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歪打正着 ...


  •   没过三天,京里的确都传开了靖海侯府的八卦,但是竟然没有御史上折子。

      窦明躲在屋子里深思苦想了一通,终于明白来。

      这严清语连他老爹都不管了,别人谁又会真的上心?而那些个丫鬟更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根本不够档次,不值当的让那些人拿出来当话题。可是……这总不能让窦明也去抢个小姐回来吧?

      抬眼看着这一院子的恶嬷嬷和娇花儿,窦明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

      正在窦明毫无对策的时候,林嬷嬷给窦明送来了一则消息,留下来那五朵娇花儿,竟然有两个是细作……

      晕!

      头晕!

      原来人家已经打入内部了!怪不得这几日都那么安静。

      那日窦明到是没想别的,只是为了眼前清静,让林嬷嬷把那五位弄到了东南角的一个小院子里锁了起来,平日到是不短吃喝,还专门找了个‘贪财’的嬷嬷过去教规矩,没想到做戏也能钓到大鱼。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奇怪,问林嬷嬷道:“那才多大的人啊?记得你说都是十一二岁的丫头,怎么就成细作了?”

      林嬷嬷向来公事公办,一板一眼的道:“两个人都是十二岁,已经细细的观察过了,到不是练家子,看起来很娇弱。不过这几日光是打点贺嬷嬷的银子就超过了五两。”

      被林嬷嬷这么一说,窦明立即提起了精神,“五两银子?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财,有钱财贿赂一个嬷嬷,怎么会沦落到卖身的地步。”

      林嬷嬷也点点头,道:“她们除了贺嬷嬷,平时还能接触到送饭的张婆子。这两个人到没向贺嬷嬷打听什么,而是给了张婆子一两银子,说是让她去给家里报个平安。”

      “报平安?”窦明嘀咕道:“家里都把她们卖了,还要什么平安!”

      “张婆子已经套来了一个地址,在南城。”林嬷嬷事情不做妥帖了,一般是不会说的。

      窦明想了想,这个平安可是一定要好好报的。

      吩咐林嬷嬷在多派去一个‘刻薄’些的嬷嬷,将那两个细作和一个张扬跋扈的分在一个院落,剩下老实的那两个还是在原来的院落,使她们分离开来。

      …… ……

      第二天,张婆子就被领来回话。

      窦明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听着张婆子回话。

      这个张婆子也是那二十个嬷嬷之一,看起来老实木讷的很,实际上身手相当好,还心细如发。那两个细作所说的家都是在南城,离得并不算远。她们也没有捎带什么字条或东西,只是让张婆子带话回去,说她们进了侯府,一切都好。

      好?

      好个圈圈嘞!

      窦明在心里恨恨的鄙视了她们两个一把,被关起来每天学规矩还叫好?

      张婆子说,她打听了,那两户人家都是一年前搬去的。邻里也知道他们家有女儿被人牙子领走了,说是要去大户人家做事。

      表面上看到是不觉得什么,但是这事情并经不起推敲。一年前搬去的,并卖了女儿。他们的女儿是天仙啊?人牙子那么不舍得出手,竟然自己白养了一年?

      在让林嬷嬷一去查人牙陈婆子带来的丫头的来历,到是看出了段瑞。

      同行相忌,这是哪一行都相同的,可是京里有个黄婆子,到是个新鲜人。虽然也是牙行里面的老人儿了,但是就爱东家西家的去喝酒,每每还都是找这些同行的牙婆磨牙打诨、赌牌喝酒。

      据说那日放话到陈婆子那里时,黄婆子她也在,等传话的人走了,黄婆子竟然抱怨起来,说她手里有两个漂亮的丫头,水灵的不得了,本来是有个老爷要买去的养着的,可现在那家的夫人知道了,给她使了绊子,弄得她日子也不好过。

      陈婆子当时听了这话,也不接话。黄婆子求了又求,说让陈婆子带上那两个丫头,要是成了,回来的钱她只要一半。按理,陈婆子是不该接这事情的,可是最近自己的独生子要娶媳妇,也是有事求到了黄婆子。问清楚了两个丫头的来历,知道也是清白人家的,最终只好点点头,第二天领了人过来。

      事情看出了七八成,窦明也不敢再让林嬷嬷去查那个黄婆子了,这个问题一下子又复杂了,想的窦明直流汗。

      最后还是决定,将这个烂摊子丢出去。

      …… ……

      翌日傍晚,宋墨和顾玉来了。

      窦明当然不能把他们弄到后院来,本想趁着天黑,直接换了男装到前面去,可是孙简这厮个头实在是大,那衣服窦明根本不能穿,最后还是弄了身杏儿的衣服换上了。

      到了前面的书房,宋墨、顾玉和装扮成小厮的姐姐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窦明还是第一次进孙简的书房,这书房到真是简单。窦明连屋里的四个墙角都能看到。除了一张写字的书案、几把椅子,这里连个柜子、书架都没有,更不要提装饰的花瓶、摆件。

      林嬷嬷亲自上了茶,然后便退了下去。

      书房的小院落里没人,门口守着两个侍卫,到是说话方便。

      顾玉这厮见到林嬷嬷一走,便上来挖苦窦明:“侯爷威武啊!~我刚才见了,还以为阎王投胎!”

      窦明没好气的瞪了顾玉一眼,要不是这家伙唯恐天下不乱的闹腾,她至于的么!

      刚才来的路上,就有人告诉窦明,顾玉请了‘侯爷’去书房相见。进院的时候还正和赵熊、福三走了个对脸,想也知道顾玉要怎么挖苦她。

      到是姐姐、姐夫不爱胡闹,打断了顾玉的话,问窦明到底有什么事情让赵鹰急急的请他们过来。窦明也先不理顾玉,将这些日子的事情一件件,一条条的说了,将那南城地址和黄婆子的事情也交代了。

      姐姐窦昭到是先琢磨出味道来,说:“这个黄婆子我到是知道,不过没和她打过交道,记得她应该多是走些五六品人家的牙婆。”

      姐姐窦昭在京里多年,又掌着中馈,知道的事情很全面。“如果她不是单纯的牙婆,知道和能办的事情可是不少。”

      被姐姐窦昭这么一说,顾玉到是有些不信,反问道:“一个牙婆而已,至于么?”

      宋墨到是先接口道:“出入官家,知道的辛秘就多,常年走东串西,又不引人注目,传递个消息,打听个消息也都不会让人起疑。”

      顾玉细想想,道:“不如抓来审审?”

      窦明没好气的瞪了顾玉一眼,道:“要是抓来就管用,我早就抓了!”

      “那你说怎么办?”顾玉还就爱抬杠。

      “我知道还用找你们啊!?”窦明真想大巴掌呼上去,道:“你就不能不和我唱反调,况且我也没叫你来,你怎么就那么爱给我姐夫当尾巴!”

      “你说谁是尾巴!?”顾玉一下从椅子上窜起来。

      到是姐姐看不过,道:“好了,先想想对策吧!”

      被姐姐一说,窦明也老实了下来,不过想对策这种事情还就真不是她应该做的,昏昏欲睡的听着他们说了半天,窦明是一点办法都没想出来。

      最后还是姐姐窦昭开恩,让窦明只顾着靖海侯府里面那些个娇花儿就好。

      有了姐姐的话,窦明也是松了口气,心道:终于大赦了,不管怎样,这包袱是丢出去了。

      …… ……

      其实,窦明就是只米虫,勾心斗角的事情真的做不来。

      …… ……

      不管怎样,窦明的日子终于松坦了。

      严清语!?关起来!派个嬷嬷看着。

      两个细作!?关起来!再派个嬷嬷看着。

      那三朵娇花儿!?关起来!再再派个嬷嬷看着。

      把那些老实的,不老实的统统关起来,眼不见,心不烦,窦明她才没兴趣和那些人玩儿。

      …… ……

      轻松了,人就要找事儿,这时恒古不变的定律。

      靖海侯府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也没个景色,除了自己身边的几个丫鬟,满眼看去都是嬷嬷。打扫庭院的嬷嬷、做饭的嬷嬷、传话的嬷嬷、看门的嬷嬷……要不是这个季节实在无法侍弄花草,恐怕还要多个种花的嬷嬷。

      本来还打算买几个小丫头先调教着的,现在到好,出了人牙黄婆子的事情,窦明连人手都不敢填了。

      孙简也是个大混蛋!窦明心里骂着:走了十天了,一点消息也不往回传,难道真的这么放心自!?也不怕自己让人吃了!

      这日闲来无事,发现靖海侯府还有好大一个冰窖啊!而且还单辟出一小间,装的都是海货。窦明叫来林嬷嬷一问,感情孙简这个笨蛋,把弄回来的海货就直接扔到冰窖里,也不吃,也不处置。

      窦明反正是无聊,和琉璃一人找了一身棉衣,也光顾一下靖海侯府的冰窖。竟然发现冰窖里还有冻螃蟹?看样子就是上次给自己送了半车的那种,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

      拉来厨上的肖嬷嬷给看看。她现在已经被窦明誉为侯府第一厨娘了,手艺不是一般的好。

      肖嬷嬷仔细的看了看,说要化了之后才能确定。

      窦明直接让金嬷嬷和桂嬷嬷将那冻了一大坨的螃蟹给搬到厨房去。

      将冰窖里洗劫一空,除了冰块,能吃的东西都让窦明捣腾了出来,反正放在哪里不是放呢!不如放在肚子里!

      当天晚上,窦明就大餐了一顿冻蟹……美味啊~

      心一收到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上,窦明才发现,偌大的靖海侯府,都已经十月了,还没买过冬的木炭?难道大家冬天都不冷么?

      翻了翻靖海侯府的库房,东西到是不少,钱财也有不少,可常年无人搭理,账目也没有,有个什么东西就是直接一锁了事。反正秋眉和冬忍也好的差不多了,在加上金嬷嬷和桂嬷嬷,彻底的把这个库房清清。

      看看孙简的屋里能摆些什么,都记录好了摆过去。就是他那个光秃秃的书房也需要好好布置一下。窦明又让林嬷嬷领了钱去买木炭,虽然这个时候肯定贵一些,但是总不能冻着自己。

      一想好好的收拾收拾着靖海侯府,窦明才发现,原来这里的人手这么不够用。不止是木炭的问题,府里的采买蔬果、粮食、针头线脑,给下人做衣服,修善维护院落……事情是铺天盖地的多。

      各类谷物,蔬果也要备些,总不能厨上用一样,去外面买一样。那到了年节的时候,岂不是要啃盘子!

      冬衣做起来肯定赶,但是加些银子还是能搞定。又特意安排了采买和针线上面的事情,整座侯府这才有些样子。

      又忙碌了十来天,已经是十月十八了。

      这些天虽然院子里面还是那些个恶嬷嬷,到是多少有些像是侯府了。

      晚饭吃得肚子溜圆,窦明躺在被子上面,左滚三圈右滚三圈,正在美达肚子里面的好吃的,就听远远的传来锣声。

      这时林嬷嬷也急步进来,身边还带着身手好的张婆子。

      “小姐,外面有些不安生,赵将军传话过来,他已经派人守在外面了。”听林嬷嬷一说,窦明也一愣。

      “这好似是外面的声音。”窦明细细的听,这声音有些远。

      林嬷嬷点点头,道:“看样子是锦衣卫的动静。”

      窦明一下子张大了嘴,“锦衣卫?皇上身边的禁卫?”赶紧窦明又收了声儿,既然没有烧到靖海侯府,就随便他去烧吧。

      叫来桂嬷嬷,让她去把几个关着人的院子都盯起来,连西南角的院落都没放过。

      这一夜外面的动静就没有停,说真的,心里还是很担心的。姐姐到是不会有事,不知道祖母怎么样了?窦家就那么个小院子,不会有事吧?

      几个丫鬟也陪着窦明熬了一夜,到了早上,外面才没了动静。

      没想道,天亮了,第一个过来回话的既不是赵鹰也不是林嬷嬷,而是桂嬷嬷。

      桂嬷嬷行了礼,道:“昨夜我奉小姐的命令去看着那些人,刚到了地方,就见有一个黑影从东南角的小院蹿出来。因为情况急,当时就下狠手制住了,发现竟然是菱角。”

      窦明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菱角是谁,不就是两个老实的娇花儿之一么!

      “可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窦明觉得额角抽痛,心想不会又是细作吧?

      “回小姐,应给是细作!”

      “……”窦明一时沉默了,还真是细作!?自己就折腾了五个人进来,竟然有三个细作!?“先好好的看着,别让人死了。”

      窦明以前听说,细作被抓了多数会寻死,所以还是要多加小心。

      …… ……

      清晨血腥味都传进院落里了,昨天到底死了多少人?

      让林嬷嬷去各个院落巡视一下,毕竟这府里面的空院落太多了。

      赵鹰进来回话,说是现在外面虽然没了砍杀的声音,但是不时还是有快马掠过。这意思在明白不过了,靖海侯府的大门还是不能开的。好在府里早就准备了许多东西,坚持个五六天问题不大。

      又特意吩咐桂嬷嬷再去看看那个关着细作的院落,这个节骨眼儿是不能再出幺蛾子的。

      皇帝发威,跳出来挡路的没有几个能好活着。

      …… ……

      足足三天,京城像是被血洗了一样。

      皇上刚开始抓人的时候,还有些不怕死的跳出来,指责皇上,说先皇过身还不足一年,皇上就这样折腾,是对先皇的不敬、不孝。

      被皇上又血洗了几家,京里的天儿都红了,再也没有人敢跳出来。

      一个个被皇上揪出来的,都是原来和逆王有勾结的,甚至听说谁还藏匿了逆王的子嗣……

      一下子,京城又安静了,不要说出头,那些个官员恨不得把头埋在地底下去才踏实。

      窦明让赵鹰和林嬷嬷提审了菱角,总觉得不审清楚,心里难免惦记。

      也不知道赵鹰和林嬷嬷使了什么手段,菱角竟然交代了许多事儿。而且都是关于海事问题的,说他这次进来的目的就是要偷孙家关于海事方面的情报。

      这个事情窦明是不懂的,让赵鹰和林嬷嬷录了两份口供,一人一份,交代他们转给孙简,窦明知道,他们两个分属孙简两个不同的部门。

      …… ……

      后来外面安静了,姐姐窦昭才过来安抚窦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

      原来事情的起因还是那个黄婆子。

      姐夫宋墨英明神武,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摸清楚了和黄婆子有往来的人家。弯弯绕绕的竟然和两户公卿之家、文官、武官都扯上了,后来又有许多人加入了调查,发现这个黄婆子竟然是原来逆王留下的一条暗线。

      事情扯上了逆王,姐夫宋墨不得不上报。

      刚开始皇上也不是很上心,毕竟人家逆王原来是太子,巴结的人也多,难免有牵扯的人多。

      可后来竟然发现他那哥哥还在外面留有子嗣……这下子问题严重了,这个已经不是简单的权利争斗了,涉及到子嗣、权利、皇位,什么事情都带上了血色。

      原来当初逆王逃跑的时候,还妥当的隐下了两个儿子。恐怕他是没想到自己会死在真定,所以并没有什么后手。逆王死了以后,他原来的人马被现在的皇上杀了又杀,砍了又砍。只有黄婆子这条暗线一直埋得深,留了下来。

      后来黄婆子这支暗线又靠上反对开海禁的保守派,当然了,逆王子嗣的事情是被隐瞒下来的。一来二去的引起了宋墨他们的注意,最后还钓出了逆王留在外面的两个子嗣。当然了,他们这辈子都不会被正名,听说被抓到的时候直接就砍了头颅。

      皇上这一阵砍杀,让窦明看的嘘唏不已。

      不过靖海侯府到是占了便宜,一下子,到是也没人再说开不开海禁的事情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逆王余孽的身上。

      保守派那边开始人人自危,恐怕皇上一个不高兴,把他们也都拉出去砍了。

      不过皇帝还没有晕头,除了那三日的血洗,后来只是夺了涉及到此事的两家的爵位,对其他稍有涉及的公卿之家只是训斥、罚俸、关禁闭而已。

      文官到是抄砍了不少,六位阁老里面一个被免了官职,两位自动退位,一下子空出了一半的位子。本以为皇上会挽留一下,没想到不但批了告老还乡那两个,还第二天就提拔上来三个新人,使得那些文官一下子闭了嘴。皇上明摆着的意思就是,没了一个张屠户,还有李赵孙王一堆屠户,你们走了我还正好换上自己的人。

      但武官方面却是温和,暂且只是调换了些人员,动静不大。

      还有就是这次事件使得许多人家得到了封赏,姐夫宋墨也小小的升了一级,跟着沾光的人更是多了去了。可是这个皇帝还真是小气,竟然对窦明这个功臣没有任何表示。

      不过窦明很知足的,这种带着血色的事情只要不沾染她,她就谢天谢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歪打正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