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五月五,过端午;编艾草,挂香包;花花绳,手腕绑;麦稍黄,女看娘,吃花馍,烙吉祥……”随着一曲关中童谣,恍然意识到又是一年端午来临。
      五月端午是个传统节日,记忆中的端午节,总会有一捆艾草、一筐花馍、一捆花花绳,一堆香包相伴。在我的家乡西北关中地区,每到端午节,正值麦收时节,家家户户芒收的热火朝天时,端午节的习俗也弥漫开来。

      “艾”的奉献

      艾草也称作冰台、香艾、艾蒿、艾、灸草等。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姥姥便带上镰刀到山间割艾叶。鲜艾草有一种淡淡的苦味。将它晒干之后燃烧,有特别好的驱蚊效果,胜过小店里的蚊香。
      姥姥将割回来的艾蒿晒到半干,把它们一把一把扭成两米长的艾绳,一根根挂到房檐下晒干。
      在炎热的夏季,艾蒿绳缓缓地燃烧,香气慢慢挥发,那清苦浓烈的气味里夹着阳光的味道。姥姥把我拢在她怀里,告诉我艾绳燃烧掉自己换取了我们一夏的清凉,长大做人也要如此,要做有用,肯奉献的人。
      伴着艾蒿的幽幽清香,儿时的夏夜就这样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

      烙个花馍过端午

      端午节一早,在我老家镇头集市上,村口卖花馍的摊点被围得水泄不通。
      花馍是我们陕西关中一带在端午节所做的一种独特的花面馍馍,用模具、梳子等工具在揉好的面团上刻画出花、草虫、鱼、小动物等图案,然后用平底锅烘烤而成。
      每年端午节里,母亲都会给我们烙花馍,相传具有驱邪保平安的意思。
      小时候,我和姐姐将母亲烙好的花馍挂在手腕或者脖子上,起个大早和村里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纷纷追逐着、簇拥着欣赏。
      现如今生活越来越方便,小时候母亲要“大干”两天才能赶制而成的花馍现在都被机器替代了,在商场里随时可以买到现成的。
      然而,那些与花馍有关的刻在生活里的乐趣以及那淳朴的自然乡俗永远都无法被替代。

      绑花线,戴香包

      对于幼年时期的端午节,我至今还怀着深深的眷恋和思念。因为除了编艾绳,烙花馍,我和哥哥姐姐还拥有了比起他小朋友更多的乐趣。
      心灵手巧的母亲常常会在端午节用零头布、纺织布等各色小布块,包上丝绵,掺上丁香、艾草、香料等,再用绸缎裹上,一针一线绣成菱形,心形、圆形等各式各样的香包,最下边系上五彩线穗,缀上几个铃铛,至此,一个美美的端午节香包就完成了。系着香包的我们在端午节这天到处玩耍,收获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心里美滋滋的。
      除了做香包,母亲还会编织五彩花花绳。只见她一只手里拿着几根不同颜色的线,来回捋一捋,然后拽住线的两端,两只手反方向拧上几圈,很快,彩线就被搓成了一股小细绳,各色的线交织在一起,煞是好看。
      母亲把精心编织的花花绳分别系到我们的脖子、手腕、脚腕上,用五色线编织的花花绳格外精致,让人爱不释手。记得每次带上母亲编好的花花绳上学路上摸了又摸,还使劲把袖子往上撸一撸,生怕别人看不见。
      母亲说端午节带上花花绳小孩子就可以平安、健康地长大。因为有了这份最朴实的祈盼,母亲年年都会给我们系花花绳。
      直到现在我已经工作多年,仍然保持着每年系花花绳的习惯。以后当我为人母时,我也会像母亲一样给我的孩子系上精致漂亮的五彩花绳,把这份祝愿传递下去。
      如今,商场里花绳的花色越来越多,花馍,香包样式变的也越来越新潮,但没有改变的是人们寄托在上面祈福辟邪的美好愿望。
      好多年没回家乡过端午了,不知道家乡的人们是否还会在端午节去割艾草;不知道家乡街道烙花馍的是不是依然人头攒动;不知道街头玩耍的孩童还有没有系上五彩的花花绳……如今,每逢端午,清香的艾草、精致的花馍、五彩的花花绳,不时的在我记忆里浮现,儿时的味道和趣事历历在目,思念一年浓于一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