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淞沪(3) ...

  •   战壕!对!就是战壕!
      战壕在交战中是极为重要的,战壕是一种作战的辅助工具。交战方处于对峙时,掘土成壕,可以防止从正面袭击过来的子弹和炮弹。
      战壕的出现,使一战战场的战斗方式出现了极大的改变,由原来的步兵对冲变成了对峙,往往两方的战壕建筑在机枪和步枪的射程之外,而另一方的步兵一旦冲入战壕防线,便会因为机枪,迫击炮,步枪,铁丝网的四重攻击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一战战场上往往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双方士兵全都窝在各自的战壕中不敢冲锋。这也导致了一战战线的僵化,同时也促进了多个国家对骑兵部队的重视。战壕对步兵的压制作用极大,并且四通八达,形成了天然保护,不同战线之间传递信息与补给也变得十分方便。
      但是随着战术迭代更新,这种战壕的作用远不如一战那么强。
      就拿日军来说吧,日军的进攻方式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飞机轰炸,对我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重创我军部队,第二步是用大口径火炮进行轰炸,对我军再次造成重大创击,第三步则是步坦协同,由日军的装甲战车领头,步兵跟随在装甲战车的后面,由坦克掩护步兵冲锋,这时候我军的轻重机枪就会因为打退日军冲锋而不得不暴露火力点,随后被坦克和平射炮进行精准打击。
      王云天所想的战壕要稍微深一点,普通战壕深两米,王云天想出来的战壕深约两米三,宽度也比普通战壕宽,这样可以卡住日军坦克,迫使日军只能以步兵展开进攻。
      战壕里都要准备好厚度约15mm的钢板,以减轻飞机轰炸带来的人员伤亡。
      想到这里,王云天跟周文远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周文远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
      “营长,我有个看法你听听有没有道理。”
      王云天感到疑惑:“文远兄不妨直说。”
      周文远说道:“首先,因为国军士兵的身高不齐,有的士兵身高可能在一米八以上,有的士兵也能也就堪堪一米六,如果把战壕挖的太深,就会减少战斗人员。其次,挖战壕是个体力活,极其消耗士兵的体力,而且战时口粮不多,不利于打消耗战。最后,就是耗时。假设两只同样的部队,因为挖战壕消耗的时候不一样,挖的深的构筑防线的速度就会慢,那万一敌人发动袭击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准备好而无力抵抗,导致部队败退,影响士气。”
      王云天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周文说的有道理,他太过于注重如何防备日军的进攻而忽略了我军部队实施这个设想的客观条件。
      而周文远却很好的注意到了这点。
      王云天说:“确实,文远兄,你分析的有道理,我忽略了咱们部队的工地作业能力以及所需要的客观条件。还好有你提醒了我。”
      周文远笑着摇了摇头,表示王云天谬赞了。
      王云天说:“既然这样,那就不想那么多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没准到时候就有办法了。”
      “文远兄,部队训练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兄弟们现在都卯足了劲,想要拿小鬼子试试刀!”
      王云天哈哈一笑道:“不急,会有机会的。”
      日子就这样重复着。
      到了7月29日,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大纲》中就规定,要“以一部兵力在青岛、上海附近作战。”为此,日军撤退和转移侨民,调动军队,迅速完成了进攻上海的准备工作。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
      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的指挥官是中央军校的教育长张治中上将。此次会战是国民政府德械师对日作战的第一场仗。南京的那位希望这场仗他的德械师可以打出中国国威。
      但因为那位的犹豫,8月13日在面对日军炮火袭击却因为没有命令而不能还手感到十分憋屈。王云天的二营在日军的炮火轰炸下也损失了将近半个连约60人。这让王云天心急如焚:“上面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下令反击,再这样下去这仗怎么打?”
      张将军跟王云天也是同样的想法。
      次日,那位终于下达进攻的命令,张将军立即命令第九集团军(下辖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当时88师隶属第九集团军)对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发起猛烈发起猛烈进攻。
      但因为司令部的建筑非常牢固,外加火力点布置的非常隐蔽,每前进一步都要使两个德械师付出血的代价。
      王云天的二营和其他部队在进攻中同样受挫。王云天的二营已经锐减到只剩243人,伤亡几乎过半。王云天在进攻的路上发现日军的每个重机枪的火力点分布不均匀,难以摸清规律,再加上国军部队不发起冲锋,它是不会现行。这就让进攻的部队束手无策。
      王云天想:如果让上级命令其他部队在午夜发动佯攻,掩护我们二营进行夜袭的话,没准可以。
      想到这里,王云天向上级发电报,内容如下:敌火力点布置极为隐蔽,毫无规律可循,余欲趁天黑之际,对敌发动奇袭,还望上级肯调动友军部队发动佯攻。
      王云天的计划很快得到上级批准。王云天便命令部队后撤,由522团一营顶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