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戏折子 ...
-
晚膳是楚娇娇精心准备的,有最好的厨子,又有她一些小建议,膳房那边时不时就会给她这里弄一些新鲜吃食,这次为了让景成帝吃的开心,楚娇娇是下了大力气。
晚膳上来之后,不说别的,色香味是绝对没的挑,也不会太过油腻。景成帝对此还是十分满意的,楚娇娇先给这位盛了碗鸭血粉丝汤,也不知道膳房是怎么做的,这道汤品一点都没有油花,也没有鸭血的腥膻味,却有鸭血的鲜甜,两人都吃的十分满意。
除了这道鸭血粉丝汤,还有一道楚娇娇专门让做的山菌汤,里面放了好几种蘑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汤是用弄好的鸡汤滤去表面的油星,再撒上一点葱花碎,喝一口满是山菌鲜香味道,将口中的其他杂味一扫而空。
“这汤不错。”景成帝也忍不住夸了句,倒是没想到看上去这么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这样的美味。
吃完了晚膳,又走了一会消食,整个过程,楚娇娇尽量顺着景成帝的意思,一时间倒是和乐融融。
楚娇娇还以为这事就这么揭过去了,谁知道等散完步后,景成帝立刻把人逮到了书房,见楚娇娇今天的画作拿了出来。
其实这就是一副普通水平的山水画,不过林奕偷了点懒,用了一些现代看过的技巧,还在里面画了两个人,可惜她的人物画水平远不如山水画,本来还算及格的一幅画硬生生被毁了,不过因为画的隐蔽,她还以为发现不了,没想到还是被景成帝发现。
“山水画重在意境,山水山水,必要有山有水,山水相映……。”被景成帝教育了一顿,告诫她不能急于求成,人物画要慢慢学,楚娇娇强忍着打呵欠的冲动,乖巧的点头。
谁知景成帝满足了自己的教育欲后,直接道,“现在就给我再画一副,不得投机取巧。”
楚娇娇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景成帝大晚上来到妃子处,不睡觉竟然要教她画画,顿时有种想要翻脸的冲动,你以为自己是教导主任啊,还画画,画你个头。
可惜也就是想象一下罢了,现实中楚娇娇还得认认真真的画,因为景成帝在的原因,连偷懒都不敢,好在经过景成帝这么长时间的教导,楚娇娇对画画也真的有了几分兴趣,一旦认真进去,就忘记了周围的时间。
景成帝刚开始是看出了楚娇娇的心不在焉,故意让她重画的,他在一旁拿着本书翻看,那是楚娇娇用来解闷的戏折子。
宫中没有话本这种东西,但养的有戏班,楚娇娇闲的无聊就弄了基本戏折子,当成话本看,这点景成帝早就知道,对此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本来是做做样子,教训一下贵妃,让她明白做事不能投机取巧,结果还真的看了进去。
倒不是戏折子有多精彩,而是上面的批注,比如说景成帝正在看这一段,描述的是贫寒书生与富家小家在佛寺相遇,一见倾心。
两人通过小家身边的丫鬟通信,感情日深,后来小姐得知书生因为没有盘缠无法赶考,就让丫鬟把自己的私房拿出来,送给书生。
之后书生去赶考,小姐的母亲却发现了小姐的异常,让人绑了丫鬟问出了始末,怒骂了小姐一顿,将其关了起来。
书生才华横溢,得了皇上亲眼,欲将公主下嫁,书生欣然同意,在新婚之夜将小姐之事说与公主,公主被两人之间的深情打动,愿意和小姐同嫁书生。
书生大喜,与公主琴瑟和鸣,派了人去接小姐入府,下人到了小姐府中,才知小姐得知书生另娶,悲愤之下自尽了。
下人无奈之下本欲离开,却在离开之前见到一名丫鬟,称其为小姐的贴身丫鬟,小姐之死另有隐情。
下人将其带回府中,书生听闻小姐已死心中大痛,又听那小丫鬟跟来,忙问其内情,丫鬟道,小姐是因为被父母逼着出嫁,故而自杀,书生大怒。
此时书生已经是官员,想为心爱的女子报仇再容易不过,只是小姐父母听闻书生名字立刻将人赶出,后来书生才知道,他和小姐来往之事被人传出,小姐家人只能将人嫁往外地,避开流言,但小姐一是觉得自己名声尽毁,无脸面对世人,不想让家人遭受非议,又不愿另嫁他人,故而自尽。
书生感念小姐的深情,几次前往小姐父母家中,小姐的父母终于被打动,将那丫鬟认为义女,嫁给书生,书生为两老送终。
这本是一个平常的戏折子,期间波折不断,也曾经在京中流行一时,景成帝此时却看的时而皱眉事而发笑。
无他,全都是因为楚娇娇在上面的批注,比如小姐和书生佛寺因锦帕相遇,楚娇娇就在一旁批注,谁知道这锦帕到底是谁的,书生肯定是因为小姐貌美故而搭讪,又写佛寺本为清净之地,男女香客分开,两人能相遇,真的是几辈子修来的孽缘。
到了丫鬟传信之时,又写道,若是端方君子,就知自己所作所为不端,该自扇嘴巴,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个故事初看没有任何问题,但看了看楚娇娇的解说却到处都是问题,比如书生既然没有银钱因囊中羞涩故而苦学,为何还有心情和小姐相会,又比如若书生真心为小姐着想,离开之前,就应该见过小姐家人,将自己的打算说出,
更别说先是告诉公主再派人接小姐入府,公主但凡有点脑子,那小姐就活不了,更别说结局竟然是一个富家翁认了个丫鬟当义女,还把人嫁给害死了女儿的男人,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富翁家中就得改为书生的姓氏。
最后楚娇娇总结都是不沟通造成的祸患,若是书生早点和小姐父母沟通,若是小姐及其家人能提前知道书生的打算,估计也没有这么一场悲剧了。
是了,虽然这个戏折子最后是喜剧,在楚娇娇看来实则是实打实的悲剧。
戏折子本是消遣之用,楚娇娇的批语虽说角度奇怪,也多是一些女子想法,但从这些看似天马行空,吐槽批评的话中,景成帝却想到了其他,尤其是最后那句批语,若是这小姐一家和书生沟通多一些,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
放在朝堂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这个皇帝看似高高在上,但正因为太高了,很多时候他得到的消息太过片面,有些事根本到不了他面前,一些中下等官员就算是有想法,有事情,很多也都到不了他这里。
广开言路这个问题,不仅是他,其他朝代也有帝王想过做过,可惜结果并不理想,不是最后变成结党营私,就是互相诬陷,以至最后成了乱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