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北宋熙宁五年的腊月格外寒冷,连着几场雪下来,便越发冷了,仿佛吹出一口气,也能立即结出冰来。

      然而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决定,来年开春,三月份便在汴京举行会试,这可苦了天下的士子们,连年都不得在家安生过,便得冒着严寒,进京赶考。

      但能进京参加这会试的人究竟不多,是以众位士子们虽有衣不蔽体者,亦甘冒这寒风砭骨之痛,说起来更是与有荣焉,能进京赶考,便算再冷,也是不枉了。更有人自视颇高: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便是这个道理。

      这日黄昏,被严冬侵蚀的太阳已变得惨淡,将要坠下去了。然而离汴京不远的一处山里,却还有两个行色匆匆的旅人,像无巢的晚鸦,仓皇而慌乱。

      “小福,你……确定此路无错?”说话的是一位约莫十八九岁的年轻相公,一袭深蓝色棉衣已显陈旧,头上戴顶蓝色儒巾,背上负着个书箧,五官清秀,眉目俊挺,只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他的鼻尖竟渗出汗来。

      “这个……应该没错呀……”叫做“小福”的书僮脸上现出慌乱之色,不住左顾右盼。他背上负着个更大的书箧,手里还拎着硕大的行囊,但脸不红气不喘,走路比那少年公子轻快多了,显是会武。

      “该是不错的……”小福边走边四下张望,却依旧只见雪野茫茫,一丝人烟也无,“该死……那卖烧饼的骗我!”他终于放弃寻路,一脸丧气地站下。

      那少年书生瞪了他一眼,摇头晃脑吟道:“韩子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你又怎知那卖烧饼的骗你了?我瞧那老者甚为睿智,所谓老马识途者,是也。定是你自己找错了路,又怨怪旁人……”

      小福在旁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听完公子爷训话,恭恭敬敬一揖,道:“是,公子爷说的是。我们……确是迷路了。”

      书生神色一僵,嘴巴慢慢合上,面色凝重,半晌,才幽幽地道:“那……可怎生是好?”

      小福哑然,什么主意也没有。

      主仆两人便这样默然而立,一时间谁也拿不出主张。

      太阳终于完全落下了,傍晚的山林更加寒冷,连乌鸦夜枭啼鸣都不闻一声,寂静得可怕。

      书生忍不住靠近了小福,忧道:“小福,如此可不好,万一有强人拦道,可如何是好?”说着又将脖子往棉衣里缩了缩,好冷啊,这天!

      小福皱眉不答,不断环视四周,忽的眼睛一亮,拽着书生便叫道:“公子,公子爷快看,有人家啊!”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有一簇金黄色的灯光,在暗处闪耀着,对于冻馁交加的旅人来说,直如雪中送炭一般。

      主仆两人又惊又喜,对视一眼,便快步朝那灯光走去,心里转的是同一个念头:这回可别再迷路了。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主仆两人这回没再迷路,准确无误地走到了那人家的大门前。

      “木……叶……山……庄。”小福仰着头,眼睛发酸地仰望巨大的匾额。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大户人家,光看这七排铜钉的朱色大门,便足有他们家房子那般大了,里边……还不知是怎生光景?

      “帝子降兮北渚,木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书生诗兴大发,摇头吟将起来,闭目陶醉,“妙哇,妙哉,果然广厦!”

      小福看了公子一眼,挑挑眉毛,默默行至门前,抓起门环便叩。

      半晌,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自小门洞中探出,狐疑地打量主仆二人,道:“什么事儿?”

      书生上前彬彬有礼地一揖,道:“晚生乃进京赶考的书生,无奈行至这深山中,迷失路途,天色将晚,不知可否借贵宝地歇息一宿?晚生不胜感激。”小福也道:“还请老人家通融则个。”

      那老者见他二人文质彬彬,面貌端秀,脸上神情也缓和了许多,点头道:“那你们先等会儿。”又从门洞中递了两盏热茶来道:“不是什么好茶,大冷天儿的,喝了先暖暖身子吧。”

      主仆俩接了,抿了一口,茶质虽粗砺,但确有一股暖意直升心脾,遍体舒泰,遂又没口子称赞主人家心善,连个看门的老家仆都这般热心肠。

      隔了不一会儿,那老者回来了,开了边门将二人迎进来,笑道:“老爷允了,公子爷这边来。”

      主仆俩跟着那老者行进内院,但见这宅院实是宽阔广大,房屋精舍一进连着一进,时而可见假山怪石,花木扶疏,随时值隆冬,但各种树木枝条上覆满未化的白雪,结了晶莹的冰凌,直如琼枝玉树、冰苞雪蕊般玲珑可爱,院内处处景致宜人,独具匠心,可见主人胸中丘壑。

      渐行至正厅,那老家人笑道:“老爷与夫人素喜读书人,欲与公子一道用晚膳,公子里边请。”说着微一躬身,在一旁立定。

      书生心中感激,向老家人道了谢,带着小福走了进去。

      厅里一张八仙桌旁,已坐了一对男女,见书生走进,便站起了身,男主人抱拳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书生见这男主人疏朗豪爽,心中便放松了些,却仍是依足礼数,恭敬一揖道:“晚生杨赭,表字子颜,雪夜叨扰主人,实为不安。”

      那男主人哈哈一笑,道:“我叫木绪,字行云,杨兄忒也客气了。”这木绪外貌端正,一张国字脸,言谈间彰显豪迈之气,实为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令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这是内子。”木绪指了指身边少妇。

      那少妇二十七八岁年纪,一张鹅蛋脸,柳叶眉,杏核眼,虽非十足的美人,却自有温柔的气质流露出来。她盈盈一礼,笑道:“小妇人叶氏,杨相公不必客气。”

      杨赭又是一番见礼,这才随夫妇二人入了席,坐定。

      木绪吩咐身旁小厮:“深之,上席吧。”那小厮面目英俊,透着股子伶俐之气,应了一声,跑去吩咐了。

      木绪对杨赭笑道:“我的家仆,跟我几年了,倒也晓事儿。”

      杨赭赞道:“‘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知几也。’果然宰相家人七品官,便是家仆之名,亦是文雅若此。”木绪一笑,连称不敢。

      不多时,酒菜流水价而上,菜肴精致,美酒如玉,杨赭也渐渐放开了,不再拘谨,席间与木绪畅谈经论诗赋,发现此人虽外表粗豪,但于文之一道却也有不凡的造诣,连那叶氏也是举止文雅,吐属不凡,不由更为心折。

      用膳用了一个时辰,直到叶氏推说自己不胜酒力,才被木绪扶住回房歇息去了。这一席,可谓宾主尽欢。

      木绪吩咐老木头——那看门的老家人——带杨氏主仆去东厢歇息。三人渐行渐觉幽香浓郁,沁人心脾,转过拐角,便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却原来那庭院之中,错落有致地种植了许多梅树,有些已盛放,有些却仍含苞未吐,红的刺梅,黄的腊梅,白的雪梅,甚至还有极为罕见名贵的绿色萼梅,在淡淡冬月映照下,直如一片香雪海般明丽动人。

      杨氏主仆不觉看呆了,老木头颇有些自豪地道:“我们木叶山庄的这片梅园,那在方圆几十里都是别无二家的——公子爷好福气,东厢便在这梅园左近。”

      杨赭心下喜悦,连连谢过主人厚意,这才辞了老木头,带杨福进了房。这主仆两人也确是累了,杨赭也无心温书,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即睡了。

      睡至中夜,杨赭忽地醒来,只觉口干舌燥,起身倒了杯凉茶喝了,想起梅园美景,不觉睡意渐消,穿好了衣服,也未去叫杨福,便只身信步行往梅园。

      月已至中天,,梅园一片馥郁,杨赭只觉一阵心旷神怡,不觉诗兴大发,正欲朗声吟诵一阕,却忽闻那边厢有人声渐近,只得吐吐舌头,闭住了嘴,心下颇为扫兴。

      那人声渐行渐近,听出是个年轻少女的声音:“夫人,好晚了,又恁冷,回去吧。”

      那夫人“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却正是那叶氏夫人叶泠灵。

      “夫人……”少女迟疑一下,接着说道:“奴婢知道您心里气不过……可陶夫人终究是二夫人,再怎么折腾,也爬不到您头上,您又何必……”

      叶泠灵重重怒哼了一声,道:“陶韵菲那个贱人!老爷……哼,老爷便是人前人后两个样子,才离开那杨相公,便抛下我去寻那狐媚子,你教我如何咽下这口气?”

      少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细声细气地道:“其实……陶夫人也怪可怜的,二少爷他……”叶泠灵冷笑道:“呵,你说木皓?哼,木皓……皓儿,倒是她亲儿子啊!”

      少女察觉夫人怒气,似是吓住了,好半晌才答道:“夫人也别气了,方才小棒哥走时不是说……”

      “住口!”少女话未说完,便被叶泠灵怒声打断,“贱婢,胆子不小,竟敢在外面提他?”

      只听“扑通”一声,却是那少女双膝跪地,却听她战战兢兢道:“奴婢……奴婢无心之过,夫人息怒啊!”语音发颤,显是怕得紧了,也不知叶泠灵平日用何等严酷手段整治过她。

      良久,叶泠灵似是消了些气,声音和缓了些,道:“算了,起来吧。”顿了顿,又道:“挽芳,教给你多少次了,怎还是这般不懂事。”

      名叫“挽芳”的少女唯唯诺诺应了,沉默半晌,道:“夫人,还是回去吧,大少爷和小姐怕要……”叶泠灵又是一声冷笑,道:“‘小姐’?你对皎儿倒很关心呐。”那挽芳似又被吓住了,又想跪下,却听叶泠灵道:“走吧。”只听脚步簌簌,二人渐渐远去。

      杨赭在旁听了半日,心下只觉怎的到处都有这等乌七八糟之事,对木氏夫妇的好感登时减了不少,又觉困意袭来,方缓步踱回房睡觉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