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

  •   第十七回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天伦乐恃才逞辞藻

      话说秋尽冬来,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除了宝玉青岩个别没心没肺的,上下通不曾睡。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帷幔挡严。
      青岩立在前头。满贾府里,除了贾赦、贾珍、贾政等人外,官爵高的就属他了。贾蓉捐的是个五品龙禁尉,贾琏身上捐的是个同知。因此青岩立在靠前的位置,视野敞亮。
      一抬头,猛见屋檐缺处,一片残阳,熔金流火,煞是鲜艳明丽。青岩心中猛然一动,面上却不肯露出,仍是不动声色。夕阳无限好,黄昏,却慢慢近了。

      一时天色渐黑,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青岩瞅着一担一担的蜡烛,看的心惊肉跳。须知那个年代蜡烛可不是柴火,能这么糟蹋的!
      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
      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各色仪仗执事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
      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 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现代社会,最豪华的排场也不过如此了。如果腹中墨水稍多,也应提笔记下,又转念一想,自己怕是回去无望了,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继续看着的为是。
      想当年,自己在大荒山里,青埂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亏得一日地震,落入扭曲时空,脱得石头本壳,体验人世悲喜炎凉。
      想至此处,青岩大惊。这莫非是自己的思绪不成?可是那大荒山,青埂峰,分明是宝玉哪顽石的去处,与自己何干?地震又是何事?一时光顾着看各处景致,却把心里所疑忘了个八九不离十。

      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蜡烛灯盏,光华通明,简直堪比后世电灯。
      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至贾母正室,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见了黛玉,果然与众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忽想起黛玉的双生弟弟和宝玉,因是外男不得擅入,于是忙命请来。见青岩与黛玉一起,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俱是超逸俊秀,看的人欢喜。一时宝玉也来了,国礼行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女儿回家,原应和和乐乐,可上至贾妃,下至贾母王夫人,俱是垂泪呜咽。
      皇宫,当真如元春姐姐所说,是个不得见人的去处,更是个见不得人的去处罢。
      看着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贾政含泪跪启,说什么“臣,草莽寒门”,什么“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等语。
      虽是皇家规矩,可青岩听了,却是说不出的愤懑。他低垂着头,在众人相对垂泪之时,思虑万千。可想来想去,终是为宝玉觉得难受。
      ——贾政非打即骂,王夫人只关心他饮食起居,这便是“父母之情”;贾珍与尤氏,贾蓉与秦氏,表面是相敬如宾,背地里偷鸡戏狗,这就是所谓的“夫妇之爱”;元春回家,身为祖母的贾母和身为母亲的王夫人,都要跪下行礼,甚至跟父亲说话还要“隔珠帘”,这便是传说中的“君臣之义”……
      这便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丑陋最肮脏的一面!难怪最后宝玉抗争不能,要远远地逃开,彻底与这个无可挽救的世界一刀两断。青岩一时间五内如沸,想起这些年为了姐姐而打拼的日子,遭过多少白眼,多少不解,多少嘲弄,巴结过多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多少人低过头,方练得心如硬铁,金刚不坏。
      贾府的命运,就是这个时代的命运。表面上看着风光无限,暗地里在腐朽垮塌。正如一面织锦,正面金线银绣,文采辉煌,背面却慢慢烂掉了。
      贾府如此,这个时代何尝不是如此?十八世纪,欧美诸国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还在农耕社会的老路上踟蹰不前。不过还好这不是清代,皇帝不是乾隆,暂且还没弄出个“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大炮之类的武器也未曾被废弃反而有改良……青岩拼命寻出光明面来安慰自己。

      注: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清朝时,尤其是康乾以后,火药等武器基本废弃了。鸦片战争时,沿海“只捡的数尊”,还是“前明遗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