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Chapter68 ...

  •   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来谱写生命的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从上帝视角来看,老师去询问洛这件事发生在高二的最后,四年后当我再次回到这里,陶老师告诉了我们那天发生的一部分真相。
      陶老师是如何得知洛过去那些事的,他没有提及,他是从那晚备课拿起了教案开始讲起的。《纯朴的嗜血者》,是有关李逵的论述类文本,不知怎的,方才被千般思绪排除在外的夏末虫声突然填满了他的脑海,他又盯了“嗜血”二字看了许久。
      课代表早早地把作业垛在了办公桌上。不是因为他们勤奋,而是可以在学生发展中心部那帮成天无所事事检查学生偷乘电梯的老师来之前坐电梯。这规矩是不久前才定的,可是检查员的出现不过是把一些光明正大的人变成了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很难说这是进步。陶老师瞥了一眼不远处电梯口一运气不佳被抓获的男生被罚跑一遍楼梯,拿过那堆作业纸。
      这作业的题目并不合陶老师的教育理念。他非常想听听学生们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概括作者的思想,这种千篇一律的回答令人视觉疲劳,偶尔出现的新颖文字却只值得一个红叉。他抽出洛的作业,答得中规中矩,虽然漏了一些要点。在文本上,她圈出了“小衙内的死”“自己的命与他人的都不在乎”“快意恩仇”。不知洛写这道题时在想什么,想到自己的过去了吗?或者她什么都没想只是可悲的遗忘了?“不过我也不能这么恶意揣测”,陶舒璇摇摇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备课、上课、作业,无休止的轮回。
      今天的晚自习是陶老师值班。6点,各班已经安静下来了,陶老师趴在栏杆上望着不知何处。都说凭栏远眺的人都是孤独的,这话不假,“独自莫凭栏”。这时,3班的门开了,洛用镊子夹了两只飞蚁出来。最近校园里婚飞的飞蚁横行,在灯光下像是棕黑的脱落,一捏肚子还会冒白浆,没几个同学敢用手直接去抓。洛把他们扔进了其他垃圾,洗净擦干镊子,走了回来。“洛,”陶老师叫住了她。洛停下脚步,望着他。陶舒璇突然不知道从何谈起。尴尬的沉默。他突然想到作业:“你对小衙内有什么感想吗?”
      奇怪的问题。他很希望洛说说自己对于生命的体悟,对孩子的怜悯,谈谈人们的平庸,无耻的快乐,甚至……那件事……但也许是她觉得老师另有企图,不知如何是好之下,她只说:“没什么。”
      陶舒璇似乎有些失望。他干脆坦白:“我昨天知道了你初中的一些事。”
      洛露出了“猜到了”的表情。每一个知道那些事的人都是同一个眼神,说不上是怜悯,还是优越感,还是好奇。可是老师呐,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福斯特口中的“圆形”人物而不是像李逵那样只有标签,一句“不珍惜生命”,一个档案几条记录能圈定得了得!想说的太多,到头来只剩一声若有若无的“嗯”。
      “那个失踪的女同学是怎么回事?”陶老师进一步逼问,很难确定他现在是理性还是感性。兴许是洛觉得无法蒙混了,于是扭头望向教学楼外无际的黑暗:“谁心中没有几桩欲施行却没有去做的谋杀案呢?”
      “是你杀了他吗?”陶老师凝重地看着他。这是个胆小听话的女孩,平日里这样看着她她就会全盘托出。“我可没弄脏我的手,我也不想谈过去那些事。”你又没资格审讯我,洛暗暗地想。
      “那她在哪儿呢?”双方都觉得这步步紧逼的游戏真是没意义,洛转头面对目光:“别谈过去的事了。过去是妄加给我们的记忆,牵着过去的丝缕不断是易于抑郁凝滞的。她在哪有什么关系?过去的我已经死了!”
      “你去上自习吧。”陶老师没什么办法,又补充,“别忘了把真相带入坟墓是对全人类的不负责!”
      “嗯。”洛扭过头时若有若无地回答了一声,不知她是否听了进去。

      回到之前的故事叙述时间,为期两周的补课终于熬过去了,我要开始享受一个月的暑假了。
      “什么?你们班还自行组织了补课?”我本来要约洛出来逛街,得知的消息令我大吃一惊。洛班上家长竟然联系了自己班的老师,找了个学校附近公司的小型会议室来给大家继续补课两周!
      “嗨,本来这件事不给我们外泄的,补课有什么好?拥挤的桌椅,反光的白板,难吃的午饭……”洛倒觉着这事没必要对我保密,给我发了几张照片,确实跟她描述的一样,“屋内压抑至极,这里也就窗外的栾树好看了。”
      路两旁的栾树有的顶着金色的花冠,有的则是托着粉红的子叶,深绿、金黄、嫩粉夹杂的颜色,的确比那间“临时教室”里的灰白好看多了。
      “你们班是真的离谱。对了,你们语文课讲了啥?”我一边感慨着班与班的差距,一边借机蹭点“二手的课”。数学物理生物想想也知道是刷题,英语估计除了刷题还要加上《维克多》的单词默写,语法是跟着题目一点点讲的,我也不好问。唯独语文是多听一点赚一点。
      “我们先听写,然后写作文讲作文,作文题发你。”洛倒是不含糊,一个图片发过来。
      “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三种,有人只关注红、绿灯,无视黄灯的存在;有人把黄灯看成警示;有人把黄灯当成‘机遇’……个人、团体、社会、国家都可能亮起黄灯。
      ‘黄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隐喻类作文?没记错的话,今年高考就是这种,生物老师说,那个出卷人一定没好好学化学,“盐加盐也可以生成水嘛……”扯远了。隐喻类我又爱又恨,因为它本身就是化抽象为具体了,成功与否取决于我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例子来填充这个隐喻。
      “小心点哦,我这个文章差点偏题了,就拿了47。不过小莫60分,大佬还是大佬啊。”洛失踪了一小会儿,估计是下课到饭点去拿盒饭了,但很快又跑来浇凉水。
      写作文是很耗费时间的,因此面对作文题,我们更多是直接做“破题训练”:界定题目,然后列出想到的素材。基本这一步写满的话能凑齐四五百字,足够奠定全文基调。至于最后的部分是升华还是走向平庸,还是分散开来全靠个人造化了。
      “我觉得虽然题目中既可以写‘警示’,也可以是‘机遇’,但是显然‘机遇’是负面的,有那种发国难财的感觉。所以要写警示,是这样吗?”毕竟不是写作业,在手机上发消息这么两句话就感觉很长了。
      “嗯嗯,你走在正道上了。你知道我干啥了吗?我在哪里扯三体的极端环境然后说黄灯是个中间状态,然后就没分了。对了,你有啥素材吗?”
      问到点子上了,对于洛而言破题比较难,对于我而言,找素材要我老命啊!
      “有本书,全年级统一看的,特别贴合,你猜是啥?等我说你一定恍然大悟。”
      统一看的?我开始掰手指,首先排除《金蔷薇》和《美的历程》,这两本几乎就没用过;不可能是《诗经》《论语》,这俩是用来背诵的;《契诃夫》内容太多了,我熟悉的几篇《第六病室》《醋栗》都不是;《日瓦戈医生》有吗?“难道是《日瓦戈医生》?”
      “啊?为什么?”洛这么惊讶,那看来猜错了。
      “我也随便想的嘛……毕竟一共就读了那么几本书,排除一下没了。”
      “不是啦,是高二寒假作业要求读的《鼠疫》啊,老师不是说它是战争预言吗?而且里面也有个趁乱发财的投机分子,好像叫科塔尔。”
      “啊,原来如此!”
      “不过呢,老师说本来作家就肩负‘盛世危言’的任务,言之有理即可啦。你能说到警示,基本54分起跳了,当然还得把相近的概念,像是‘红灯’‘绿灯’说清楚。”洛好像在安慰我,又好像没安慰到,“我第一次发现,其实写作文挺简单的。”
      确实,我也感觉每次老师讲完后,作文很好写啊,不是随便写写就56了吗?为什么我还总是挣扎在50边缘呢?
      “对了,老师有再提起过去那些事吗?”我想了想,还是关心一下。
      “没,毕竟在这里,他就是个请来的补习班老师,可不是班主任,管得着吗?”冷漠而抵触的反问句,是用来消解意义的,我知道她还没走出来,就是先压在心底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Chapter6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