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穷山恶水出刁民 ...

  •   和熹二十五年,帝宿疾发,太子监国,派遣国师紫微真人率众弟子并二白童男童女赴灵山求药。
      和熹四十二年,帝崩,太子登基。
      天佑元年,嘉佑帝派遣近侍魏烟携三百童男童女,远赴海外仙山,求取长生不老药。

      新皇登基之时已监国十又七年。嘉佑帝低调登基,除却太庙祭祖之日戒严,对于京城的百姓而言,生活并未有任何改变。士族达官依旧倚红偎翠,描眉作对;贵公子们照旧鲜衣怒马,闹市街头;勾栏小院内还是欢歌笑语,脂粉飘香;贩夫走卒们还是喝着两文钱一碗掺水的烧刀子,倚在街边偷半刻闲……

      好吧,我只是试图让这个故事有个恢弘而繁忙的开场。

      穷山恶水出刁民。

      朝堂上的那些权术斗争,贵族富人的那些金粉奢靡,对于市井小民来说,是另一个世界事情啊。太子是不是纠结着这老头怎么还不死还不让位纠结到白头发都满脑袋了,王大人是不是抢了周大人的爱妾,两人于是对于元法河大水是堵是疏在早朝时争论了个不休,满朝文武低着头听两人义正言辞地人身攻击,最后嘉佑帝派国师璇玑子下江南去安抚元法河神。众臣三呼万岁,大赞英明。

      当然,这些都不在洪三儿的世界里。洪三的爹是大户方家的管家,会算账,能斗狠,也算是能文能武有些眼力见识的。这管家啊,可是大忙人啊,洪三刚关上家那会儿,就忙着纳了个小姨娘在房里。这小姨娘平日里就是洪三儿的娘的手里做做活计,家里有祭祀大事的时候,勉力做些打扫。

      洪三儿的爹要帮着老爷少爷收租子管铺子,这可是大忙人中的大忙人啊……你瞧,老爷少爷一句话的事情,洪三儿他爹可是要忙前忙后管东管西啊……总之啊,这方家能有这么大的家业——用洪阿大每日喝得红光满面回来自家小院来说的话就是:没有我洪大,能有他方家的今天!

      总之,方家能有这么大的家业,都是洪阿大的功劳啊。方家老太爷不分一大半家产给他洪三,那都是忘恩负义啊忘恩负义!

      洪三儿每每听见他爹进门的声音就捧起他手里的圣贤书,读得愈发专心。那姨娘就跟着把他爹迎进门,说老爷辛苦了,还是老爷有本事。他娘势必就得在厨房里骂上半个时辰,到晚间便到洪三儿房里哭诉一番。

      洪三儿不算是方家的家生子,那些年年成不好,他爹娘先后养了两个儿子都没活得了,好不容易才有了这洪三儿……只好是卖身为奴。却偷偷把洪三儿放在别处,等到洪三儿五六岁才接来身边,只说是来投靠的亲戚。

      洪三儿来方家的时候,已经多了俩妹妹了。现在两个妹妹都在小姐的房里当差,偏洪三儿比他们大,却不用做活计。

      洪三儿十四岁了,是个吃闲饭的。

      洪三儿家两个女人,都在拼了命地攒私房。洪三儿他娘每每对洪三儿哭诉一番他爹如何喜新厌旧之后,下一句一定是让洪三儿去寻个活计做。他爹早些年也是不同意的,老洪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定要出人头地才能对得住老洪家的列祖列宗!只是这几年过去,他爹可能也觉得找个活计才是正经,这才对洪三儿的课业不再多加管束。

      元法河今年大水。新上任的府台王舟王大人是个血性的士族子弟。下来元法县视察了一圈,立即修书一封给他父亲王尚书,只称元法河泛滥,河神无情,饿殍遍地。

      适逢王尚书的儿媳翰林院王学士的夫人此时又被号出喜脉,宰相家的千金啊,从小身娇体弱,早先养下几个孩子都没活得了。王学士为了岳父大人的颜面又至今都未纳妾,也不与婢子们狎玩。

      这时候尚书夫人在旁边说话了,我说老爷,你何年何月何日在何地如何收受了何人何种贿赂,却未为那人办事,致使人家一家多少多少口如何如何……

      年轻的时候犯下这些罪孽,大抵是不怕的。可是事隔这么些年再听,总是有些背脊发冷。王尚书为了自家香火当即说道:夫人说得极是,这水治下来也算是我儿的功德一件,有助他早日返京。

      是以国师璇玑子领着自己的徒子徒孙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元法河边。王府台心里气得跳脚却只得笑得气定神闲喜气洋洋为国师接风洗尘。国师大人出尘脱俗仙姿卓越,且不近女色。王大人只得为国师挑了干净漂亮的男童送进国师房里辅助国师大人修行。

      国师大人在府台大人府上住了有小半个月,终于决定去元法县走一走了,又拖了三五日这才成行。

      元法河泛滥其实不是大事,元法河每年都泛滥。至于饿殍这档子事儿,如今这世道,虽无战乱,但皇帝好大兴土木修道观烧香玩儿,哪条街上没几个活不下去的人呢。

      元法县的人们都好好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该怎样就怎样。但是白操心的王大人请来了仙风道骨的国师大人,元法县就乱了,一时间那是谣言四起。国师要用童男童女祭河神,根据谣言程度的不同,童男童女数目从三个到九个,再到十八个,再到四十九个,再到九十九个再到九百九十九个……

      县衙突然忙起来了!成亲的小娃儿们多了,有些人家女儿年岁太少,只得把嫁妆置办得丰厚非常,这样才有人愿意娶。要出远门走亲访友的人家多了,上县衙来要通关文书的都快把县衙的门槛给踏平了。

      洪三家里也急了,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老洪家可就这么一根独苗儿独苗儿呀,这还是就祖坟上冒了青烟才保下来的根,还指着他功成名就之后光宗耀祖呢!

      不仅仅如此,洪三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呢,虽然年岁尚小,但是也都是乖巧孩子,月银连买胭脂水粉的钱都不留都上缴给娘亲。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忍心让她们去侍奉河神呢?

      国师大人来元法县这天,刚好瞧见了陪娘亲外出上香回来的方家小少爷,要说方家小少爷,那可是长得水灵灵的,乖巧讨喜。璇玑子多看了方家小少爷两眼,转头一本正经地对府台王大人说:河神大人,就是需要这种的。

      王大人顺着仙指的方向望去,心里只暗骂了一句:妖道!

      王大人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是没听懂。倒是县令是个伶俐的,当下接下话茬说:仙人请这边请,小县城里招呼不周,还请仙人恕罪。

      县令说罢,令人招了几个十一二岁的小童上来。

      王大人一抬眼,这县令没想到,居然是个上道的。王大人毕竟年轻,没明白县令心里的弯弯道道。这华服小公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这县令谁也得罪不起,自然只得转移国师大人的视线了。

      这王大人正陪着国师吃饭喝酒看跳舞,县令大人已经派人去方家传了话,一顿饭的功夫,两箱银子已经送到了县令大人的府上。县令说,要保人也并非不可,只你方家一定是要出人的。

      方家人忙不迭地退下了,连夜查了府上十岁出头的小厮们,没有眼歪嘴斜的,一共凑齐了九个人,县太爷过了目,只说这可长得不够好,怕是河神大人还看不上眼。最后方老爷想到还有一个没有卖身契的,洪三,学名叫做光祖的。

      方老爷亲自去找了洪大,说河神大人只要童男,不要童女。只要把光祖送去侍奉河神大人,他就立马做主,放了洪家一家出门,让小少爷娶了洪大的两个女儿。洪大在心里一合计,这两个女儿若是嫁到方家,不怕她们不帮衬着娘家,再说只要他洪家日子好过了,再娶两个十六七的小老婆,不怕没有儿子。

      洪光祖吃了一顿好饭,有鸡腿有猪蹄,吃完他就困了。醒来就见自己穿了一身红衣,浑身上下都没有力气。他挣扎着爬起来,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被锁在了县里的清虚道观里了。

      洪光祖想了想,终于明白自己这是被爹妈卖了。他蓄了蓄气力,往窗口爬去。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那一步一步地踏着,听着就知脚步虚浮。洪光祖看着门被人推开了,一个待着紫金冠的老道士进来了。

      酒气熏天。

      老道士流着涎对洪光祖说道:“来来,孩子,明日你就要奉皇命去侍奉河神,佑我元法县安宁祥和,这侍奉之道,就由老道我今夜亲自教教你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