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22,

      也许这是非洲的某个犄角旮旯——我躺在背阴处,枕着自己的手。
      非洲土话种类极多,也许就有这么怪异的字或者只是在这里特别流行了其中某一种。
      世界之大,不用非去考虑神秘学。

      不过这里看到的唯一一个人却是白种人……气候炎热,日照强烈,却有白色原生人种?还是说太平洋或者印度洋的某个岛屿变成了流放地?
      那运垃圾过来成本可高了。

      不管在哪,我都不允许自己一无所知地投入一个世界。

      我反复看过每一个带字的包装很多遍,直到把所有字形都记住,然后再按猜测分类,同语言一组一组对比。
      假设薯片类的上面共通的字是“薯片”、“香脆”、“味”;有相同有不同的是口味前的具体文字,像“烤肉”、“原味”、“香辣”、“乳酪”、“番茄”、“黄瓜”(真高兴它们中的很多都把图片印上去)。
      有相同有不同的还有它们各自的品牌,如果这种文字表音成分多的话,那么薯片品牌发音有一半可能是薯片破碎声音的拟音。
      相对的,面包蛋糕的包装上可能就是“软绵”“香甜”,然后又可能印上“西饼”、“蛋糕”、“面包”之类。
      也可能是一个词表现它们所有。

      有些零食能从包装上看出是什么内容,有些里面的还有点残留物能让我推测。
      膨化食品上可辨识的字跟薯片差不多,饼干只有“香酥”、“夹心”、“苏打”和口味可以猜猜,糖类也就是“甜”、“水果”、“牛奶”之类,火腿(幸运地找到一条完整的)无非是“X肉”。
      现在设计做得越来越好,以为食物都会把样子印在包装上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真怀念从前。

      大多数包装都不知道原本是盛什么的,但只要确定是食品就好,食品上就应该有配料表:“盐”、“糖”天下通用, “香料”和防腐剂必不可少,“含量”或者“重量”也是每一个都该有,零食后面可能还有“XXXX,XXXX,必备佳品”、“请您品尝”之类。
      再具体,就是看具体的东西猜配料了,油面糖肉,奶蛋盐豆,琐碎无比。

      这是第一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