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上门 ...

  •   千呼万唤始出来。

      用这句话来形容孟家新姑爷登门,真是再形象不过。

      家属院里,有人坐在楼下闲聊,有人站在走廊上择菜,还有人在家里洗洗刷刷。不管在干什么,都分了一半注意力在大门口。

      终于,等待已久的人出现了。

      “来了,来了……”

      “哪儿呢?”

      “那不是嘛!”

      “唰唰唰”目光整齐划一,孟秋僵硬了一瞬,差点不会走路了。

      她努力做出一副淡定的样子,点头,微笑,实际上眼神只停在半空中,坚决不和人对视,避免被抓住就走不了了。

      当然她也没忘记身旁的季同志,孟秋手背到身后,招招招,示意他:快!跟上!

      “哎别走啊……”

      还没了解详细情况呢,光看见人算怎么回事?

      围观众人不肯罢休,收拾了东西,纷纷往孟家去,他们要现场看热闹。

      今儿新姑爷上门,就不信老赵还能赶他们不成?

      让他们意外的是,老赵今儿不仅没赶他们,还异常热情。

      是的,不是对新姑爷热情,而是对他们也热情!

      见他们过来,老赵满脸笑容,亲亲热热:“哟,都来啦!”

      “小季,来,我给你介绍。这些可都是家属院里咱们机械厂的老邻居,几十年的交情了!”

      “这是一楼的赖大妈……这是咱们这层东边第一家国柱叔他妈,国柱叔跟三妹她爸一个车间,你喊张大娘就行。这是乔婶子,他们家孩子和三妹以前还是同学呢。那是咱家对门的胡婶子,上回你见过……”

      赖大妈、张大娘、乔婶子、胡秀芬一行人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颤。

      他们认识赵春华也有几十年了,什么时候听过她用这种语气说话?当年和老孟搞对象也没有吧?

      其他人最多抖一抖,胡秀芬得抖三抖。

      她跟赵春华可是死对头,死对头什么意思还用说吗?不冷嘲热讽就不错了,突然对她这么……亲切?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赵春华来这么一出,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挑刺了。

      总感觉暴露自己以往的形象,好像让咱机械厂在这新姑爷面前跌份一样。

      遂一个个态度热情又不失礼貌,亲切又不失友好地打招呼,夸这新姑爷长得精神,和三妹相配。

      “哈哈看看,这两人站一块儿,可真登对啊!老赵,你们家这新姑爷哪儿的人啊?”

      孟母捋了捋头发,矜持道:“京城人。”

      “京城?!”

      那人只是随口一问,一听孟母的回答,众人顿时惊讶了。

      “京城……京城哪儿的啊?”

      “城里的呗!哎呀,也没什么特殊的,普通人家,也就是有个当医生的嫂子,有个当公安的哥哥,有个快退休的爹,其实跟大家都差不多啦……”

      赖大妈、胡秀芬等人:“…………”说这话的时候,你敢不敢把脸上的笑收收?

      孟母:我不!我高兴!

      她心情暗爽,大手一挥,吩咐儿媳妇:“小梅,把小季带来的点心拆一包,给大娘婶子们一人拿一块。大家甜甜嘴,沾沾喜气!”

      杨梅应得很干脆:“哎!”

      儿媳妇出来分发糕点,孟母顺势让开位置,门口被空出来,门外的人一眼就能看见里头的桌子以及上面的东西。

      胡秀芬一行人也确实看见了。

      “嚯!那些东西全是三妹对象带来的?”

      孟母故作嫌弃:“嗨,这帮孩子,怎么说都不听!让别带东西,别带东西,人来就行,非要拎这么多东西来。我让小季带走,这孩子还不愿意,说第一次正式上门,不能失礼。”

      众人斜眼瞅她,眼神要是能变成实质,当下就戳戳戳死她。

      这老赵,太欠揍了吧!

      她们家女婿上门,提两包点心撑撑场面就不错了。

      她家这女婿,烟、酒、点心、罐头,甚至还有布料,这年头布票多紧俏啊,各种各样的东西,把老孟家那张桌子堆得满满当当!

      也不怕把她家那张十几年的老桌子压塌了!

      众人心里就一个字——酸。

      等到点心分到手,更酸了。

      芝麻饼?这样式,这香味,她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福记的点心啊!

      福记是江州一家老字号点心铺,前清那会儿就有他们家的铺子,建国后又重新开门,现在是国营点心铺了。

      他们家的点心难买,价格还不便宜。过年的时候,谁家要是能买上一包福记的点心,就是顶顶有面儿的一件事。

      走在街上,别人都得用羡慕的眼神瞧你。

      为什么呢?

      买得起福记的点心,代表你家日子好呀!

      赵春华竟然舍得拿福记的点心分给他们?

      大家再仔细一看,嚯!老孟家新姑爷带的几包点心竟然都是福记的!

      牙都要酸倒了。

      老孟家这什么运气?走了一个厂长儿子,又来一个这么阔绰的女婿!

      或者该说孟家三妹什么运气?众人上上下下打量孟秋,也没看出来这丫头哪里比别人厉害,命怎么就这么好?

      众人捧着点心,酸溜溜地回家,孟母在后面,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

      她站在屋里,却故意冲外面扬声道:“今天中午就喝这个!西凤酒?西凤酒怎么了?什么?三块八一瓶,还要票?小季你看看你带这么贵的酒干什么……”

      声音传到外面,众人咬牙。

      好你个赵春华,看给你得意的!

      孟母能不得意吗?今儿她家这新姑爷可是给她长脸儿了。

      她敢说,他们整个家属院,除了那些领导家,她女婿这上门礼绝对属头一份!

      孟母之前看季屿就好,现在更有点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了。

      杨梅看婆婆那亲热劲儿,推推身旁的男人,嘀咕道:“哎,看见没,有女婿在,你这亲儿子都得往后捎捎了。”

      孟春不耐烦地挪开身体,往后捎就往后捎呗,别说妈看他亲热,就是他现在看这个新妹夫也格外亲热。

      新妹夫刚才可是说了,上回来见他抽烟,所以这回给他带了一条烟。

      一整条,给他带的!

      他长这么大,还没收到这么大的礼!

      他宣布,这就是他亲妹夫!

      别看孟母、孟春女婿/妹夫叫得亲热,实际上孟秋和季屿还没领证呢。

      季屿今儿过来,就是上门给街坊四邻认认人,顺带两人去把证领了。

      孟母今天高兴,便答应得很干脆,看了看时间,说:“哎呦都这个点了,不早了,你们要去就赶紧去吧!事情办完了就回来吃饭哈!”

      杨梅本来还想探探这新妹夫的虚实呢,可惜一直没找到机会。不过她看着新妹夫带来的东西,已经乐得见牙不见眼了。

      单单一个上门,就舍得花这么多钱,津贴肯定不低!

      她在心里暗道,以后啊,可得和三妹多多联系感情,指不定将来他们还得靠三妹呢!

      大嫂什么想法,孟秋并不知道。她头一回领证,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可参考的,全程跟着季屿行事。

      半个小时后,他们从街道办事处出来,一人手上捧着一份结婚证。

      孟秋松了一口气,她打量手里的结婚证。

      比起一张小小的证件,这个年代的结婚证更像是一张奖状,上面印着国旗和国徽,四周以大红的喜字和花朵图案为边框,中间写着几行字——

      “季屿,男,年25岁;孟秋,女,年18岁。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华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江州市北城区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1970年3月21日。”

      看着上面写着的她的名字,孟秋神情恍惚,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她本来觉得没有必要真的领证,这个年代不是还有事实婚姻吗?很多人一辈子都没领证,他们完全可以假装成那些人嘛。

      可是季同志说,如果不把事情坐实,他们领导可能会怀疑他为了躲避催婚的事,找一个假“妻子”来糊弄他们。

      孟秋当时看着他的眼神一言难尽,翻译出来就是“你们领导还真是了解你啊”。

      他可不就是找了个人来糊弄他们吗?

      好吧,协议都签了,既然有需要,她当然要全力配合。

      不就领个证吗?是吧……吧?孟秋不确定。

      季屿突然提议:“我们去买些东西吧?”

      孟秋回过神:“啊?买什么?”

      “糖果。刚才在里面,只有咱们没准备糖果。你没发现吗?刚才里面的工作人员差点以为咱们不是自愿的。”

      孟秋“噗嗤”一声笑了,季屿一边说,一边不着痕迹地将她手里的结婚证拿过来:“我先收着吧……孟秋同志,咱们力求以假逼真,别人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等会儿回去,也给大家散点糖果吧。”

      “好……”

      附近有百货商店,两人就朝百货商店去,路上的人见他们说说笑笑,姿态亲近,男人手上还拿着结婚证样式的纸张,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

      这么甜蜜,一看就是新婚,唉,年轻真好啊!

      自从认识,孟秋和季屿一直相处融洽,没想到在百货商店,他们却发生了认识以来、领证之后的第一次争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上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