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宫城闭 ...
-
第七章宫城闭
初夏时分,午荫嘉树清圆,成都得贤门外的山道中少有人迹,偶尔听得几下雏莺“呖呖”之声,旋而又归入一派静谧。这时林子深处飞奔出一簇人马,往城门方向赶路,每一匹都是高头大马,雄壮矫健,骏马嘶风。为首一位三旬开外的汉子,身材甚是魁梧,鼻正口方,阔眉星目,他身着寻常青衣布袍,然纵马疾驰之间,流露出的气概极有威势。他身后紧跟着一骑白马,鞍上坐着位身穿锦袍的年轻男子,背负雕弓,英姿不凡。其余八骑伴当鞍边栓系着飞禽走兽,看情形这次是满载而归。
“大哥射山鸡那一箭,当真漂亮,一箭穿孔,我上趋一看那支箭紧紧插在山壁里,好家伙,这得多大劲儿,跟飞将军比肩了,‘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年轻男子大笑道。
那几名伴当都是质朴汉子,当下高擎猎物过头,齐声发出吼叫以示威武。
“这一趟连只野猪都不曾打到,二弟还有兴致夸嘴,叫人听了笑话。”那汉子颇有几分惋惜:“若非天气炎热,进山再深些,就打得到苍鹰了。”
年轻男子见那汉子坐骑神骏,有意与之一较骑术,双腿使力一夹,白马四蹄腾空,撒欢似的抢前而去。那汉子余光里早瞥见,一紧缰绳纵马追赶,只听耳边“哈哈”一声,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大哥骑术果然高妙,小弟甘拜下风。”年轻男子笑道。
“二弟这些年虽然在宫里不得自由,骑术倒也进步不少。”那汉子原来就是皇帝的义子,中书令王宗佶,他与遂王宗懿向来交好,便如亲兄弟般友爱,算起来,他还是宗懿弓马骑射的启蒙师傅呢。
夏日午间甚是炎热,两人这番驰骋,少不了口干舌燥,抬眼见前方岔口一帘茶幌,众人翻身下马。这茶寮是个三面临风的竹亭子,山中多的是竹子,茶寮之中便只放着几样简单的竹器,简陋之中透着几分朴素之意,却也不俗。王宗佶素来不拘小节,大喇喇地坐下,一阵清风拂面,耳闻得万壑松涛,无比的惬意。
只是半晌无人来上茶,里屋倒有呜咽之声断断续续传出来,王宗佶示意伴当去查看个究竟,不多会子,伴当带了一个老儿,一名老媪出来。那老夫妇见这等阵势,知是都中出行的贵人,二人早已叩拜下去。
“你这店家好不晓事,不来与我上茶倒啼哭不已,遮莫怕我欠你茶钱?” 王宗佶怒道。
“大人休恼,小老儿与内人思想到自家苦楚,哭得忘形,不曾看见大人。”那老儿低头匍匐着禀告,形容煞是可怜。
“店家如此哀苦作甚?” 王宗佶倒生了怜悯之意。
“小老儿姓桑,乃是长安人氏,数十年前全家避难进川,与一双儿女途中失散,只得同内人在这成都郊外开一间茶肆谋生,只道是全家再无团圆之日,那曾想上月初五道上来一位客商,恰是长安旧日乡邻,言称小老儿的一双儿女榆郎和柘娘平安在世,现在岐王李茂贞辖下凤州居住。小老儿夫妇当即变卖当尽凑了盘缠去寻子,不料千辛万苦走到蜀陇关隘,岐王与大蜀国交恶,大战在即,大散关已然关闭了,只得折翻。故此啼哭,冲撞了大人,还请原宥些个。”桑老儿拭泪说完.
王宗佶将桑老夫妇搀起,道:“若非听老丈一席话,只道是蜀国太平盛世百姓大可安居乐业了.”他回头目视宗懿道: “厄耐岐王李茂贞这老匹夫,每每生事.”
宗懿皱眉道: “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如今看来各国割据一方,都要为百姓谋幸福,可连年征战,百姓何曾得到半分安逸。”
宗佶道:“二弟太过仁厚,若非征战如何能开疆辟土,保得一方平安,如今之计,倒是要上书陛下早日作好北伐之备,先平李茂贞,径取中原,一统山河,百姓方能安享太平。”
宗懿虽不是十分赞同,一时却也无别的说辞,只在心里暗暗思量。
宗佶略加思索,朝桑老夫妇道:“我身为朝廷命官,既已知晓尔等的苦楚,自当相助与你,但恨无通天彻地的本领,只能管得一分是一分。大散关守将常谦是我旧部,待我修书一封,派人送你们去投他,虽然关隘关闭,但军中必定派细作潜往凤州,或者能由细作悄悄把榆郎柘娘带进关内。定要着落在常将军身上,助你合家团圆。”
这番仗义的话语,听得桑老夫妇喜出望外,二老拾掇了些行李,粗笨家什尽都弃了,随宗佶前往中书令府。宗佶在信中详详细细具道了一番桑老夫妇的情形,差了一名中军护送二老去边关寻亲,先略过不表。
过数日朝会议事,枢密使唐道袭病愈复出,皇帝忽然单单对中书令王宗佶大加赏赐来着,一日之间圣旨三次驾临,前两道圣旨赐以采邑金银,第三道旨意却骈四骊六好不拗口,宗佶是粗豪汉子,尚未听懂意思,内宰却称道喜,方才明白自己已经升任太师,位列三公,这已是大蜀国的最高官衔了。然而升官之后,代表兵权的虎符却得交还朝廷,否则便为逾制.
宗佶胸口如重重一击,朝廷的意图很明显,希望他良田美宅以遗子孙,舞风弄月以终天年。他年仅中年,立志创下英雄事业,自然不甘心中道引退。他府中亦有几员幕僚,御史中丞郑骞同为许州旧人,且足智多谋:“大人不如以退为进。”
宗佶问道:“怎生退法?”
郑骞轻摇羽扇,笑道:“大人只须作出恭顺之态,谨遵旨意,再过一二日,只称旧伤发作索性连朝会也一并不去,再测天意,如今与岐王李茂贞部正成胶着,也许不到一月,朝廷便会起用大人。”
宗佶对此并无把握,但形势所迫姑且静观其变。
五月末,蜀岐战局发生了变化,常谦领部属五千精兵增援岐兵包围的安远军,与安远军内外夹击,小胜岐军。边将正欲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岐王李茂贞却已遣使赴成都求和,言称有子年正韶华,求娶蜀国公主,蜀地富饶,但求赐丝茶布帛,两国愿结永好。
是和是战,使朝廷陷入了两难,军方战将求战心切,况且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因而竭力反对议和。而以枢密使唐道袭为首的朝堂大员,则认为蜀岐多年交战彼此消耗实力,蜀国略占优势的形势下,两国结为秦晋之好,方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