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倭患的成因。
“倭”一般就是指日本人,但这样的定义用在明代的倭寇身上是不合适的。据《明史 日本传》记载,明代所谓的倭寇中,真正的日本人估计不超过十之二三,其余十之七八都是中国人,特别是闽浙一带的海盗,往往打扮成倭人的样子来冒充。所以倭寇一词是对在中国与朝鲜沿海进行走私与劫掠的日本人的统称。如果倭寇中只有日本人的话,实际上是不足为患的,因为人地生疏,对明军的布防又不明虚实,但一旦有中国人参与其中,形势就完全改变。行劫江湖的中国海盗与日本倭寇勾结,并 为之向导,联合向明朝沿海地区频频进犯,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海患”。他们所到之处,焚烧民舍,掳掠财物,北起辽东半岛,山东,南抵福建。浙江。广东,“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中国人参与倭寇队伍烧杀抢掠,与明朝的海禁政策有直接关系。大批在海岛上的居民被迫迁回内地,政府又禁止沿海居民与外人做生意,这样导致了大量沿海居民生计困难,铤而走险做起了中日间的走私贸易工作。为抗拒明政府的稽查,同时应付走私集团之间的争斗和兼并,不得不自组帮派,自行武装。当时中国沿海武备日益废驰,当他们偶尔发现抢劫的利益竟然比走私还丰厚时,这类行为便越来越普遍,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缠绵百年的倭寇之患。
太师、太傅与太保
前面五章中陆续出现了“太保”、“太师”“太傅”等封衔,略作解释。
据《明史-志第四十九》中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隶属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隶属从一品。无定员,无专授。
明初设公孤之位,委重臣协理天子、平衡阴阳,责权重大。宣宗朝后,公孤皆成为虚衔,仅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之用,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胡萝卜政策。纵观明朝二百七十年,几乎没有文臣生前能够得到加封三公的荣誉,只有死后追赠。嘉靖二年曾下旨加封大学士杨廷和为太傅,杨坚辞不受。唯一的异数是万历朝的张居正,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但张居正在生封太师九天后,即溘然长逝。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此六衔初设,原意为辅导太子道德、规悔太子过失的目的。自成祖之后,终明一世,皆为虚衔,与太子再无半分瓜葛。
因此文中严嵩的太师、徐阶的太傅以及赵文华的少保,皆为太子太师、太傅、少保,与三公无关。
注一:东楼为严世藩的号。
注二:青词就是祈祷时用来拍神仙马屁的骈文,以朱砂写在青藤纸上,因此得名。夏言、严嵩、徐阶等人起家,皆是靠出色的青词先讨得嘉靖的欢心,才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