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嫁给秦始皇的病娇爹》  第5章

网友: 打分:2 [2019-10-24 15:52:17]

布币
名称: 布币
制造年代: 先秦
材料: 铜
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bó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qióng(斧子上安柄的孔),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中国东周时期的青铜铲形货币。
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
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
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从镈得音称布;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
最早的布币首部中空,保留着作为工具时安柄的銎,称作空首布。
后变为平首布,无銎,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平首布上面常铸有文字,如“安邑”、“晋阳”等地名,“一釿jín”、“十二朱(铢zhū)”等币值单位。
PS

1. 古同“斤”,斧头:“良匠善能运~”。  2. 古代金属重量名,亦货币名。中国战国时期东方各国多以“釿”为单位,秦统一衡制时被废除。
……
把钱币作成镈形,说明这一地区曾以此种农具作为交换媒介。
后西汉末年,王莽复古,一度重造布币。 布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而得名。
简介
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
南宋时,洪遵 《泉志》 已着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有的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否定了有些人以为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
布币,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发展历程
起源
布币起源于农具“钱”。
《诗经·周颂·臣工》云:“命我众人,序乃钱铸,奄观锤艾。”
孔颖达引《说文》注曰:“钱,铫,古田器。”
而《说文》对铸的解释也是“一日田器”。钱和铸都是用来耨草的农具。
钱形状如铲,上端有銎,可垂直安装木柄。铸类上部有孔,用于横向安装木柄。最早的原始布币与农具钱十分相似,形体较大,上部厚,刃部薄;上端有銎,中空;銎延伸到钱身中上部,背部有加强承受力的隆起的脊。
早年的金属农具为数不多,从金属冶炼到农具制作,凝结了较多的劳动,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社会成员中相互让渡,较之牲畜、谷物,便于携带和保存,于是,它从普通交换物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形制稳定的金属铸币。以往人们认为布币由铸演变而来,布铸同音,可以通假。
但从考古研究来看,钱、铸是两种造型和用法截钱有别的农具,原始的布更接近于钱(铲)而不同于铸。也有研究者认为布币由另一种农具耒发展而成,因为未有两齿,形状与布币的两足接近。但耒是木制而加装金属的来头,金属耒头与布币的形状相去甚远。原始布币的中空銎,以及刃部平面略内凹,也与耒的形状不相衔接,原始布不可能没有它的金属器母本。
布币铸行的年代,一般都认为起始于春秋而盛行于战国。但也有研究者将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街等出土的多件西周“青铜铲”(原始布币),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铜铲进行比较,认为布币最早出现于西周。
更有研究者引述散见于多种古文献中的一项历史记载:
武王克商,发鹿台之钱,散钜桥之粟。(《逸周书·克殷解》)
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发钜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吕氏春秋一滇大览》)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史记·殷本纪》)
联系商代商业发展的事实,认为大体在殷周之际,钱、铸就已发展成为货币。但从各方面的情况看,殷商和西周的青铜铲,形体大,分量重,还没有脱离农具的原形,基本上只是以实物形态,与珠玉、货贝、青铜块等一起,作为交换媒介使用。
以后,原始布的銎部不断缩短,隆起的脊消失,蜕化为三道带有装饰性的直纹。大概在春秋前期,原始布发展为空首布,虽然还保留中空的銎,但肩和足明显突出,钱体周边出现郭,个别铸有钱文,为数字和干支文字。到春秋晚期和战国前期,空首布演变为平首布,銎首扁平与线身连成一平片,币身的三道直纹消失,布面文字通常为铸地地名和钱币面值。
到这时,大体可以说完成了从金属工具到金属铸币的进化。这个过程总的发展趋势是,币身不断缩小,重量减轻,以求轻巧、便于携带使用,造型和纹饰也趋向于精整美观。
布币铸行的地区,主要是周朝的京畿之地,春秋的秦和三晋地区,战国的魏、赵、韩、燕等国,大体相当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辽宁的一些地方。出土的分布明显地反映了布币流通的地域性。
除此之外,传世和大量出土的布钱中还有一种长形平肩方足布,首部有穿孔,大小两型,大型的钱文一般释为“抚比当忻”,小型的钱文为“四比当忻”,其意思为“大币当忻”,“四(小)币当忻”。
大币背文有“十货”两字,据有人考证,这是标明大布一枚值楚国铜贝(蚁鼻钱)10枚(也有人认为其文释作“七”,意为7枚)。忻布出土的地点主要在今浙江、江苏、安徽、山东一带,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铸币。
但是1983年河南新郑城关大吴楼村,郑韩故城外廓城墙内一处东周时期的铸铜作坊遗址中,出土三套忻布陶质钱范,两套为“抚”布,一套为“四”布的连足布。这一发现引起钱币学界的关注,对忻布的铸地和国别形成两种不同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这是郑地商人所铸而在楚地贸易用的货币,其理由是,忻布的形制与三晋地区的平肩方是布相一玖首部穿孔也与赵国晚期三孔布的特征相符;其文字风格接近于三晋的青铜器忻羌钟等的铭文。而且从《韩非子·外储说》所述“买椟还珠”等故事来看,郑国商人与楚地之间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忻布属于楚币,它在东部地区发现,是战国中晚期楚统治这一地区的实物见证。其“忻”字从个从斤,仅见于楚国铜贝,而三晋的“新”字均从金从斤;其“四”字的写法也与秦石鼓文、燕陶文、三晋铜器铭文不同,而与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相一致;忻布的形制与鄂东南出土的“良金”铜钱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忻布的陶范出土于郑韩故城,是因为此地与楚国北塞陉山关相邻,是楚与中原之间商路的绾彀。郑国一度成为楚国的附庸国,
《左传·僖公十八年》记:“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以后晋楚争霸,商业贸易并未中断,郑国商人完全有可能盗铸楚国货币。
演变
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商朝时代已有了贝壳的使用,虽然这并不能证明贝壳已发展成为十足的货币,但至少已接近货币了,而由农器进化到刀币和布币,确实需要漫长的演变。
把铜用来作为货币,也许是从仿铸贝开始的。铜贝也有几种:有些凸起得更像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日益显得重要,于是人们在交换时就将刀、铲、纹轮等作为货币一样使用。一个地方对一种生产工具用得最多的话,这种生产工具就变成了这一地区的货币。
从农业工具演化而来的货币,到了战国时就形成三大体系:布币、刀币、环币钱。 “布币”乍一听去,好象是由布料制作而成的,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金属货币。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镈,布币的形状就很象镈,由于“镈”、“布”同音,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很象镈的钱币叫做“布币”了。
发展
布币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重要的阶段——铲形阶段,这是第一个阶段,首空可以纳柄,所以称之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变成平实,所以又叫平首布。而空首布也有很多种类,最早的空首布特别粗大,科就是农具铲。这大概是由正式农具演变成货币的过渡形态,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布币。
还有一种空首尖足布也是大型的,而布的两面大都没有文字。普通的空首布就要小型些,布上也有文字了。这种又可以分为平肩和斜肩,它的底部成一种弧形。布上的文字有一字的,也有多字的。空首布中有些比较小型的,上面有两个字,如济釿、艴、釿、东周、同是、武安等等,大概是地名,另外也有四个字的。
布币的形制到了战国时代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时的布大致在可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这些布的流通地区不同。 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两个字为最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晋阳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赵国与魏国流通。
方足布是最通行的一种布,形状比尖足布小,铜质比尖足布坚韧,普通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纹。圆足布的种类和数量都少。它的特点是圆肩圆足□□。铸造的地方有晋阳、大阴等。一般圆足布首是没有竖纹的,而晋阳、离石、大阴铸的圆足布有两道竖纹。圆足布有在布首和两足上各开一个圆孔,所以又叫三孔布。它的背面也有特点。普通圆足布背面多有数目字,而三孔布的背面却有纪重或纪值的文字。
中国东周时期的青铜铲形货币。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从镈得音称布;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
最早的布币首部中空,保留着作为工具时安柄的銎,称作空首布。后变为平首布,无銎,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平首布上面常铸有文字,如“安邑”、“晋阳”等地名,“一釿”、“十二朱(铢)”等币值单位。把钱币作成镈形,说明这一地区曾以此种农具作为交换媒介。后王莽复古,一度重造布币。
布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而得名。
到战国晚期,随着圆形钱的出现,布币出现衰退趋势,至秦统一,圆钱、布币也完成了其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两汉之际的王莽政权时期,又曾铸行平肩方足布币,但为时很短,可视为一种返祖现象。
布币是先秦同期货币中流传期较长的品种,它的形制是仿照当时的生产工具“铲”。自殷周时期,便已有尖足空首布流通;莽汉之后,布币完全退出社会钱币系统。布币初期制作粗糙,空首无铭刻,形制肖仿铲工具;后期制作益精,首为实首进而为平首;足由尖足渐变为平足,继而为圆足,并且考虑到钱币的流通便利,出现单孔布、三孔布等币型。币孔的开凿,便于绳穿提携,易于流通。
先秦布币上普遍铸有铭文,用以识辨。先秦时期以泥子范铸币,钱文山工匠刻在细泥片上,烧制成陶范,再浇注铜液。因钱文山工匠手刻,故刀刻笔划上有锋棱,横截面呈△形,笔划起止处有明显的尖状收笔痕迹。因此在识别先秦钱币时,若钱纹字划圆浑,缺少棱锋,则可判为伪古。泥陶子范使用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改用古范,故此期钱币断伪,铭文笔划不可忽略。
该布币为秦始皇时代尖足布。币形规整,平首削肩尖足。下端口部呈弧形,币周有棱。首部有一圆孔,币身铸有阳文“芦氏”字样。布币普遍以尖足和部分圆足布为贵。“芦氏”布价格约在人民币1,2000元,而圆足布如“离石”布则价格人民币2,2000元。
分类
布币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空首布与平首布。其中空首布可分为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耸肩尖足空首布;平首布可分为釿布,锐角布,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三孔布。
空首布
首部中空中銎状。又可分为弧足空首布、尖足空首布二型。
1)弧足空首布
弧足空首布的銎较长,止于与钱身相接处,而有三角形支钉孔,銎内留有范芯。钱体下部略宽,有周郭,足部内凹而成弧形。可分为平肩与斜肩(或称“垂肩”)二亚型:
平肩弧足空首布。有大、中、小三型。斜肩弧足空首布。布身两肩下斜,因称斜肩弧足空首布,或称“削肩空首布”、“垂肩空首布”。这类异称,以不用为妥。亦有大小二型。大型者,1980年3月,在河南省宜阳柳泉乡花庄村出土一千七百八十九枚,通长78~88毫米,足距45—51毫米,重18.6~27.2克(包括范芯)。小型者,面文多为地名。通长约70毫米,足宽约40毫米,重13克左右。常见面文有“武”、“卢氏”(今河南省卢氏县)、“三川祈”等。般认为始铸时间亦不晚于春秋晚期。河南省洛阳一座战国中期墓曾出土大型者一枚,知其可能沿用至战国中期。
据以上二亚型弧足空首布主要出土干河南省洛阳一带,推知为周王畿及邻近地区的铸币。
2)尖足空首布
耸肩尖足空首布。布身耸肩、尖足、方裆或圆裆。长銎,銎内留有范芯。面背皆有三道平行直纹,有郭。多无文字,俗称“无文大空首布”。少数铸有简单文字,多系数目字。形体大小不一。大者通长137~145毫米、足宽约65毫米,连范芯重35.3~37克。小者通长117—125毫米、足宽约47毫米,重25.3~30.7克。
平首布
平首布。空首布的銎(空首),由于工艺改进、简化,而改为平首布,但通体小于空首布,重量也较轻。按形制之不同,可分为九类,即尖足布、类圆足布、类方足布、桥足布、方足布、锐角布、圆足布、三孔布和长布。根据出土资料、文献资料研究,可知平首布盛行于战国中、晚期,流通于周王畿与韩、赵、魏、燕等国。布面都有文字,系地名或地名加其他文字,
背无文或有数字,然其用意尚不能明。秦统一后,为秦半两所代替,布币退出历史舞台。
(1)尖足布
多为耸肩、尖足、方裆,由尖足空首布蜕变痕迹明显。平肩者极少。有大、小二种,然具体面文不同,或仅有大型、或仅有小型,或大、小型都有。大品称“大尖足布”,以区别于小品。
尖足布的发展型,有两种。除都继承尖足布纹饰外,其外形轮廓,不同于尖足布,或类似方足布,或类似圆足布。然与方足布、圆足布相比,其纹饰又不相同。这两种型制的发现命名,乃郑家相于新中国建立前夕所发现并予以命名的。除郑氏外,察觉这种差异者不多。因此,见于着录时,或竟混杂于方足布或圆足布之中,盖仅据外形轮廓,而未知纹饰有异;也有的纹饰同于尖足布,而将两者杂于尖足布之中。有人以为方足布系尖足布的发展型,布类方足布为过渡型,然难于成立。
(2)类方足布
形制见上文所述。
(3)类圆足布
形制见上文所述。
(4)桥足布
布文多数都有祈字,因又称祈布。在乎首布中,其厚重是独一无二的。大小轻重不一,明显分等。有二祈、一祈、半祈三种,流行于魏国境内。
(5)方足布
方肩、方足,间有耸肩者。面背俱有周郭,少数背平夷。面有一直纹,上通于首,偏左、偏右不定。文字在直纹左右,若由左右两部组成之字,常夹直纹于中间,更有借直纹组合成字者。背有一直纹在中,左右各一斜纹,下达于足。背无文,或有数字以及“左十”、“右十”、“左”、“右”等字。面文皆为地名。体小而薄,铜质略胜于尖足布,不易折断。部分有大小两种,为两等制。
(6)锐角布
平肩、方足,首之顶部有两锐角突出于左右,因名锐角布。有大小两种,大品方裆,面背纹饰同方足布,然布身博大,布文仅三四种;小品裆作等腰三角形,面有直纹两道,分别由首之边郭延长达两足,面文只有两种。
布文“卢氏金匕”,旧释“卢氏涅金”,面背俱有周郭和纹饰。通长69~70毫米、足宽41~43毫米,重18~19.5克。为大品,小品未见。卢氏,名,战国韩地,今河南省卢氏县境,或河南省陕县东南。金匕为《中国历代货币大系》释文,无角说。同书又据旧释“卢氏涅金”,解说:“涅”,地名,战国赵地,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卢氏说见上。布文既有地名“卢氏”又有地名“涅”,然未作解释。布文“垂”,面无中央直纹,背文有数字。通长50—52毫米,足宽31毫米,重9—10克。垂,地名,作垂,战国韩地,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战国韩国铸币。
(7)圆足布
圆首、圆肩、圆足、圆裆。面无纹饰,背有二斜纹在布身左右,斜纹间距上窄下宽,面背俱有周郭。有大、小两种,或大、中、小三种。面文两种。
(8)三孔布
圆首、圆肩、圆足、圆裆,同圆是布,唯有首及两足,各有圆形穿孔一,因名三孔布。有大小两种,为两等制。大晶背“两”字,小品背“十二朱”。三孔布发现较晚,传世品极稀,且在新中国建国以前,流出国外者颇多,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即二十枚左右。向无出土记录。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为有出土纪录之始,弥足珍贵。三孔布断代归属,向有赵国铸,秦占赵地后铸,中山国铸。三说中,以资料论,似为战国晚期铸,可能属赵。
(9)长布
平肩、方足、方裆,体形狭长,首有一圆穿孔。布文“殊钱当忻”四字。通长101—130毫米、宽31~35毫米,重31~34克,最重者可达40克以上。
布币与民风
布币,东周时期流通的青铜货币。形状像现今的铲,故又称铲币。它是当时农具箔缩小演变而成。初期的布币还保留箔之形状,首空可以纳柄,故又叫空首布。
以布币造型而定名:空首尖足大布(耸肩)、平底空首布、平肩空首布、斜肩空首布、异形布、方足布、圆首布、三孔布等。
空首布铸文与殷商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它的币文与甲骨文有相似之处。
仅耸肩尖足空首布多为素面,其它布币都有铸文:地名、币值面额、干支等。铸文有单字、双字、多字。例斜肩弧足空首布有:“武”、“安”、“卢氏”、“三川 ”等;布,楚国铸行有“殊布当忻”、“四布当忻”的长足 布。
东周列国所用布币各有不同,如赵国铸行尖足布,钱文多纪地名,也有的增纪币值,“蔺”、“邪山”、“晋阳半”等,赵国铸币形制似圆首、圆肩、圆档、圆足,钱文多纪地点,“离石”等。魏国铸行 布,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档、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 、一和半 三等,“晋阳三 ”、“晋阳一 ”、“晋半 ”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布、刀等币。王莽曾一度仿制布币通货。
布币在春秋战国时通货550余年,为祖国兴旺发达作出了贡献。
布币钱文有对称之感,从唐代开元通宝到宋朝对钱都体现了布币钱文布局的对称。
布币钱文对称还应用于建筑上,如明朝建筑北京□□左右两边格局是相对称的。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2元券右上有古布币图案水印、示意祖国货币文明史远源流长。第三套人民币2元古布币水印,曾一度被收藏钱币爱好者以30倍价格换取。
在新疆、甘肃一带用油布制的钞票叫布钞,曾一度流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亦曾发行。以“串”为单位的布钞,有二串、三串等票别。
民间门上新年贴的“门神公”中,有的就手展古布图,并在天地头(绘画印刷品等上下所留的空白)上写着“招财进宝”、“四季发财”等吉祥语。
民间婚嫁,有的还用民国古布币图案铜元与吉语方孔钱“顺治通宝”“康熙通宝”等压箱,祈求一生富贵和顺。
用实物殉葬,从原始社会就有。至今仍保留下来用“冥钱”,用铁印制成的布币压在纸上有布币印,再烧化祭奠祖先。
布币,反映了我国钱币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货币史星光灿烂的一章。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2-01 01:48:2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