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21、染病 ...

  •   且说那林如海带着阖家百十来口人并大部分家私用具等物,自扬州上船,直往京中赶过来,因有了上次遭遇匪贼的经历,林如海这一次便分外小心,早早地预备了人手防备着,竟比初初计划时多了几十个家丁护卫出来。人多事杂,少不得就得有人专门盯着,本来照旧是应该余瑜协助林如海主外,邱凌协助黛玉主内的,但黛玉的年纪实在太小,身体又素来娇弱,邱凌不忍她在颠簸中仍要劳神,便免不了拉了王嬷嬷做幌子,自己多出点力,把内事支撑起来。无奈她年纪尚轻,还是一个在林府看来算是外来的丫鬟,又不是什么管家娘子,常常便是令行禁不止,虽然有王嬷嬷这个老资格嬷嬷镇着,没有出什么大乱子,但确实一点都不轻松,几天下来,直累得她头昏眼花。

      这对于邱凌来说是相当不爽的一件事,特别是当她听说外头那些家丁小厮们被余瑜管理得井井有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了一种挫败感,人家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都能做得那么好,她实际年龄都快双倍于人家了,倒抓了瞎,可真是丢人丢大了。果然在古代大户里面混,这实际管家需要的综合能力,比之前在公司打工,在拐子家里装小绵羊,或是挂着贴身丫鬟的名儿跟着自己姑娘到亲戚家里做客之类,可真是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完全等于独立经营一家企业了。她这才明白,自己过的这几年轻松日子,安定是安定了,但往长里想,可真是算不上什么好事儿。

      正在那里抑郁的时候,忽然见到春纤端了碗茶进来,说是给黛玉的,因怕弄得不对,特意请秋姐姐先看过了,再送。邱凌见她挺懂规矩的,便点了点头,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里面正是平日里自己亲手弄给黛玉的那种养生茶,她不过就教了这小丫头一遍,她就记住了,看样子,她果然没有看错人。

      打发了春纤送茶进去给黛玉,邱凌陷入了沉思,似乎终于明白自己这回为什么落得个疲于奔命的下场了。不过是“事必躬亲”四个字,当年神机妙算如诸葛孔明都死在这个上面了,她为着心疼黛玉,不知不觉已经入戏太深了。是该责任分摊的时候了,得赶紧选个管家的人出来才行。看林如海那个样子,这回返京,他是不想把黛玉送回贾府去养了的,那么林府里总得有几个能耐人撑着才过得去。

      这话说起来倒是容易,但是依照目前林家的情况,似乎挺难的。之前没有接触府内杂事时,邱凌还道林家怎么也是个大户人家,即使没有宁荣两府人多,也应该略成个规模的,然而进了府才知道,一个家,没了当家主母,会是何等凄惨,更何况没多久连姑娘黛玉也被送到亲戚家寄养,内院更是一发没有什么人了。

      她于是有意无意地引着王嬷嬷同她在府内留守的老姐妹闲聊了几回,方才弄清楚,原来自贾敏走后,她原来带来的陪房大丫头没几个月也没了,另一个林如海做少爷的时候收的通房还道来了机会可以努努力扶扶正什么的,无奈因林如海悲伤过度根本就无心女色,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抑郁了一两年,也跟着没了,其他的丫头们也走的走,散的散,整个内院人数骤减,只剩下几家林家的家生奴仆支撑,再有就是其他的随嫁丫头另有嫁了府内小厮的一两个,也不成什么事儿的,偌大一个林府,其实可用的人根本就没有几个。

      不过,正所谓“矬子里头拔将军”,光景再惨淡,总有那么一两个人能比其他的略好些,她由此便留了心,路程过了一小半下来,顺利适应了兼职管家的任务之外,林家这班子家人的底子她也摸了个差不多了,雪雁的娘和春纤的嫂子在众媳妇中脱颖而出,成为管家媳妇的候选。

      雪雁和春纤都是伺候黛玉的人,她们的亲人自然要比旁的人更显得亲近可信任些,但雪雁的娘稳重是稳重了,可惜岁数略大了点,春纤的嫂子正好相反,才二十出了点头,因是家生女儿,又配的府内小厮,难免就太活泛了些,考虑到管家娘子和管家必得一对儿这个惯例,邱凌就想找余瑜问问两位媳妇儿的丈夫们,哪个更能胜任管家一职。但她是黛玉的丫鬟,余瑜算是寄居在林家的身份特殊的幕僚,她自然不好随便去见他的,免得坏了规矩,只有央求了王嬷嬷去了。

      好在她为林府选管事人这个事儿,已经先和黛玉说了的,黛玉是个聪明的,自然知道邱凌这么做是什么意思,也是默许了的。王嬷嬷自然也知道,她一直管了黛玉这么多年,这两年年纪也大了,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样子了,原也是想找个人接接班,替她多对黛玉上上心的,她心里其实本来很中意邱凌管,但是她也知道跟府里很多人相比,邱凌的年纪和资历都很浅,于理上实在是不和的,这些天邱凌调拨人手的那个费劲的样子她也看到了,只有作罢,心中自然也是留意其他人选着呢,听了邱凌这么说,便很是赞许地频频点头,同了她一起去回了黛玉之后,便直接去找余瑜了。

      没过多久,王嬷嬷便回来了,一脸笑眯眯地进来,说是余先生知道了姑娘的意思,问过了老爷之后,说外头最使得的管事,便是林安了,就是惯常给姑娘送信的林祥伯的长子,最是稳重可靠,交待的事情从没一件错处。

      邱凌听了,便知其意,这林安,正是春纤的长兄,他们祖上因跑饥荒,全家死的就剩他们年仅三岁的曾祖一人,躺在路上快要饿死的时候被林如海祖父救了,因太小,连姓氏都不记得,初时是没有姓的,后面长大了记得主子的恩,又是随着林老侯爷上过战场救过主子立过功的,于是赐了姓林,以示荣耀。算是老臣,想必忠心上也能保证的,至于雪雁家,虽然也是老人儿,但因现在林如海随身伺候的小厮已经是雪雁的长兄鸿哥儿,雪雁也跟着黛玉,管厨房的也是她的舅母,这么看她们家倒也算是可以的了,本着势力均分的原则,这管家娘子还是选林安家的妥当些。

      当下两人一起回了黛玉,她低下头想了一回,便点了点头,没有表示反对,晚间同林如海说了几句,于是这管家与管家娘子便一齐定了下来,王嬷嬷亲自带了林安家的几日,她果然也很快地便上了手,外头余瑜也得了信,也带了林安去管事小厮们中间,明了规矩不提。

      有了管事娘子的协助,邱凌顿感轻松很多,时日过得飞快,不觉又是一个来月的水路行完,等到了都中,正是四月底五月初的早夏光景,天气已经略有些炎热,林如海因连日赶路,往返奔波了这许久,又因心中有事,思虑过甚,终于不能支撑,一下了船就病倒了,因正是中午日头毒辣的时候,他见了暑气,愈发眩晕,竟然动都动弹不得了。

      贾琏等几个得了信儿,早在港口候着,依着贾母的意思是要接了林如海和黛玉回去吃接风酒的,见了这个情景,不由得大惊,一面打发了人回去贾府报信,一面带了人预备亲自来送姑父回府,早被余瑜以“老爷吩咐恐过给府上病气儿” 为由,婉言谢绝,一面已经命林祥伯带着几个人先护送老爷回府,顺便请医问药。见老父病重,黛玉也没有什么心思应酬,坐在车里掩面告了个罪,便以得在老父病床前尽孝为由,匆匆辞别了这位琏二哥,护送着老父往林家故邸里去了。

      贾琏愣了一阵,看着林如海的脸色实在很惨淡,只有拱了拱手,目送着黛玉和林如海的车远去,本想留下来帮着搬搬东西,又见余瑜在那里指挥若定,家人们有条不紊的,便也不好随便插手,只有告辞回贾府同贾母汇报去了。

      见到贾琏等人走了,余瑜赶紧命了林安接替自己,然后自己亲自带着鸿哥儿等几个可靠的小厮赶回了府里,幸好林家在京城的房舍已经收拾打整好了,人一来就能入住,此时林祥伯已经把林如海安全送回府里,邱凌雪雁春纤几个陪着黛玉也跟着进了府,其他人等自有林安和林安媳妇往来操持,王嬷嬷因不放心,也在后头压阵,料想也是不会出什么大错的。

      邱凌便把船上那一堆东西抛在了脑后,跟着黛玉一起到林如海床前伺候。黛玉早急得不行,衣不解带地在父亲身边照顾,邱凌在旁边跟着斟茶递水,还得负责安慰开导,并递帕子擦眼泪,真是好一番忙碌。好不容易,总算把大夫请了来,一番诊治,黛玉少不得要回避的,只忧心得眼泪汪汪,不知道怎么才好。

      邱凌一边安慰她,一边暗自觉得林如海这病来得蹊跷,她算算时间,不巧却竟然正是原著中林如海病逝的前后,心中不禁一沉,听得外间有了动静,便也不顾得避忌,要雪雁春纤看好了黛玉,自己亲自出去,为那位据说是宫里头出来的太医奉茶,顺便探一探虚实。

      余瑜正在那里陪着刚刚诊治完的太医说话,一见邱凌直愣愣地从里面出来,不由得一愣,但他素来是个得体的,还是从邱凌手中接过茶,亲自奉给太医,恭敬地听他分析病症。未成想,那太医沉吟了片刻,便甩了一堆医学术语出来,邱凌一阵眩晕后,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揣摩着其大意是思虑过甚,先着了风寒,又中了暑气,虽然凶险,但用心调理也是可以恢复的。

      最烦这些学究型技术工作者了,直接说点有用的会死么?她忍住想骂娘的冲动,只恨自己没法上去让他废话少说,便眼巴巴地看着余瑜,指望他出马。

      那孩子愣了一下,深深看了她一眼,便转过头,以恭敬得体的语言打断了太医的长篇大论,求了个方子出来,方才恭送太医出去了。邱凌这才松了一口气,上前拿了单子看了一眼,她虽然不懂医理,但也认出了几种去寒的和清火的药,知道应该也算是处方同病症相符,又想到这好歹也是太医开的,便自我催眠说,应该也是管用的吧……一定得管用啊,不管怎样,林大叔您可千万不能挂啊,要不,我这么多年不是白折腾了么,好容易把妹妹弄出来了,您老这个时候撑不住了,她绝对就又杯具了。

      正在那儿胡思乱想的时候,手里的药方却忽然轻轻地被人夺了去,邱凌愣了一下抬起头来,见对面的少年冷静地吩咐道:“先去抓了药,服侍老爷吃了再哭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21、染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