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徐文长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历来被世人称道;他的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被评价在同代书法名家王雅宜、文征明之上;他的杂剧《四声猿》曾得到汤显祖等人的称赞,在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后世他的拥趸者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青藤门下走狗”的郑板桥,“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的齐白石。
但徐文长作为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对当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徐文长最后的结局凄凉无比。晚年时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时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也许只有悲剧的一生才能造就艺术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