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矿石 ...

  •   温度不够,煅烧出来的铁看上去像是渣滓,石头上手看了半天,确定是铁,需要回炉重新烧才能用。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在昆仑山上寻到一处矿点。

      有人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想将这个好消息传递出去,刚要跑,李丹青拦住了他,“现在有客人在,都别对外声张。”
      朝廷上下一片混乱,自是无力再管其他,但这昆仑山上的势力可错综复杂,走漏了消息,怕是要引起争端。

      为了让他们当心,李丹青板着脸,对在场的人又是一番耳提面命的叮嘱。

      方桥一边听着,将第二种矿石投入到炉子里。

      这次火力更猛,只是烧了半天,方桥也没观察啥不同的,煅烧后的残渣取出来,浸入水中,没辨认出什么,暂且先放在一边。

      方宁站在那看了半天,见大哥终于有空了,这才把要送的东西给方桥。

      是一双灰色的麻布鞋,给梁文生的。

      鞋底鞋帮上面的布都是从死人扒下来的,不过方桥在路上都将那些用开水蒸煮过,又挑在扁担上面晾晒多日,比他身上穿的衣服干净的多。

      本以为要三四日才能做好,没想到这么快,不用想,他娘定是晚上熬了不少。

      梁文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试穿了新鞋,脚底很平整,丝毫不硌,就是平日里草鞋穿多了,脚指头被拘束着,一时有些不适。

      “多走走就好了。”方桥把手指头伸进他脚后跟,又捏了捏前面,“大小可还行?”

      梁文生点头,方宁又道:“二顺哥的那双也快做好了,娘让你给梁大哥量一量尺寸……”

      直到现在,方家也不知该如何待梁岳,客气和感激有余,亲近不足。

      方桥应下了,同时将第三种矿石下炉,并且将熔炉顶用黄泥封死。

      不过,炉子刚烧起来,上面石洞里出来好多人。

      擂鼓声响起,很快山谷中聚集了黑压压一片人,李丹青等人也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片刻后,朱茂和几个首领站在凸起的石头上,对着一众人说道:“山下的兄弟送信回来,胡人在雍州分兵,有一道人马去了渭城方向,渭城就在我们脚下,距离营地不足百里,若是被他们占了,日后我们上山下山就难了。”

      方桥直起身,目光从熔炉上移开,听苗老说这一道胡人兵马有三千余,骑兵占半,身后有无支援暂且不知。

      底下的人听着,脸色都很沉重,这个人数比往常他们对付的要多不说,他们要下山作战,没了山中的地形优势,不免有些担心。

      “这次我们在旁策应,李虎兄弟他们正面迎敌。”苗老继续说道:“渭城的守军被调到了桃林塞,渭城抵挡不住胡人,不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在我们脚下扎根!”

      说完,柳西又上来,大声宣告今晚杀猪宰羊,饱餐一顿,明日一早下山。

      五个营的人大声应和,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惊飞无数飞鸟。

      日头将西方染红,方桥抬头,看到了站在高处的姜谊,对方也好转头,同方桥对视,微微点头,消失在岩石后。

      很快,有人挑着百担酒进山,几只黑猪褪了毛,在河边被宰杀,一群小孩子围过去看热闹。

      “哥,这要烧到什么时候?”

      方桥坐在沙子上想事情,被喊了几声才回神,看着烧的通红的炉子,“风箱先别拉了。”
      停了风箱,半晌,炉子里面的热气慢慢散去。

      不用等炉子完全冷下来,方桥石头砸熔炉的侧面,这里设计了一个冷凝的气道,比别的地方薄弱一些。

      连砸了好几下,熔炉外面只留下几道印子。

      梁文海接过石头,砸到那印痕上,一下,泥巴块出现了裂痕,两下,可以看到里面烧的通红,火还没熄灭。

      有人想笑,憋住了,梁文海一本正经的道:“哥,你刚砸那几下,里面都松了,我正好省了力气。”

      方桥伸手将他肩膀的灰扫去,“真有一把子好力气。”

      在砸坏的泥土里,方桥找出来几个灰朴朴的东西,吹干净上面的灰和土,可以看到金属偏白色,举高些,在夕阳下,隐约能看到几缕蓝色。

      “哥,这是啥?”二顺他们一拥而上,兴奋的打量他手里的小东西。

      “像是锌。”方桥拿着铁钳子,夹着一块金属,放在炭火上,继续烧。

      “值钱吗?”听不懂的东西,他们最关心有啥用。

      看着金属逐渐软化,但却没有滴落,方桥道:“值不值钱我不知,不过这个加上铜,可以制作铜钱。”

      周围的人一阵惊呼,二顺的声音最大。

      方桥将铁钳放下,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枚铜钱,放在手指上弹动,铜钱高高抛起,然后失去了准头。

      众人热切的目光追随着这枚铜钱,只看到那道亮影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大家正要撒腿去追,有人抬手,将铜钱稳稳接住。

      梁岳刚从山洞出来,就看到梁大叔和几个村子的里正在外头等他。

      “大郎。”梁大叔先开口,“我们也挑出了一千来人,明日跟你们一起下山。”

      另外一个族老也道:“早早晚晚得打仗,跟着你,不论死活,我们也放心。”

      昨夜和今日都分了粮食,只知道埋头种地的农家人明白,这年头不豁出命去弄不到粮食,他们吃了,就得做事,无论种地,还是杀人。

      “人都在下面,大郎你去同他们讲讲。”梁大叔搓着手,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咱们打仗还不知道咋听命令。”

      马山村倒是有不少人从前服徭役时戍边做过兵,可都是不少年的事情了,没几个人打过仗,就算拿着刀,大多数人都是两眼一抹黑。

      “没经过训练,不能上战场。”梁岳这样说着,跟着几个长辈一起去了河滩,“这次挑出几百人,让他们先编入辎重营。”

      “多谢。”方桥接过姜谊递过来的铜板,放回口袋。

      “明日一早,方小兄弟也一同下山吗?”姜谊问道。

      “这需得梁岳同意。”方桥向后拢了拢汗湿的头发,实话实说,“我去帮不上忙。”
      姜谊点头,“打仗确实不是儿戏,方小兄弟觉得渭城最后会落到谁的手里?”

      “不是胡人就好。”方桥引着他往小溪边走,蹲下洗手,“姜掌柜以为如何?”

      “有些难。”姜维慢步走过来,“胡人想要南下,必破桃林塞,渭城距离桃林塞百里,不想攻关时腹背受敌,他们定然会占据渭城。”

      桃林塞是大周北方最重要的关口,那个位置在方桥看来就是前世的潼关,潼关一旦失守,胡人铁蹄长驱直入,中原腹地一马平川,刀指京城,天下大乱。

      “南下的路可不止那一条。”方桥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站起来,道:“穿过昆仑山有四条古道,据我们所知,已经有胡人的斥候在探路。”

      “方小兄弟言外之意是蜀地更危险?”

      “那要看梁州和桃林塞哪个更难打。”方桥捡了个树枝在地上画,“自古北方胡人南下就这么几条路……”

      方桥用圆圈代替城池,乍一看不知所以,连成线后,姜谊一眼便看出了端倪。

      跟在姜维后面的年轻人眼力也很好,指着最上面一片重要城关,“这些已经被胡人占了百年,分属十几个部落,若非如此,雍州也不会这么快陷落。”

      方桥点头,将那几个圈划掉。

      姜谊神色未变,“依方小兄弟看,胡人若入蜀,会如何打?”

      方桥看着他,半天没说话,然后转头四顾,想了想,道:“其实我不懂这些,就是大兄说话的时候,记了一些……”

      刚才说话的年轻人正要张口,姜谊拦住他,对方桥笑了笑,“不知梁兄弟有何高见?”

      围着刚才那些城池,方桥又在四面八方画了许多圈,箭头旋转,就听有人道:“不可能,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这不可能……”

      说话的是一直跟在姜谊身边的年轻人,他一看就不是侍卫,谈话间,姜谊一直同他有眼神交流,看上去应是有些身份。

      听他这般说,方桥用脚将地上的痕迹抹去,“随便画的,不用在意。”
      仿佛被噎到了一般,年轻人一时语塞,姜谊一直盯着被抹平的地面,眉头微微皱着,许久没有说话。

      这时,有人喊开饭,苗老差人过来请姜谊和方桥等人。

      几个人同行,快到山洞时,姜谊突然道:“多谢方兄弟赐教。”

      “姜掌柜客气。”方桥道:“蜀地人杰地灵,只希望数百万百姓不要像雍州人这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说着话,进到山洞,此间异常宽阔,能容百人,方桥径自坐到梁岳身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矿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