕还是接着隐于山中?”

      “并不是我有心出仕洛阳便有一席之地等着我。若是文若……”

      荀攸没有把这句话说完,然而眉头终于微微蹙起,在长久没有表情的面庞上印下淡淡的阴影。诸葛亮便道, “先生才名远播,无论文若先生是不是尚书令,洛阳都必然会有先生的一席之地。”

      “容不下文若的人又怎会再来隆中,我又怎会随他出山。天下若定,文若但在,尚可言。”

      “所以,” 就是到了这一刻诸葛亮也没有转开话题,仍然是不温不火地又说了一句,“先生早就打定了主意终老山中,是么?”

      荀攸一时间没有说话,仿佛一尊塑像一动不动地坐着,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诸葛亮恭恭敬敬地为他满上茶杯,也不催促他,只是径自等着他开口。也不知过了多久,荀攸缓缓开口道,“合曹刘之心性才略,无疑是当世雄主。自董卓之乱以来群雄四起,但并没有堪比曹刘之人,若要与合二为一的曹刘相比,更是米粒之珠与日月争辉。他二人分头行事,各自经营,但又能联通共计,于是短短数年便能将十分天下扫平八分。但他们终究是两个人。待天下安定,再没有外忧内患,这两人在几件事上能达成共识,若起争执又如何能平息?而文若,他待人接物温良恭谦,却终究是个极其自傲的人,定要为不可为之事。他自以为可周旋朝中两帮势力,可以平息曹刘两人的争端,在夹缝中为汉皇求长远。既然他存了这番心思,有哪个雄主能容得下他?待争端开始文若又如何自保?我已经离开了世间纷争,何必再回到局中看文若必然的结局?”他端起茶杯又是抿了一口,然后眼神锐利地望着诸葛亮,“这番解说可够详尽了?”

      诸葛亮颔首礼道,“多谢先生。只是,先生,若是左将军,定能容得下令君。”

      “难怪你明明知道这些道理却逼着我为他解惑。孔明啊,如果你当真选中了刘玄德,为何不去洛阳?”

      “我并没有选中左将军,亦在此观望京城局势。只是看先生的神色,似乎言下之意选择刘左将军是错误的?”

      “论战场纵横,阴谋阳谋,刘玄德还是要差曹将军一程,刘玄德有人主之心,但只有曹孟德有人主之毅,”荀攸叹道,“若非宽容清尚之辈如何能投效?然宽容清尚之辈如何能平定王霸四起的天下?Ay, therein lies the rub.”

      诸葛亮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困扰荀攸的两难。他微微一笑,平和地说道,“若是曹刘二人从一开始便是各自为营,对先生来说会不会简单许多?”

      “不错,”荀攸缓缓说道,“哪怕便是文若,所择所从亦会不同,孔明也不会心向往之却在山间徘徊。”

      刘备觉得自己应该差不多听明白了。他考虑着是不是应该等诸葛亮告辞出来再上前询问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最后他想,算了。他既然已经选择了脚下这条路,无疑会错过其他某些人或事。于是他转身,一个人沿着山路渐渐远去。他好像也没有走多远,突地就看见诸葛亮坐在小径边的一块巨石上。

      年轻人漫声吟道,“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刘备又是愣了,问道,“孔明这是何意?”

      诸葛亮站起身来缓缓走近,笑盈盈地说,“我还以为,左将军会等我出来再向我请教天下大事,不想就这么不告而别。这下一步棋,左将军可想好了?”他小小年龄说着这般大话,却又如此自然,竟不让人觉得他骄傲无度。

      刘备摇头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我与孟德兄在朝中本没有什么对手,诸事皆和睦,其实也不必杞人忧天。”

      “看来是想要将这条路走到尽头,左将军果然有非人之勇。”

      刘备这个时候却忍不住又问道,“孔明当真不和我一起回洛阳么?”

      年轻的诸葛亮摇头,“但看左将军走过的这条路,还有当今天下局势,纵有三顾之诚,我也是不能出山的。”

      刘备叹了一口气,问,“你果然要按照荀先生所说,就等着天下安定的最后一步?”

      “既然看清了,自然不会此时置身期间。先生已经决心终老山中,我或许只是会等到再久些,等到曹刘二人皆为前朝史话,”他顿了一顿,却又是笑着唤了一声,“主公!亮在此遥祝主公诸事顺心。”

      刘备抬手,“托孔明吉言。”

      ——这就是真正的结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