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昭德太后小传 ...

  •   祝锦瑟,秦国公嫡女,生卒年不详,东宫时为太子侧妃。先帝登基后被封为昭妃。初元二十年,晋为德妃,保留封号。建昭初年,圣上登基,遵先帝遗诏封太后。
      有人说,昭德太后就是初元帝给建昭帝准备的工具人。前期,建昭帝因摄政王叛乱而皇位不稳,是昭德太后力挽狂澜保住了建昭帝的皇位;中期,在建昭帝不问俗事的情况下,大大小小的朝廷事务都由昭德太后拿主意;后期,昭德太后死了,大行朝就日渐衰败。有人说,昭德太后的功绩不亚于前朝曌天大帝(女皇帝),她是大行朝的中兴之主。有人说,昭德太后肯定和建昭帝有一腿,要不然建昭帝安心把权利给她,而且还让她扶养自己的幼子。可是昭德太后真的如我们猜测的那样有雄心壮志,要做天下之主?又或是魅力无边,让两代皇帝都倾倒在她的血色罗裙之下?
      今天,我们就从前几年考古新发现的昭德太后手札中了解,真正的昭德太后是怎样的女子。
      我十五岁就嫁给太子做侧妃,在此之前,太子已经有了正妃和无数妻妾,娶我只是为了我家里的权势罢了。太子爱正妃胜过其他任何女子,我身为秦国宫嫡女是很骄傲的,为此曾经很是嫉妒正妃,还曾经幻想如果我提前出生几年,太子最爱的正妃是不是就变成我了。可惜并不是这样的。正妃因惩跪一个良娣而让她小产,谋害皇孙的罪名眼看是逃不了了,然而太子相信正妃,说正妃心地善良,对此并不知情,这不是她的错,错就错在良娣没有发现自己怀孕,吓到了正妃。此言一出,我知道正妃活不长了。
      男子宠妾灭妻是大罪,要下牢狱的,宠爱正妻却是一个好名声。但正妻得到的却相反,如果男子宠幸妾室而不尊重她,她便会得到世人的同情,可若是男子专宠她一人,将满宅妾室冷在一边,她便会得到善妒的坏名声。有利于男子的事便有害于女子,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男女的身份本身不对等罢了。所以男子可以有很多女子,而女子不能有很多男子。男女之间本该只有对方一人足矣,可男子平白无故又要娶别的女子,他对爱人说这只是为了繁衍,你永远是我唯一的正妻。世人皆要生儿子来传宗接代,生下女儿轻则辱骂买卖,重则直接溺死在河水中,可真正繁衍子嗣的是女子啊!平民百姓能有一个女子都不易,达官贵人有十几个女子还不满足,阿房宫赋里说:“宫女们打扮的极致美丽,久久地站立,深深地眺望,期望得到君王的宠幸。有的宫女甚至三十六年无法见到皇帝。”多少女子在深宫中郁郁而终,如果为了繁衍,又为什么不宠幸她们呢?说是男儿薄情,那世间竟是没一个痴情的男儿了。可世间还是有痴情的男子的,他们不是那种说着为正妻好而娶妾室的负心人,也不是正妻死后立刻另娶她人还要赋诗哀悼亡妻的虚伪人,他们是真真正正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一辈子就你一个。他们大多没什么文化,说不出什么“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名句来感动爱人,他们只是默默的用行动证明。你以为我要夸他们痴情?错了,在我看来这只是男女之间最基本的事。那些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的人不一定是因为爱这个妻子,有的是太穷了,没钱娶到第二个妻子了;有的是死太早,没机会娶到第二个妻子了;有的是巴不得妻子早死,这样他就可以没有束缚的享受更多女子,天哪,这些人也能称作是痴情人?痴情二字早应该从字典上抹去了。所以,我不相信世间有痴情的男子,就像我不相信世间男子和女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一样。
      太子正妃要死了,因为太子太痴情了。后院的妾室们想要她死,因为想得到太子的宠爱;前朝的大人们想要她死,因为想要拉进和太子的关系;就连皇宫中的皇帝和太后都想让她死,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皇孙。于是,太子正妃死了!死在所有人的期望下!真是皆大欢喜。东宫挂满了白幡,灵堂哭灵的人里真正伤心的只有太子一个。
      太子迟迟不肯娶正妃,这可愁坏了皇帝和大臣们。京城人都说,太子是难得的痴情儿。我听了只是轻蔑一笑。果然,不久太子开始临幸后院,还纳了几个和太子正妃神似的宫女。大家都放心了,更加吹捧起太子痴情来。
      太子登基后封祝锦瑟为昭妃。祝锦瑟知道家世才是自己位份的关键,只要秦国公府不造反,她什么都不干凭资质都能到四妃。所以,她就什么都不干。历史上对祝锦瑟从昭妃到昭德太后这之间的事件没有任何记载,昭德太后本人也没有留下有关的只言片语,我们只知道在被封为太后后,这位大行国的中兴之主在年近花甲时开启了她传奇的一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昭德太后小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