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佛洛解析 ...

  •   随着他开始放弃欲望的满足,他不得不容许母亲暂时离开。作为对自己的补偿,他用手头的东西自导自演了一场“消失和重现”的游戏。从对这个游戏进行情感评判的角度来说,它究竟是孩子自己发明的,还是从别的地方学来的,其实都无关紧要。我们的兴趣点在另一个方面。母亲的离开,对于孩子显然不是愉快或无所谓的事情。他把这个痛苦的经历当作游戏反复演绎,这又如何与唯乐原则相符呢?有人或许会说,快乐来自“重现”,而“消失”是“重现”的前提条件,后者才是这个游戏真正的目的。但有一点却说不通:“消失”这一行为可以单独作为游戏存在,而且它出现的频繁程度要远胜于给人带来快乐的“重现”。,却作为主动者反复主导一个并不怎么愉快的游戏。这种追求可能是某种控制欲的表现,这种欲望与回忆是否愉快无关。但我们也可以尝试给出另一种解释。扔掉某样东西,让它“不见了”,可能是为了满足报复母亲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起因是母亲的离开,它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抑制。所以,这一行为的潜台词是:行,那你走吧,我不需要你,我亲自送你走。我第一次观察他时,他才一岁半。一年后,他开始习惯性地把一个他不喜欢的玩具扔到地上,一边喊:“去打仗吧!”当时有人告诉他,他的父亲打仗去了,所以不在家。他不但不想念父亲,还借助这一举动,表明独占母亲、不被打搅的愿望。从其他一些孩子身上,我们也能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他们用物体代替人,以摔东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敌意。所以我们不禁要怀疑,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进行心理加工,并借此将它克服的冲动,是否是一个原始的、独立于唯乐原则之外的过程。在眼下讨论的这个案例中,这种令人不快的印象之所以重复出现,完全是因为这一重复过程与另一种更为直接的快感产生了联系。
      便对孩童的游戏做进一步追踪,也无法帮助我们在两种意见之间做出选择。我们注意到,孩子们会在游戏中重复一切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生活经历,借此摆脱这一印象的影响,从而达到掌控全局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这些游戏显然都受到一种愿望的驱使,那就是尽快长大,像成人一样行事。这种愿望,在孩童时期尤为强烈,欲望可能是存在于有机生命体中的恢复事物早期状态的需求

      弗洛伊德虽然自我方面完全是错漏的,但是他说的死之欲望,强迫性重复是有很大价值的。

      我同样认为最早的□□本就是一个自虐般的分裂,这种□□从来不是某种快乐,恰恰相反是很痛苦的分离,而直到在生物当中形成了为了弥补这种痛苦而出现的分泌,这与生物舔自己伤口没什么两样。

      我们可以说,在男女第一次□□而言,其实都并不愉快,通常都是痛苦的,只是由于适应后才形成看起来是快感,强调的是适应在后,适应从来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痛苦才是适应之前,虽然我们经常误以为适应在前。而动物们都有性别,有生殖器官,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反而才比较奇怪。

      强迫性的重复而言,扔掉某样东西,让它“不见了”,不是为了满足报复母亲的欲望。这种破坏欲的起因是母亲的离开,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抑制,而感到痛苦,因为这样的痛苦,才有了破坏欲,这种转移是转移注意力,也就是转移痛苦。

      至于死之欲望,按他的说法比较奇特,但我认为死的欲望是有的,但是人独有的,人类比动物要可怜,每个动物都比人类要快乐,人类虽然不缺生存资料,但是也越来越痛苦,所以人类就像是一个疯子。

      我们可以观察到,人类当中的上瘾行为,都是由于痛苦,尤其是转向内部或者转向外部,产生的像是快感而言,都是一种类似于破坏的欲望,和恢复的欲望。
      当一个人对社会和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厌世或者自杀。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急切希望回归,这种回归本身带有恢复和破坏两种概念,如果说破坏的欲望是死的欲望,那么恢复的欲望就是生的欲望。

      破坏,恢复,而创造才是独特的,创造本身就包括了破坏和恢复,换句话说,创造与破坏并不等同,并不是相反,而是同一的概念。

      施虐或者受虐则是两种极端,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两个倾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