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四月八 ...

  •   四月八这天清晨,阳光缓缓穿透云层,在不经意之间,光芒四溢,倾泻而下洒在江阳山区的梯田上,金黄一片,如同铺满黄金的画卷。温暖而明亮的光线洒满了广袤的江阳山区,点亮了层层叠叠的梯田,它们犹如镶嵌在大地母亲衣襟上的翡翠与黄金交织的瑰丽挂件,熠熠生辉。满是油菜花的梯田顺着山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每一块都被阳光勾勒出耀眼的金边,连成一片波光粼粼的金色海洋。在阳光的洗礼下,水稻摇曳,生机盎然。湿润的稻田反射出夺目的光辉,绚烂至极。
      李勇一家早早起来,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肴,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糯米糍粑和用新鲜嫩叶包裹蒸煮而成的五彩糯米饭,象征着五谷丰登和生活多彩。
      许茵受邀早早来到李师傅家共度佳节。李大婶提前准备好苗族衣服,那是一件由自家织就的麻布裁剪而成的大襟右衽衣,绣满了繁复而寓意深远的图案。深蓝色的底料上,金线和彩丝交织出蝴蝶、花卉与几何纹样的刺绣,尽显苗族女性的灵巧与智慧。
      许茵还想推辞,李大婶爽气地说到:“过节要有仪式感嘛!”她自己也身着一件精致的苗族传统服饰,腰间系一条手工蜡染的围腰,色彩斑斓。
      许茵看着床上漂亮的衣服,心动不已。在大婶的催促下,去了里屋换上。苗衣裙摆是层层叠叠的百褶裙,每一道褶皱都如同山间流淌的小溪,灵动且富有韵律,穿在身上映衬得她的身形更加曼妙。李大婶把头饰给她戴上,一顶精美银饰头冠,上面镶嵌着翠绿的玉石与熠熠生辉的银片,随着她的步伐摇曳生辉。
      她本人身材修长,皮肤白皙透亮,明眸善睐,乌黑的秀发如瀑般垂落肩头,一身民族服装衬得许茵犹如初春的梨花般清新脱俗。
      李大婶带着许茵参观了村里的庆祝活动。
      村里的嬢嬢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民族服饰,在鼓楼前载歌载舞。他们的歌声浑厚而悠扬,舞蹈步伐稳健有力,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
      男人们则准备着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感谢耕牛为农事付出的辛劳,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旁来参观的游客也情不自禁地被这种浓厚的民俗风情深深吸引,纷纷加入跟着村民一起手捧香烛,虔诚地向神牛雕像鞠躬行礼。
      许茵站在外围人群里,自然地融入了这份民族风情之中,不仅是一个现代都市的外来客,更成为了苗寨里一道流动的风景。
      悄然间,她看到熟悉的身影。
      关成骞身着一套精致的苗族传统服饰,服装以深蓝为主调,上衣绣满了寓意吉祥富贵的龙凤图案,银饰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腰间系着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蜡染围腰,映衬出他刚毅又不失温润的气质。
      身旁的岳文廷也同样身着一袭华美的苗服,李珂则身着一件亮丽夺目的苗族女装,衣服上满是手工刺绣的各种花卉和蝴蝶图案,裙摆随着舞步轻盈飘动,宛如山间绽放的花朵。年轻女孩明眸皓齿,笑容如花,在清凌凌的日光映照下更显得娇艳动人。
      周围的空气喧哗热闹,祭祀过后,人们手中各持一杯自酿米酒,边唱边舞,举杯共饮,欢声笑语荡漾在这片热闹非凡的苗寨之中,仿佛将所有的祝福和欢乐都融入了这淳朴而热烈的庆祝活动之中。
      兴许是许茵的目光太专注,年轻的男女,齐齐侧身看向她。
      岳文廷最先感叹:这活脱脱一位美丽的苗家姑娘!
      广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李师傅家热闹非凡,亲朋好友纷纷赶来赴宴。他们围坐在木制的长桌旁,品尝着醇厚的自酿米酒,畅谈着一年来的辛勤与收获。
      许茵在李师傅夫妇的热情招待下,不仅品味到了地道的苗家美食,还参与到斗牛角、踩高跷这些传统游戏中去,感受着别样的恣意快乐。
      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起,人们手拉手围绕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芦笙舞。
      星光点点,火光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笑脸,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山谷之间。
      关成骞、岳文廷和李珂三人与许茵围坐在篝火旁,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许茵被这和谐而热烈的气氛感染,米酒下肚,微醺之间她感到自己仿佛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了一个短暂的主人,体验并分享着这份独特的民族文化。
      “你的铁冬青怎么样了?”关成骞坐在许茵一旁,看她一脸满足与自豪的笑容,不由得想起那棵育苗树。那次他把育苗树拿回去,修剪好多于的枝条,施了一些培养液,确定树苗没事儿,再给许茵送了回去。
      “过得很好,我昨天看他越发绿意盎然了。”米酒作祟,让她没了往日的清淡,语气间充满了玩意,惹人逗趣。
      “有什么比铁冬青还好养活的嘛?”许茵脸色殷红,带着一点醉意请教这位专业人士。
      “仙人掌!”
      许茵一阵晕厥,“我需要的是树,再说了仙人掌也被我养死过!”
      二人聊得兴起,许茵在此之前对于这个地方完全是陌生的,关成骞尽地主之谊,兴致勃勃地向许茵介绍了苗族四月八节的历史由来和传统习俗,今天仪式上各个环节的意义以及那些载歌载舞背后的故事。
      许茵听着,对方的语气越听越熟悉,让自己仿佛回到了大学的选修课。
      关成骞言语间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同时也不忘分享他们在植物所的研究,还有森林中迷路时的惊险经历,感慨万分。
      岳文廷比关成骞更早进入研究所,“酉安村的村民之前一见到我们就烦。”说着自己笑起来。
      许茵不解,“为什么?”
      “这里曾经是贫困村,家家户户朝不保夕,哪有心思听我们讲植物保护。”
      关成骞解释着:“我们眼里的宝贝,不过是村民们赖以谋生的工具罢了。”
      多年前,酉安龙潭一代几处岩谷中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小黄花茶,村民们不知这些小黄花茶的珍贵,只当做是收入来源,毫无节制的采摘,甚至有的人抢着挖根移栽,想等着收成了数钱。他们哪知道,这小黄花茶的生长条件极为严苛,被挖根移栽的茶树多半都死去了。邺兰保护所成立后,所里上下齐心宣传保护知识,阻止村民过渡采摘挖掘,可他们不能理解,还认为是保护所里的人捞便宜,想独吞发财。
      “几次宣传都和村民起了冲突。”关成骞苦笑着说道。
      “关叔叔和阿姨都曾被龙潭的村民打过。”岳文廷把杯里的米酒一饮而尽,想是想到了之前的事。
      说到旧事,岳文廷知道许茵是射电工程的电力工程师,他听李大叔提起过,工程部有个许工,顶漂亮的女孩子,工作细致又耐心,在工程部一点不输男人,令一众男同事刮目相看。
      岳文廷夸赞起许茵,更赞扬了射电工程项目中表现出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大工程兴建前,他们就派专人来邺兰植物保护所调查,担心工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几次设计也都是要力争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谈话间,许茵和岳文廷两人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让两者和谐共生。
      篝火燃烧得正旺,火苗跳跃着不时勾勒出他们年轻的脸庞。他们分享着各自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许茵深受触动,对于西南地区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已经有了更深的喜爱。
      她颇有感触地说到:“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工程实施中充分考虑到环保与生态平衡的决心。”
      诚恳的语气令他们动容。
      李珂年纪最小,作为本地人,小姑娘热情地邀请许茵品尝各种特色美食,烤糍粑,炸糕,米豆腐······应有尽有。
      “许姐姐,你看我手上的这个手镯,是我们寨子里的姑娘一起编的呢。咱们衣服上的刺绣也是她们合作绣的。”李珂向她展示着手上编织的银饰和衣服刺绣。
      “这些手工品真精致!”许茵不由得赞叹。
      “这些都是可以售卖的吗?”寨子里与几个手工坊,许茵刚来那几天也注意到有不少年轻姑娘聚在一起做手工。
      “是的,是寨子里的手工坊,让不读书的女孩子们有挣钱的门路,同时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李珂非常支持这些手工坊,他们技艺背后是家族传承和民族智慧。
      “像我是已经不会做这些了,如果没有人专门学习,这些手艺就要在我妈妈她们那一辈失传了。”许茵注意到李珂手上戴了几样样式不同的银镯,都是自己没见过的款式,有小鼓、月牙各种形状的装饰······
      温馨而富有韵味的四月八日,许茵在这一天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一天的记忆将长久地镌刻在她的心中。
      夜渐深,几处篝火渐渐熄灭、冷却。人们说笑着告别各回各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