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小城生活 ...

  •   龙潭射电一期工程暂告一段落后,许茵准备休几天假回趟家。
      年前许爸爸心脏做了搭桥手术,许茵却只在家待了几天。从过年回来一直都是电话联系,虽说妈妈一直嘱咐自己爸爸的身体好的差不多了,但还是想回家看了才安心。
      正好这月轮休的安装工人也有要下山回家的,许茵一早就跟送人的李师傅联系了,搭趟顺风车去火车站。
      一路上许茵听几个相熟的年长工人聊天,听着他们自家的琐事。
      车行在蜿蜒的山路,进入长长的隧洞,对面山间有南来的火车扶山远去,许茵想到前不久她跟孟维扬聊天,那家伙问自己是怎么喜欢上这片山乡园地的,许茵当时告诉他没原因,此刻她想回答他了。
      几小时的山路,李师傅就远近把几位工人送回散落的村子,最后就只剩要回家自己跟要去车站的许茵。
      但想不到,在出了酉安县城后上高速的时候却被长长的车队堵了回来,原来因为前几日连续的大雨高速东区路段几处滑坡,还有两处山崖有土石滑落,很危险,交通局为了保障安全,抢修封路三天。
      无奈之下,许茵只好麻烦李师傅把自己送到县里的酒店,看来回家的美事算是泡汤了。
      “许工,你说哪的话,住啥子酒店,我家就行噻。”李师傅对这位年纪轻轻的工程师是佩服不已的,这姑娘有股韧劲,在工地上不输他们男人。
      “那多不好意思,您还是把我送到附近的酒店吧。”许茵早就听说李师傅为人热情,但到底是外人,这么贸贸然去别人家,还是不太方便。
      “有什么不好意思,许工你是大城市来的,你别嫌我家邋遢就好”
      “怎么会……”
      “那就去耍耍噻。”
      ······
      “那,那就麻烦您了。”许茵看着李师傅真诚而期待的眼神,再拒绝就矫情了,索性答应。
      “哎,好嘞。我给我家细娃儿妈打个电话,让她早准备桌好吃的喽······”
      许茵正要跟李师傅说不用麻烦的,前边李师傅却已经拨通了,许茵笑笑,看来李师傅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自己答应了。
      听着电话里爽朗的笑声,许茵更喜欢这个西南的小城了。
      远处山峦隐在迷蒙云雾里,渐渐地雾气弥漫把整个山体包围,山间万物仿佛被一层薄纱轻轻覆盖,若隐若现。山雨欲来的前奏。
      许茵远远看着浓厚的雾气轻盈地游走在山间峡谷,悄悄地蔓延开来,步步紧逼,那些原本清晰可见的石崖、林木以及蜿蜒曲折的山路,此刻都成了雾中的剪影。山峦的峻峭轮廓在雾霭的萦绕下显得更加朦胧,浓雾如梦似幻,不仅遮掩了山的细节,让人不禁遐想那被隐藏在云雾背后的奇妙景象。
      山里天黑的早,天黑前回到李师傅家里,李大婶早就在屋外等着了。
      李家是个老宅,木制房子傍山而建,最令许茵意外的是房前十多米隔稻田就是火车铁路,吃饭这会儿就有两三趟火车经过,卡卡的声音由远及近,响在这山乡村落里,独有一番风情。
      自身职业的缘故,许茵不禁打量起这栋木楼,陈色的木料昭示它年纪应该很大了,屋里自中间分开,阳面是客厅客房卧室,阴面有厨房杂物间还有厕所。前门隔稻田邻着成渝铁路,田里稻香浅浮,家养的鸭子就宿在这水田里,是不是的扑打几下翅膀。辛弃疾的西江月里,也应如此了,抬头看天外,星又岂止七八。
      吃完饭,隔壁楼家明天有喜事,李师傅被一位大嗓门的大叔喊去帮忙了,许茵跟着李大婶去自己要住的房间休息。
      晚上住的是李师傅女儿的房间,来之前听李师傅说了女儿李珂在南溪上大学。许茵开门进去,一阵清悦的风铃声响起,原来李珂在房里挂了一串天蓝色的小海豚风铃儿,清清灵灵的声音很是好听。墙上贴着几张海报,都是时下流行的艺人。
      许茵在写字桌前坐定,被几个相框吸引。照片里笑得一脸灿烂的女孩儿想必就是李珂了,弯弯的月牙儿眼,轮廓里有李大婶的几分影子。
      另一个里是穿着军训服的李珂跟一个男生,男生穿着白色短袖黑色长裤,胸口上一片绿叶子,很别致。也许是照片里的男女笑得太温暖,许茵心头涌上一片熟悉。就好像看见了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友般。
      夜里,周围一片清寂,许茵只拉上窗纱,枕着偷偷入户的月光沉沉睡去。

      参加了当地的婚礼,许茵才见识到本地人对麻将是怎样一种热爱,她还是第一次见用麻将桌做婚宴饭桌的,这边吃完饭一收拾,麻将长城就搭起了。耐不住,许茵也跟几位年轻的姑娘打了几圈。
      在李师傅家这几天,许茵不仅体验了西南小镇淳朴而热闹的生活气息,更深入地融入到了这个温馨的家庭中。
      她帮着李大婶一起做饭,一起去隔壁邻居家帮忙准备婚宴,甚至学会了当地几种特色菜肴的做法。
      日暮时分,高耸的山峰犹如沉默的巨人,轮廓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变得模糊而柔和,它们的顶部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边缘,像是镶嵌在天际线上的一串璀璨宝石。太阳缓缓下沉,将天空晕染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从热烈的赤红到深深的紫罗兰,再到温暖的琥珀色,天空的色彩变化丰富而富有层次感,仿佛是天神挥洒在天幕上的神奇画笔。群山投下的长长影子在山谷间交织,给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平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
      在这远离尘嚣的山林之间,晚风轻轻拂过树梢,带走了一天的聒噪,带来了夜晚的清寂。山间的溪流在夕照下闪闪发光,映衬着周围岩石的斑驳纹理。偶尔几声归巢鸟儿的啼鸣,穿越山谷回荡,增添了山林日暮的独特韵味。山间的静谧和火车经过的声响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让人感受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共存。尽管归家计划受阻,但在这里的日子让许茵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喜爱。那是一种混合着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以及人情温暖的独特情感。
      许茵回到房子里,坐在窗边看着窗外迷雾中的山峦若隐若现,听着风铃声与火车鸣笛遥相呼应,思绪飘向远方的孟维扬,想象着他听到这一切时会是如何惊讶与向往。
      周五那天李师傅开车去车站接女儿,正好赶上端午放假,李珂上完早上的课就坐车回江阳了。
      李大婶说起女儿李珂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宠溺与自豪。许茵问起李珂在大学的专业,李大婶笑着说:“这孩子从小就主意多,大学专业也是她自己按兴趣报的,叫什么植物科学······”许茵倒是很意外,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学的农学专业。
      李大婶细数起李珂从小到大的点滴,无奈又宠溺地说:“这孩子就是看成骞是做植物保护的,所以也学了这个。”
      “成骞是······”许茵正纳闷。李大婶看她疑惑,解释起来:“成骞是我们村里乖仔。就在邺兰里工作,比他爸妈还厉害呢。”
      “珂珂屋里的那张照片,她穿着军训服的,旁边的男孩就是成骞。”
      “原来是他。”许茵想起,那个男孩上衣上绣着一片精致的绿叶,原来他是做植物保护的,还真是相得益彰。
      李大婶跟许茵聊起关家的事。
      关家是外地人,关家爸爸和妈妈是大学同学,都是学植物学的,两人多年前来到江阳,在邺兰植物保护所做植物保护,一做就是几十年,再也没离开这里,就这样扎根在了江阳。
      关成骞耳濡目染也喜欢植物,大学专业就选了南溪大学植物科学,后来大学毕业回到邺兰,和自己父母做起植物研究。如今关家爸妈都已经退休,关成骞已经可以在邺兰的挑大梁了。
      李珂自小和关成骞相识,大学也报名了南溪大学,被植物科学专业录取后,成了关成骞的直系师妹。
      李大婶讲起女儿滔滔不绝,说着她如何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丫头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大学生。没意外的话,李珂毕业之后也会回邺兰做研究。李珂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擅长美术设计,墙上的海报便是她精心挑选的代表自己审美的装饰品。提起女儿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李大婶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期待和欣慰。
      “我们家李珂啊,心地善良又孝顺,虽然离家去上大学了,可每周都会打电话回来,每次都问东问西的,生怕我们在家有什么困难。”李大婶一边整理着李珂要住的房间,一边笑着回忆道,“这孩子,还总想着把在学校学的新鲜事物分享给我们呢。”
      看着许茵饶有兴致地翻看李珂的照片,李大婶接着说:“她和成骞的感情一直很好,整天哥哥的叫着,长不大。不知道成骞明天会不会来家里,来了的话,你们年轻人正好可以认识认识,以后再来玩就有作伴的了。”
      李大婶一脸期待,随后又说道:“就是他的工作吧比较忙,不是去林子里找东西,就是在实验室做研究,可忙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