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与东西厂
提起明朝的锦衣卫与东西厂,几乎是臭名昭著。但很多人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都不太清楚,在很多小说、电视剧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幕后黑手、特务组织胡乱引用。。其实东厂和锦衣卫有很大区别,而西厂前后只存在了不到十年。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总管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等同于清朝的大内侍卫。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相当于皇家私人警察。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任务时,被称为“缇骑”。
东厂的发明者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政权,朱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侦缉机构,由内廷宦官执掌,由于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因此被命名为东厂。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建厂之初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由于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而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因此东厂的地位后来居上。与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建立。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其首领汪直为了争夺权势,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其时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并存,刘瑾倒台后,西厂和内行厂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