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秦灭六国 ...

  •   白起沉着道:“相国谬赞了,没有什么用兵如神的说法,臣领兵打仗都是在天时地利占优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胜利的。长平之战后未能趁势灭赵,赵国得了喘息之机,而秦国如果兵出无功,列国见势都会前去救援赵国。臣只看到了其中的凶险,没有看到胜利的机会,这是空耗国力。且臣身染重病,实在无力领兵,还请大王另择良将。”
      嬴稷哼道:“罢了,先看天幕吧。”
      即便没有你白起,寡人也定会灭了赵国。马上就要讲到未来之事了,这些可要仔细听着。

      【当年,秦武王去世,没有子嗣,国内两个太后各有自己支持的新王,嬴稷远在燕国为质,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是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崛起,一力促成嬴稷的回归。他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嬴稷给他的回报是长平之战。】
      赵武灵王再次受到致命一击!
      【长平之役,标志着列国林立、战争频发的战国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而此时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又在哪里?】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久久不能攻克。于是秦王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只能选择包围邯郸。赵国震恐,向各国乞求援助。楚国派大将黄歇营救赵国,魏国派大将晋鄙营救赵国。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对魏安釐王魏圉说:“你敢参战,我就连你一起打。”魏圉害怕了,命令晋鄙将兵力屯积在邺城,不敢再前进。】
      【魏王怕了,但还是有不畏秦军之人,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用计谋夺取了晋鄙的军队,打败了秦国大军,解了赵国邯郸之围,这就是窃符救赵、鸡鸣狗盗的由来。】
      赢稷猛的起身:这场战争居然真的失败了!
      魏无忌!
      白起预测的很准确,却也没有多高兴,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都是他曾经的袍泽啊!
      “大王,趁着魏军尚未到达战场,请下令停止进攻吧。”
      “待寡人思索片刻……”
      赢稷正准备下令,便听到了天幕接下来的话。
      【这场战争本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秦国失败了,但并没有伤筋动骨,赵国在魏、楚的帮助下苟延残喘,也彻底失去了反击的力量。但这场战争却引发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很值得说道说道。】
      赢稷猛地抬头:“慢着,先听听天幕怎么说。”

      【第一件便是周天子的悲惨下场,见秦国被魏国打败,楚国便想趁机捞些好处,打击秦国的扩张势头。但他又不想自己出头,于是,楚考烈王派使者请周郝王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周郝王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他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答应周军胜利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了,等了3个月其他四国的兵马仍然没有来,周天子无功而返。那些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
      【姬延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这就是“债台高筑”的由来。周天子牵头的六国联军散了,但秦军却不肯罢休,顺手拿下韩国的阳城、负黍后,直扑东周王城,周郝王姬延叩头谢罪,把所有财产人口都送给了秦国,后郁郁而终,八百年周王朝就此灭亡。】
      赢渠梁、赢驷、赢荡、赢稷历代秦国国君都兴奋了,周朝灭亡了,是赢氏子孙做的!
      赢驷将小赢稷抱起来,抛到天空又接住,兴奋的不能自己。
      评论区
      “楚国出了一个使臣,忽悠周天子去打仗,还把周朝给打亡国了。”
      “连商人都敢逼迫周天子还钱,周天子的威望彻底跌落谷底。”
      帝辛用自己唯一一次的评论机会,在天幕上发了两个字。
      “帝辛:呵呵!”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周武王:好丢脸啊,真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子孙。
      还好,他麾下的群臣很会看脸色,一个个专注的盯着天幕,看的极其认真,没有人看大王。

      【周朝的灭亡对各国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过去他们打生打死都能扯着周天子的大旗,证明自己法统的正义性。秦昭襄王却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掀了桌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订立规则。此时,秦国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东方各国的末日来临了。】

      【第二件事便是白起之死。秦军兵围邯郸,却久攻不下,王陵、王龁相继失败,秦军伤亡惨重。秦昭襄王任命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龁为元帅,白起已经笃定此战必败,他希望秦昭襄王能够收兵罢战,休养生息,所以,坚持称病不去。】
      【昭襄王大怒,亲自去白起府上,强令他出兵,说:“您虽然有病,也得强撑着为寡人带兵。如果赢了,寡人会重赏您。如果您不去,寡人就会怨恨您(君若不从,寡人恨君)。”】
      现在赢稷还没有说这些话,但他觉得这是他能说出来的,此刻,武安君就在身侧,怎么办,好尴尬!
      “武安君,寡人定不会说这样的话!”赢稷想努力补救一下。
      白起默默拱了拱手,没有回应他的解释。
      评论区
      “大魔王太强势了,这种时候就该学政哥,说句软话啊。”
      “稷儿情商有点低。”
      赢稷:嬴政……什么是软话?他说了什么?

      【白起给的回答是:“臣知道只要出战,即便失败也可以免罪,如果不去,终究免不了一死。可是,臣还是希望大王能听臣一句话,放弃攻打赵国,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也能打乱六国合纵攻秦的计划。安抚恐惧者,攻打傲慢者,诛灭无道者,以此来号令诸侯,天下就可以平定,为什么一定要把赵国作为首先进攻的对象呢?臣下听说贤明的君王爱惜国家,忠诚的大臣爱惜名誉。破碎的国家不可能重获完整,死去的人不可能死而复生。臣下宁愿受重罚而死,也不忍做败军之将。”】
      【嬴稷也知道白起说的是对的,但大秦在邯郸投入的兵力财力太多,他已经骑虎难下,要么打赢这一仗,要么解决掉提出异议的人。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的从前线传来,昭襄王便将白起贬黜为士伍,放逐至阴密,等他到了杜邮,昭襄王又觉得白起心中有恨意,担心他会有反叛之心,派使者赐剑,命其自杀。】
      白起默默从跪坐,便成五体投地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王,罪臣自请削爵免冠,将为士卒,罪臣绝不会背叛大秦,背叛大王!”
      他为大秦奋战一生,这个强大的国家也是他的心血!
      赢稷忙将其扶起来,“武安君……寡人知道你是为了大秦,为了寡人,你放心,寡人不会行此昏聩之事。”
      是的,赢稷从旁观者的角度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定是被鬼迷心窍,被失败冲昏了头脑,行事太过偏激。只要能冷静下来想想就知道,白起是不可能叛变的。
      当年他掌握整个大秦的军队也没有二心,如今病体沉疴,又怎会自取灭亡。

      【一代军神白起就这样死在君王的猜忌中,他为秦国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秦人牢记其功绩,又怜惜其“死而非其罪”,很多地方都建祠祭祀他。】
      武德九年,李渊与群臣也在看着天幕。
      李渊:“白起不及朕的李靖,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李世民:“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李世民也有不世之功,却遭到父亲打压,被拘束在长安,不能领兵打仗,他对白起的经历深有体会。
      李渊:二郎是在映射什么吗!
      若不是朕的儿子,安能统领大军,却不遭帝王猜忌!
      李渊是真的没有自知之明,他也不想想,若不是李世民南征北战,哪有他的帝王之位。凭着他一遇到强敌便迁都的作风,早就不知被谁消灭了。

      【白起打仗从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他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我们的伟大领袖曾赞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他的军事战略也多是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提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战略思想,用一个延安,换取了全中国!】
      白起:这是何人,与他的所思所想如出一辙,若有机会,定要好生交谈一番。
      天幕下的古人也绷不住了,天幕提起他们这些王侯将相没有任何敬畏之心,甚至随意指点评论,对此人却尊称“伟大领袖”!
      他们真的很好奇,天幕中后世的朝代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人难道是那个朝代的缔造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秦灭六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