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云台 ...

  •   刚走进云台殿,诸葛亮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再次睁眼时却还是有几分定不住心神。他自是听说过云台中有光武帝二十八功臣的画像,只是却没想到这些画像竟是如此巨大,更是如此栩栩如生。尽管古旧的绢布已是泛黄,但那一张张或英武或隽秀或睿智或和善的面庞却仍是鲜活无比,仿佛呼之欲出。

      董卓迁都时将整座洛阳皇城都付之一炬;眼前这呼之欲出的云台二十八将,到那时也只能随着洛阳皇城一起,灰飞烟灭。

      他在画像间站了几近半个时辰,自己却未察觉。刘协早已睡下,荀攸也已经打理完毕,上前来请他早些入内室歇息。

      “先生,”他低声说道,“但看今日大汉,前有黄巾叛逆,后有十常侍之乱,今夜之后,却还不知有些什么!朝纲不稳,汉室飘摇,实乃存亡危机之秋。光武帝有二十八将相助;今日贤德之士还有几何?先生乃当世大士,声名远播,自有拨乱反正之才。望今后先生不吝助我!”

      “陛下!”荀攸惊愕地看着他,但便是惊愕中也还有一分叹息和思索。许久,荀攸柔声说道,“陛下,就快寅时了;陛下还请早些歇息。但有何事,明日再说却也不迟。如今京中有大军坐镇,当不会再有动乱;陛下若是实在放心不下,待明日天明不妨先请三公来见,商议诸事。”

      诸葛亮抬头,看着昔日的师长,终是展颜微微一笑。不愧是荀公达;就算一时看不透董卓的本质,但他这等敏锐已是少有人能敌。有此人在身边,当真如得一神兵利器。他再次抬头直视身周的云台二十八将。便是存亡危机之秋,他也不缺志同道合的故人。

      他过了平旦方才睡下,不过睡了两个多时辰便又醒来。虽说时辰尚早,但是屋内已是填满了深秋的晨光,直让他误以为自己又一次被汤药所扰,生生睡过了头。他慌乱起身,接连唤了两声“公琰”这才察觉自己似乎并不在成都的丞相府中。

      都发生了些什么?他仔细思索片刻,又觉自己似乎应该在五丈原军营中,似乎应该为病痛所扰,甚至姜维魏延一众人压抑的抽泣声也还在他耳边回旋。可是昨夜….却都发生了些什么?他站了片刻,转身便往屋外走去。

      “陛下,陛下,”一个小宦官模样的人追在他身后,“陛下,穿上外衣啊;这里大厅风大…”

      他也不曾理会,一路穿过几间侧室,便到了云台殿正厅。这似乎已经是第二次了,但他心头的震撼丝毫未曾减少。对面墙上,执金吾寇恂与大司马吴汉正微笑着望向他,英隽的面庞上写满帝国初兴时的自信与光辉。终于,昨夜的一幕幕地在眼前重现:寒风中呼啸的黄河,抱着献帝的董卓,烧毁的宫门,还有那一点一点亮起来的崇德大殿……

      不知什么时候年幼的刘协已是跟了过来,拉着他的手,睡意惺忪地说,“皇兄,那位小公公说,皇兄得穿上外衣;这里风大。皇兄…”

      诸葛亮突然一把将九岁的刘协抱了起来,尽管这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陛下,”他抱着刘协,压低声音说道,“臣既然来此,一定还陛下,还天下人,一个完完整整,太平安定的大汉;鞠躬尽瘁,至死方休。”

      其实诸葛亮对这位孝愍皇帝从未有过什么感情,甚至对后汉命数已尽的事实也早就坦然。他跟随主公前后辗转十数年,为的不过是一个完好的社稷,一个太平的天下;至于主公姓刘,更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也只是一时便宜。便是如今欲挽狂澜,想要挽回的也不是刘家的天下;但想到即将到来的民不聊生,家家有僵尸之痛,他便情不自禁地将所有的忧思悲愤和雄心壮志都托给了这九岁的汉皇。虽然不是他选择的君主,却是他选择的责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云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