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大典 ...

  •   皇家的新年与民间百姓的新年不同。
      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大年三十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而皇家的新年,需要与朝臣一同祭拜天地,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新年的祭祀首先需要在大年三十当天演练一番,这演练不需要帝后参与。

      大年三十清早,孟婧将所有事宜安排好后,抱着枕头被子,强迫自己进入梦乡。因为新年第一天,她必须在子时起床,陪伴皇帝在紫禁城各处祭祀。
      卯时三刻,宫中各处的祭祀完成,帝后又得带着一、二品大员前往寿康宫朝贺。
      接着就是前往太和殿与众朝臣庆贺新年。

      大年初一的子时,孟婧被那和雅摇醒,她破天荒地没赖床,只是精神恍惚眯着眼梳妆打扮。因为她困得歪头,那和雅帮她梳头的时候扯掉了她好几根头发。
      那和雅连声道歉,孟婧才打了个呵欠,摇摇手道:“没事没事,我太困了。”

      一切准备妥当后,她自觉地走到坤宁宫外吹吹冷风,让自己清醒些。
      这半夜的寒风,也着实冰冷,若不是礼服配了帽子,这头都得吹得生疼。

      皇宫内祭祀和拜见太后的过程还算轻松,这两个行程结束后,帝后一行人便回到乾清宫,等待太和殿前众臣集结朝贺。

      在乾清宫等候时,孟婧和顺治端端正正坐在一处。

      孟婧将脑袋放空,愣愣地看着正前方的大门,眼睛一眨不眨。
      那和雅也没什么精神,站在一旁打盹儿。
      孟婧神情呆滞,却悄悄伸出一只手,将那和雅拉到身边坐下,轻声说:“你也累了,跟我一起坐坐吧,待会儿还要站好久呢。”

      顺治无心理会皇后的行为,他盘算着今日如何在典礼上大展拳脚。

      太和殿广场的大臣们已准备就绪。
      帝后乘舆莅临太和殿,鸣鞭进赞后,臣子们三叩九拜,声势浩荡,庄严肃穆。

      难怪这世间人总是追逐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一朝与皇帝接受朝拜,孟婧都有些飘飘然了。
      但她转念一想,身处高位也有诸多无奈,比如顺治对她这个皇后没有半分情谊,却要与她以夫妻之名参与祭祀。

      孟婧瞧着这些跪拜在太和殿广场前的陌生面孔,仔细地打量着前排的人。
      这里头一定有命不久矣的爱新觉罗·尼堪和孔有德,只是他们并没有机会开口,孟婧也没法将眼前人与史书对上号。

      仪式完毕,帝后进殿,大宴设在殿内,廊下以及丹陛上下。
      能进太和殿与帝后共同进餐的,皆是王公贵族与朝中一二品大员。

      顺治依照规矩给殿内众人赐酒,当他举起酒杯,照例对底下的重臣们说出一堆溢美之词后,却不同以往地加了些话。

      顺治器宇轩昂,语气笃定道:“今日朕与众爱卿齐聚于此庆贺大清又安稳度过一年,朕想大赦天下以彰显皇恩,不知众位爱卿是否支持?”

      殿内的王公大臣纷纷面色大变,人群中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孟婧也皱起眉头,不知顺治在这祭祀大典中商讨国事是何意?

      一位亲王模样的大臣率先上前回答:“皇上,如今大牢中关押着前朝战将,若大赦天下,无异于纵虎归山!请皇上收回成命!”

      此人约摸四十岁左右,皮肤黝黑,身姿挺拔,身材健硕,一看就是带兵的武将,说的话也颇为有理。

      殿下众臣也齐齐拱手:“请皇上收回成命!”

      顺治拿着酒杯,尴尬地站在宝座前,轻轻掂了掂手中的酒杯,无奈道:“敬谨亲王乃前线大将,说的自然是有理,既然众爱卿不同意,此事便作罢。”

      孟婧抬了抬眉毛,敬谨亲王?不就是尼堪?算是清廷的英雄吧。
      不过这个想法转瞬即逝,毕竟眼前最可笑的还是顺治。

      他熟读诗书,尊重生命,从未做出害人性命之事。他身边不受宠的福晋格格,包括与他矛盾极深的原主废后,都从未遭受生命上的迫害,可见顺治确实担得上“仁君”之名。

      可仁也不是这么个仁法,前线将士奋勇擒敌,你却在后头大赦天下给敌人施恩,那些将头悬在裤腰带上的将士会如何想?
      怎就顾前不顾后,想一出是一出的。

      对于“大赦天下”这个做法,孟婧也并不认同。
      若是杀人犯,抢劫犯,凭何得到赦免?指定更合理的律法才是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一刀切地“施恩赦免”。

      今日小皇帝的提议被驳回是意料之中的事,又是谁给让他在这个场合说出来?
      孟婧侧头看了眼吴良辅,不由自主地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殿下朝臣看到了这一幕,也明白了皇后的想法。
      定是此人蛊惑皇上在大典上提及此事。

      宴席正式开始,新年祭祀大典主要在于朝臣参拜与礼仪,餐食并不丰盛。
      孟婧与顺治沉默地用着糕点,观赏着殿中央的歌舞乐器表演。

      顺治因被尼堪驳回了提议而心情烦躁,孟婧则在一旁深表同情。
      祭祀大典上提议大赦天下当然是昏招,但这足以说明,在朝堂上,顺治也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下,用皇上的头衔压一压,看能不能得到群臣的同意。

      如今各大家族把控朝政,各项政策都需经过他们商议才能决定,顺治仿佛一具傀儡,生出叛逆之心实属正常。
      但顺治平日里习文多余习政,若是生在太平盛世,那他定是一名贤君,但如今战场厮杀激烈,朝堂争端白热化,杀伐不够果断的“仁君”必然会被各方强大的势力架空。
      心思缜密的谋臣又站队各大家族,留给顺治的只有吴良辅之流的阉人。
      若顺治知晓太后的良苦用心,与太后共谋也行,但他又将太后视为阻碍他掌权的敌人,今后恐怕再难以成长……

      思及此,孟婧只得轻叹一口气,她十分犹豫,这位皇帝总归是仁慈心善的,自己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到底该不该拉他一把?

      此时尼堪拿着酒杯上前,与皇上致歉:“臣并非忤逆皇上,只是此时大赦天下干系重大,臣愿受皇上责罚!”

      顺治深吸一口气,在这王公大臣面前,自己岂能因为被驳了面子就惩罚带兵的大将。
      他咬了咬后槽牙,带着笑开口:“敬谨亲王思虑周全,为国为民,朕怎会处罚你?快快请起。”

      “谢皇上恩典!”敬谨亲王跪拜谢恩。

      孟婧此时忍不住小声道:“敬谨亲王,请记住,穷寇莫追。”

      这话只有帝后桌边一群人听见,大家都十分诧异的样子,等待皇后继续解释。
      谁知皇后又低下头拿起茶水,自顾自饮了起来。
      作为一个后宫女子,她的提醒也只能点到即止。

      敬谨亲王归位后,孟婧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
      她用手肘碰了碰小皇帝,用只有二人能听到的音量说:“皇上,大赦天下确实听起来豪情万丈,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之法。制定严明公正的律法虽耗时耗力,却能从根本上杜绝冤假错案,避免无故的牢狱之灾。他们反对大赦天下,不如试试修订律法。”

      顺治低头沉思,觉得皇后所说并无不妥,悄悄将她的建议记在心中,也为之后传世的《大清律》埋下了一颗种子。

      *

      天色渐晚,新年祭祀大典完美落幕,王公大臣有序退场。
      孟婧马不停蹄地赶回坤宁宫,想脱下这身繁重的祭祀装扮,好好放松一番。

      谁知前脚刚踏入坤宁宫,后脚就有人来报,太后有请。

      孟婧内心挣扎了一番,还是命那和雅为自己更衣,毕竟太后此番召见不知为何事,若去寿康宫时间太久,这身衣服也碍事。

      刚进寿康宫,孟婧就看见太后和皇上分列在正厅作为两旁,她还在猜测,新年祭祀结束,莫非是邀她商讨将大阿哥送出宫的事?

      只听太后怒喝一声:“还不跪下!”

      孟婧哪见过太后这幅面容,应声跪下,低着头紧抿双唇,等待着太后下一句发言。

      太后声色俱厉:“最近宫内传言你大办宫宴,极度奢华,是否属实!”

      孟婧口中的牙都快咬碎了,亏自己今日白天还为顺治出谋划策,没想到他翻脸不认人,跑来向太后告状。

      她抬起头来,泪水盈满眼眶,委屈地说:“回太后娘娘,宫宴属实,大办不属实,极度奢华也不属实。”

      太后眉目间仍是怀疑,质问道:“哦?何为大办不属实,极度奢华不属实?”

      孟婧吸了吸鼻子,带着哭腔道:“妾用自己的嫁妆,为宫里的姐妹置办了一场宴席,菜品皆是宫外寻常百姓家的吃食,何来大办一说?”

      这时一旁的顺治冷冷道:“你的嫁妆里并无中原银钱,何以置办宴席?”

      孟婧猛地朝地上叩头,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笑。
      还以为小皇帝有什么高招呢?居然就只是这些栽赃陷害的招数。
      她在穿来的第一天就知道,耗费宫中银钱是原身的大忌,这宫宴她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她恳求道:“请太后娘娘准许那和雅回坤宁宫为妾取来证据,再召来御膳房王御厨对峙,以证妾的清白!”

      太后立刻挥手,准了她的请求。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大典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