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拦路告御状 ...

  •   细雨淅淅,晴了两日的天空倏地又阴沉下来。天初初亮,田野间又笼罩着不浓不淡的雾气。不至于叫人看不见路,可十几步外却仿佛被巨兽吞噬,只能朦胧瞧见阴沉沉的一片阴影。

      张娘子庙修在鶸河县赵家村的村头,那原本正是张娘子寡居后带着儿子为求学住过几年的地儿。村中那位夫子出身虽不显贵,家中没落已久,但家传之学却是为此招来了不少的学生。

      因着这层关系,赵家村倒真是出了好几个官老爷。先头的刺史来到惠州上任后,触景生情,为张娘子立碑建庙,砌了高大巍峨的贞节牌坊供人瞻仰。念及穷困时于异乡求学受过的恩德,又陆续为村中几位有名的烈妇一同立了牌坊。

      因为前些日子张娘子庙传出闹鬼的流言,加之不少村民亲眼见了突然出现的血手印,一时倒是没人敢往张娘子庙去祭拜祈福了。

      供台上的瓜果日渐腐烂,偶有下地做活的村民路过时,还要皱着眉啐一口‘什么贞洁烈妇,定是生前做了亏心事,才会镇压不住小鬼’。

      这日村中的妇人们照例于天蒙蒙亮时端上沉重的木盆,结伴往湖边浣洗一家老小的衣物。

      今日天气不好,到了往常该出太阳的时刻,天空依旧是一片沉闷的铁锈色。妇人们一同谈笑着,一行人钻进了雾中。

      忽然,有人大叫一声:“那是什么!”

      那声惊叫驱使着慌乱的众人本能看向出现异状之处,只一眼众人就吓得后背直冒冷汗。

      无他,那身穿大红嫁衣,低垂着头没有动作的人脸上,仿佛被大火灼烧过一般,有烟熏火燎后焦黑的痕迹,仿佛是烤焦的肉。崎岖的纹路下又有粉嫩鲜红的皮肤,就像是剥开表层皮肉后新长出的一般。

      她的头发被粗暴剪去,或短或长的贴在耳朵后边。只十几步开外的距离,不远不近,在雾中只能模糊看见她的脸,可偏偏这距离又叫人害怕她随时会扑过来抓住她们。

      “啊!”不知是谁尖叫一声:“它睁开眼睛了,是鬼吗!”

      “她、她朝我们过来了!”

      “快跑啊!”

      逃命的时刻,谁还顾得上怀中的木盆与脏衣服。接二连三有人反应过来,扔掉手上的累赘,撒了腿就往家跑去,憋了一路的眼泪直到堵上门叫醒家中人后才敢落下。

      待到村中男人壮起胆子,拎起木棍一同往外找时,只隐约望见远处摇晃的身影,仿佛飘似的越来越远。

      这一日吓坏了所有人,哪怕是五大三粗之辈,也忽然不敢在阳光驱散雾气之前出门。

      “冤有头债有主,在咱们村子游荡算是怎么回事。”有老人抱着年幼的孙儿,惊恐道:“万一勾走孩子的魂魄可怎么办?不成不成,天亮了得去找神婆来驱驱邪。”

      “那鬼可不和何先生说的十成像!”有瞧见女鬼的妇人一拍大腿:“多亏了何先生来咱们村子时提过一嘴,否则咱便是被人连累害死,也不晓得真正的恶人是谁呐。”

      “只要恶人伏法,怨气散了,贞儿姑娘的鬼魂也就该去投胎了。”

      她的家里人愁眉苦脸:“可纵然咱知道贞儿姑娘的冤屈,可咱又怎么会知晓那贞儿姑娘是哪户人家的闺女,她那作恶多端的公婆又是谁呢?”

      “就算知道了,咱们这些看天吃饭的泥腿子又如何斗得过人家大门大户出身的。”

      妇人方才的兴奋顿时消散,哀叹几声:“罢了,叫神婆来看看吧。”

      像她这般将女鬼与故事中的贞儿联系起来的人家,也不在少数。只是与这户人家一样,光是一个门第之别,就打消了为贞儿伸冤的心思。

      到午时,忽然有人家中闹腾起来,仔细一问却是家中娃娃突然起了热。若只有一家便也算了,晚些时候竟有十多家孩子一起高烧不退。

      村中人又急又怕,又是找赤脚大夫治孩子,又是往路口烧香,求贞儿姑娘不要迁怒孩子。

      何莲生照例往乡下来时,就被村中人说的事吓了一跳。

      “莫急。若真是鬼魂作祟,找人做法事必然要拿到惹了因果的鬼魂身前物。”他看了众人一眼:“张娘子庙中可有人去过,那满地的青丝可有人收拾?”

      “没有。”有人着急说道:“那种晦气地方,谁愿意进去。”

      何莲生松了一口气:“那便好,咱们现在就趁着有太阳,赶紧去取了那女鬼的头发来。”

      “拿……拿鬼的头发?”说话的人缩了缩脖子,往后退。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搭腔。直到孩子的家里人着了急,一咬牙决定出头。

      “那咱们便去吧。”何莲生叹息着,引着人往村口去:“贞儿姑娘也是可怜人,都说穿着红衣含冤死去之人,死后不入地府,魂魄不散,只会成为厉鬼徘徊人间。”

      “贞儿姑娘便是如此。生前越是软弱良善,死后怨气越大,最容易在人间造下杀孽。”

      这话说得人背后凉飕飕的,大家欲哭无泪:“咱招了谁惹了谁去了,就怪这张娘子非要在咱这立庙,惹来这样一尊大佛。”

      有人倒是头脑灵活,见何莲生说话间隐约知道些内情,连忙抓住人追问。

      何莲生被一群人围住,只得无奈地和盘托出:“贞儿姑娘的确是咱鶸河县的人,哎……我也不好在背后说人闲话。咱们这儿不算大,最近哪户人家家中走水,你们还是自己打听去吧。”

      鶸河县的确不大,赵家村距离镇上就极近。在这个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的年代,聊八卦就是最不费钱又有意思的活动了。

      赵家村的村民甚至不需要打听,立刻就想到镇上的罗家。镇上的宅子一户挨着一户,谁家出点什么事隔壁都能立刻晓得,别说是走水烧了一整间屋子这样的大事了。

      有人又想到前段时间罗家把女儿当众赶出家门,脑中灵光乍现:“哎哟,哎哟,我先前怎么没想到,这罗家的桩桩件件都能对的上号呢!”

      说话的功夫大伙已经来到了庙前,或许是因为八卦冲散了众人对鬼怪的大部分恐惧,一伙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就走进了庙里。

      只是一进门,众人又吓得血色尽失。原来是那面墙上突然多了十数个手印,看其大小,皆是孩子的手掌。

      墙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一行血字。

      村民慌张地推了推何莲生:“何先生,你是文化人,你快瞧瞧那墙上写了什么?”

      何莲生面容严肃:“那墙上写——”

      “三日内,你们都给我陪葬。”

      ……

      城外的酒庄自然也引起了许多高门的注意,毕竟这样一桩注定赚钱的生意,没有人会不动心。

      听到派去之人传回的消息后,大多数人都嗤之以鼻。原本还担心是哪个大族借着祖传的方子出来做生意,可一听到二东家只是女子,便纷纷认定不过是乡野人家捣鼓出的玩意。

      有心人派出了人去盯梢,有心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也有心思活络的,先一步往周遭去收购粮食,哪怕不能逼的酒坊低头投靠,也好从原料上小赚一笔。

      而更多的人则是把目光放到了刺史府要在城中酒楼举办的秋日宴上。说来新奇,刺史他居然要给城中男女老少做媒,实在是荒唐事一桩。

      可高门显贵们纵然看不上平头百姓,不乐意与他们一道。却也还是捏着鼻子要参加,原因无他,那日陛下也会赏脸出席。

      待到行宴之日,达官显贵们乘着马车出行,到达酒楼底下一瞧。却见楼外有红绸花灯装饰,沿路洒了花生蜜饯,吸引不少百姓哄抢,倒是比许多人家娶亲时还要热闹。

      再进去一瞧,就见那原本孤傲性子的刺史一身喜庆颜色的衣袍,正笑容晏晏地拉着平头百姓说媒呢。

      也不知他是怎么个态度,原本该畏惧官老爷的平民竟也不见外,一双黝黑粗糙的手抓着刺史的衣袖,双颊涨红,喋喋不休说着什么。

      安养在此地的庆国公皱起眉头,只是一晃眼就又瞧见远处气派浩荡的人群,远远可见身着明黄龙袍、由众多禁卫军护卫的小皇帝坐于轿辇上,行事张扬地往此处而来。

      这才微微松了眉头,料想那刺史是装模作样,心里也嘀咕皇帝这轻率的性子,竟然喜好与贱民坐于同一席上。

      是的,今日不管是工匠农民,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条件合适,都可进入酒楼免费吃喝点心茶水。缘于刺史弥补的方向就是效仿昔年泰清帝颁布嫁娶诏,鼓励城中男女婚配。

      但他到底在惠州根基不深,不敢直言鼓励丧夫的女子再嫁,名头上只说是未婚男女与鳏夫皆可带了生辰八字来相看。

      只不过到场的却不见有未婚女子,只少有一些带了纱巾的夫人与相公一道,来为家中女孩相看。毕竟是难得能见到圣颜的机会,也有大胆的小娘子约着一块定了茶楼包间,悄悄打开条窗户缝,好奇地往下张望。

      刺史准备得充分,沿路赶走了乞丐小贩,仪仗队周遭有专人维持秩序。

      眼看着圣驾临近,官员百姓们纷纷跪地。刺史理了理衣袍,提前小跑到众人身前迎接,指望陛下能看到他竭力弥补的心思。

      众人低垂着头,仪仗还有一段距离,一旦想到能近距离见到圣上,心里都有些忐忑与激动。

      忽然,仪仗队的脚步声停了。刺史正要带头恭迎圣上,忽的耳边炸响一阵哭喊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夹杂在一块儿,告御状这三个字恍恍惚惚地飘进了刺史的耳朵里。

      他的心脏几乎是在瞬间剧烈跳动起来,后背瞬间汗湿。刺史几乎要咬碎一口老牙,完全想不到是谁敢在这样的关头闹事。

      好在他不用在惶恐中猜测太久,很快就有皇帝的亲随传唤他过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拦路告御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