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获救 ...

  •   两人两马疾驰在路上,马鬃随风而飘,所过之处扬起厚厚的尘土。

      “竹风,你难道忘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正事要紧。”前面一人面无表情,“世上需要帮助的人众多,我们不可能帮了所有人,有时人要靠自己的造化。驾——”

      “可是,大人。”竹风转头望了下倒地的宋砚书,犹豫道:“他好像晕了过去,我们真的不管吗?”

      前面一人顿了下:“既如此,竹风,你且过去瞧瞧,在附近找个靠谱人家,给些银两,让其请个大夫给此人诊治。我先行一步在梁西城等你。”

      “是,大人。”竹风拉动缰绳停下,随即调转马头。

      而前面一人早就快马加鞭,如疾风般远去。

      此时,他还未意识到,人这一生,有时,错过便是一辈子,无论以后如何后悔当时没有停下,都再也回不到当初。当然,这是后话了。

      竹风停在宋砚书不远处,飞身下马,蹲下拍了拍宋砚书的脸蛋:“喂,醒醒,醒醒。”

      宋砚书却毫无反应。

      竹风无法,抱起宋砚书横放在马上,策马扬鞭,却不得不控制马速,防止宋砚书跌落。

      半个时辰后,竹风便在附近找到了人家,他粗略考察后,将宋砚书交到一对老夫妻手上,给了他们些银两,让他们好好照顾宋砚书。

      老夫妻看竹风气度不凡,又骑着昂贵的骏马,便知来自大户人家,忙不迭地答应了。

      将宋砚书安顿好,竹风便离去与他的上峰汇合了。

      老伯伯拿着不菲的银子,很快便请来了大夫。大夫将手搭在宋砚书脉上,捋了捋自己的胡子,一副深沉模样。

      “咦?”大夫发出疑惑。

      “大夫,小伙子可是有什么严重病症?”老婆婆急着问道。

      “这倒不是。”大夫给两夫妻吃了定心丸。

      “只是。”大夫又摸了摸宋砚书的脉,仔细看了看宋砚书的脸庞和脖颈,说道:“这是个姑娘啊!”

      “啊,是个姑娘!”老夫妻一脸讶然,“那这位姑娘没事吧。”

      “无碍,就是气血不足,好好休息,吃几副药便好了。”大夫说完便挥笔开了方子。

      “那就好,那就好。”老婆婆放心道,“老头子,你赶快拿着方子去抓药。”

      “哎。”老伯应道。

      过了许久,宋砚书悠悠转醒,入目是简陋的屋顶。

      “姑娘,你醒了!”老婆婆惊喜道。

      宋砚书转过脸,眼前出现一位老婆婆,满头银白的发梳得一丝不苟。

      姑娘!宋砚书摸了摸自己身上,已被换了一件干净衣服。

      看到她的举动,老婆婆心下了然:“姑娘放心,衣服是老婆子换的,未假手于人。大夫说你身体很弱,需要好好将养。”

      宋砚书感激道:“谢谢老婆婆,请问这是何处?”

      “这是微渔村。”

      “老婆婆,我怎会在这里?”她记得自己明明晕倒在路边。

      “姑娘,是一个男子把你放在这,交代让我们好好照顾你。”老婆婆解了宋砚书的疑问。

      “男子?”是谁救了自己呢?宋砚书接着问道:“是什么样的男子?有没有留下名姓?”

      “姑娘,你们竟不认识?”老婆婆有些惊讶,“此男子,与普通庄稼汉相比,气度不凡,老婆婆这辈子还未见过这么俊的儿郎。至于名姓,男子并未留下。”

      看来这个恩情,宋砚书无处报答了。

      宋砚书环顾四周:“老婆婆,家中只有您一人吗?您的亲人都去哪了?”

      “家中还有一老伴,我有一子一女,儿子去服徭役了,不知何日能回来。女儿已嫁到镇上,平时来回不便,因此很少回来。我和老伴两个人种种田,老头子偶尔去山里砍柴,不过勉强过活。”老婆婆叹了口气。

      “姑娘,你家在哪里?”老婆婆关切道。

      “老婆婆,我是从外县过来寻亲的,家中遭了大灾活不下去,来投奔亲戚寻个活计,谁成想亲戚早已搬家。”

      老婆婆心疼:“一个姑娘家,可怜见的!”

      宋砚书解释:“所以我一路都扮男儿,既然亲戚寻不到,老婆婆,附近最繁华的是哪座城?我打算去那找些活计。”

      “附近最繁华的就是扬州城啊,老婆子年轻时有幸和亲戚去过一趟,那叫一个好啊,处处繁华,行人如织,到处都充满着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会就觉得,若是能生活在那里,真是不枉此生。”老婆婆一脸神往,一边回忆一边向宋砚书讲述。

      “可惜,这辈子再没机会去看看了。”说完,老婆婆充满遗憾。

      作为古代的繁华城市,治安管理肯定不错,活计应该也多,宋砚书想先找个活计养活自己,寻找机会积累财富后买地,从此过上种菜养花、逗猫遛狗的田园生活。既如此,接下来就去扬州城吧。

      “姑娘,你什么都别想,放心在我们家住下,先把身体养好。”老婆婆语重心长地劝道。

      “谢谢您。”宋砚书心中感动。

      宋砚书在老婆婆家待了一段时日,平日里会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身体恢复好后,便和他们一起做农活。她发现老婆婆家的土地贫瘠,并不适合种植水稻,因此建议他们改种玉米和番薯,有了她的帮忙,老两口都觉得轻松不少。

      经过几日相处,宋砚书发现微渔村大部分村民都很淳朴,也很知足常乐,所以每个人都过得很快乐。

      这天,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宋砚书也准备出发前往扬州城。

      这次,她带了一个包袱,包袱里放了很多干粮。经过上次,她深深意识到路途上带粮食的重要性。城与城之间,镇与镇之间,从现代来看,距离不是很远。但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百姓的出行方式基本为步行,费时弥久。

      带着包袱,和老婆婆一家告别之后,宋砚书踏上了去扬州的路。

      虽有不舍,并且老婆婆也再三挽留,但生活还要继续。宋砚书心下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她穿越至今,从不适应到适应,短短一段时间,已见过太多人,大部分只会成为她生命中的过客,以后估计也没有机会再见面。

      宋砚书在官道上一路行进,饿了就吃点干粮,累了就休息一会,如果见到小溪小河之类的,就给水壶装满,因为不知道下次会在何时遇到水源。

      如此走了一天,宋砚书有些气喘吁吁。此时,晚霞布满天际,天空仿佛瑰丽的画布,多姿多彩,宋砚书知道将要天黑。要赶快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最好能在路上遇到客栈,如果没有的话,就在路边生个火,将就一晚。就是不知此处昼夜温差如何,如果过大,宋砚书觉得会被冻死在夜里。

      又走一会,前面出现了驿站,驿站门前挂了两个亮亮的灯笼,灯笼上书“驿”。

      太好了,宋砚书不禁加快了步伐。

      走到驿站门口,宋砚书刚准备进去,却被门前左右两个带刀侍卫拦住:“此处驿馆,非官吏不得入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获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