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屈原 ...

  •   学屈原列传的时候我在想,他就非死不可吗?
      得不到帝王的宠信,就非要与国同沦吗?
      世人如此污浊愚昧,就非得入世掺和这浑水吗?
      明明出身贵族,又是这样清贵高洁、惊才绝艳之人,为何如此愚忠,死守着所谓道义所谓忠孝,参不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潇洒,一而再再而三地祈求君恩,是否太过迂阔不知变通了?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就像老师说的,他身为楚国皇室后裔,是不可能像张仪李斯一样效忠他国的,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大,可诸侯混战的东周,“天下”已经写上了诸侯国的名字——屈原要守的就是楚国的天下,而不是其他。
      他可能是不够知变通,是不够“聪明”,可他从少时起内外兼修,就是为了能为楚国献策,能在朝堂之上退外敌,护黎民,他可是要“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啊!
      这固然和他出身楚国有关,但更多的,是一颗拳拳爱国心,这是他的志向,更是他的信仰。
      当信仰被摧毁,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不可能去否定从前自己的追求,因为那是他的全部了,屈原是为楚国而生的,否定了它就否定了自己。
      信仰崩塌,天地变色,从今又将是一个新的时代了,而那个时代,没有楚国,没有屈原,没有采兰草而自芳的高洁魂灵了。
      汨罗江依旧流淌。
      这或许也是司马迁的感受吧:“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忍不住联想到文天祥,当初历史课上有一句让我震撼至今的话:统一是大势所趋,我必逆势而行。
      这就是风骨,与不可泯灭的文人气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