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九原一中(7)赵小美的同学们 ...

  •   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在初三新学期开始时,五班迎来了一位从其他学校转来的女同学。没过多久,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才华,在同学们中间赢得了“大道理”的昵称。这是因为她具有超凡的叙述技巧,特别善于讲述那些富含深刻哲理与传奇元素的长篇故事。

      在那个课外阅读资料相对较少的年代,“大道理”口中流淌出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滋养了同学们课余生活的精神世界,成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每当课间休息或闲暇时分,总会有一群同学自然而然地围拢在她的书桌边。聚精会神地听她讲述一个个故事,如《柳毅传书》、《说岳全传》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节情,让大家很快陶醉在由文字编织的世界里,体验着无边的乐趣。

      “大道理”的叙述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从这些故事中,同学们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价值,也学会了珍惜友谊与团结互助的精神。

      赵小美也加入了“故事会”,每日都沉醉于她那滔滔不绝的叙述中。不过随着后来开始阅读原著,发现“大道理”讲述的故事在情节上与原著有着不小的出入。尽管如此,同学们那会儿仍然听得如痴如醉,毫无察觉。赵小美更是对“大道理”的超凡记忆力与出众口才表达出了由衷的钦佩。

      当讲到高潮迭起之处,她便会抬起手用力地拍打下桌面,并用韵味十足的京腔,如评书大师般,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即使同学们意犹未尽,也不得不离开,期待着下一次故事时间的到来。

      在这个自发形成的“故事会”中,同学们不仅享受到了听书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大道理”带来的温暖与陪伴。她的故事成为了同学们成长路上的美好回忆,永远镌刻在彼此的心间。

      至今,赵小美仍然清晰地记得“大道理”说书时的生动形象,以及她那略带滑稽的特质。那张瘦长的脸庞上,缺乏光泽,但配上一副黑色宽边眼镜后,却散发出一种知性的气质。每当故事讲至高潮迭起之处,她的情绪就会异常的激动,嘴角两侧会泛起白沫。而在短暂的停歇间隙,她会摘下眼镜,用一块旧布仔细地擦拭镜片。那双金鱼眼在摘下眼镜后会显得更加圆滚滚,并且不时地快速转动,仿佛竭力适应着模糊不清的世界。

      “大道理”的家境并不宽裕,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上学,后来同学们得知,她被家里安排进了一家机械厂当学徒。这样一个极具天赋和才华的人,却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断学业去打工,让赵小美深感惋惜。如果“大道理”能够得到更好的机会和环境,那么她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那会儿高中教育实行两年制,许多同学在初中毕业后便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些人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未能顺利升学,不得不提前踏入社会的大门,开始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赵小美在十三中的那些小伙伴们,除了赵向阳和一班的来新华考上了高中,得以继续完成学业,陈翠珍、林小五、姜永惠、许雅君等,都没考上高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早早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他们的学习成绩或许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深造,但他们却以各自的方式提前步入了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他们将用实践去磨砺自我,用生活去积累智慧,同样也能书写属于她们自己的精彩纷呈的人生篇章。

      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被迫提前步入社会。他们像“大道理”一样,为了家庭的经济压力,选择进入工厂或者从事其他工作。

      住在窄巷里的李杏芮毅然放弃了学业,为了帮父母分担家庭的经济重担,开始摆地摊维持生计。据翠珍说,李杏芮在班上的成绩一直不错,但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李杏芮并没有向困境低头,而是以坚韧的毅力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无法继续学业,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同学的故事提醒我们,经济条件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即使面对困境,我们仍可以通过努力和坚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让我们为这些同学鼓掌,为他们的勇气和坚强喝彩。”

      这是初三毕业时,班主任倪老师说的一番话。

      尽管生活对他们并不公平,这些同学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自学和努力,逐渐掌握了一门技能或手艺,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十三中的小学同学中,董依依凭借出色的舞蹈天分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成功进入心仪的舞蹈学校。在那个舞台上,她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用灵动曼妙的舞步诠释着对梦想的坚定追求与执着坚守,逐渐成为市歌舞团中备受瞩目的领舞人物。

      而姜永惠,尽管告别了校园生活,但在家中她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在创作的世界里默默努力耕耘,坚定地守护着自己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

      李杏芮选择了颇具挑战性的道路,勇敢的到外地批发市场闯荡,精心挑选各类别具一格的衣物带回家销售。凭借自己独到的商业嗅觉和勤奋实干的精神,在摆摊生涯中成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份财富。随后和父母一起创立了一家小型服装店,从艰难困苦中破茧而出,实现了自力更生创业的华丽转型。

      无论是董依依在舞蹈世界中取得的成就,姜永惠对文学那份深深的喜爱与投入,还是李杏芮在商业舞台上的奋斗历程,她们的故事都生动地体现了青春年华中的坚韧不拔和无限可能。她们凭借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各自踏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并在其中描绘出了属于她们独特且精彩的人生画卷。

      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她最要好的朋友翠珍,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工厂做工。当赵小美被分配到学校任教时,收到了她寄来的结婚请柬。当时由于教课离不开,小美只随了份子钱没能亲自到场祝福。翠珍婚礼结束后不久,她特意带着点心来到学校看望小美。由于彼此相隔较远,渐渐联系就变得稀疏起来。

      随着初中生涯的落幕,赵小美和她的同学们一同步入了人生的新篇章——高中生活。然而,这届高中的班级数量最终仅剩下五个,这让大家在喜悦中又掺杂了几分感伤。

      新学期的第一天,赵小美步入高一(三)班教室时,惊喜地看到了好友徐翠玲和袁红竟然也出现在了这个班级。自初二以来,她们三人便一直亲密无间,如今能够在高中阶段继续保持这份深厚的友情,让她内心感到十分温馨与踏实。

      更令她感到高兴的是,小学同桌李士林、初中一直坐她后面的蓝定筠等也在这个班。能够与他们俩在高中阶段并肩前行,让赵小美对即将展开的崭新学习旅程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当然也有一些来自原班级的男女生一同被分到了高一(三)班,赵小美并未特别留意那些曾在早读时嘲笑过她的男生们。尽管那件事在她心中难以抹去,她不打算过多去在意。对她来说,高中生活的重心在于积极向前看,更看重与真诚友善的朋友交往,这才是她应该珍惜和关注的部分。

      她深信,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才能更好地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与值得交往的朋友共同度过这段宝贵的时光,将为她的高中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意义,成为她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