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锦绣传奇 ...


  •   周姨娘的院子门打开了,不为什么,因为要给她挪个地方,陆良镛的小外室要搬进来,不够地方住,这回进来的不止是一个外室,还有外室生的一对儿女,陆家要扩建了。

      前院基本是重修,用来给陆良镛做生意,会客,江氏找婆母讨了后山的地契,婆母出地契,她拿钱,将后山重新修一个院落出来,给儿子读书。

      老太太当然想孙儿有出息,但一家子去京城她也不乐意,本来对江氏还有愧,儿子不争气,天天花天酒地养外室,儿媳妇从来不说,她又是官宦家的小姐,这份气度修养,真是没得说。

      这会儿好了,外室搬进来,京城也不去了,儿子是满意了,但要考虑江氏的感受,她要地就要吧,总归还是陆家的宅子,没跑别处去。

      老太太一把拿出上千亩地皮,全是陆老太爷临终时给她的,怕子女不孝,怕她受苦,给了田亩农耕,靠着租给佃户,总不至于饿死。

      江氏拿了田亩,什么也没说,从陆良镛手里拿了六千两银子,说陆宅大修,工人工程耗时起码四个月之久,这些银子都未必够。

      陆良镛常年和商铺走动,这小城中什么物价他一清二楚,但江氏也是为了儿子,她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儿子,没必要苛待,于是又给了江氏八百两,让她多置几身衣裳,快要入冬,别冻到了。

      后山种满了桃树梨树,听说大太太从四川买了荔枝树过来移栽,还有工人,也从四川请了十几个,专门种荔枝树,大少爷喜欢吃荔枝。

      周姨娘被请到后山去了,玉儿也得去,周姨娘不可能再住在前院里了,新的姨娘进来,听说后山什么都没有,只有大少爷和大太太,这两人周姨娘都很怕,发自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小茹还在厨房做,她告诉玉儿:“你以后不能再听周姨娘的了,她是害你,她让你打听大太太和大少爷的事,被人知道了,你会被打死的。”

      “嗯。”

      玉儿低头,她抱着双腿,起秋风了,有点冷。小茹拿了个包袱给她,“拿着。”

      “是什么?”一堆衣服,玉儿推辞,“给我了,你穿什么,我不要。”

      “别傻了,这都是我去年的衣裳,我现在长大了,都穿不上了,你穿,你穿正好。”

      玉儿摸出个帕子,是周姨娘给的碎布缝的,上头绣了一只喜鹊,嘴里咬着一丛丁香,紫色的盛放的丁香,就跟小茹似的,永远那么有活力。

      “你绣的?”小茹很喜欢。

      “嗯。”

      小茹摸玉儿的手,“你要是去大太太跟前照顾就好了,听说大太太脾气很好的,对下人很宽厚,你有机会就去大太太那边找找机会,露露脸,跟着周姨娘不行,她没什么教你好。哎......我要是跟你去后山就好了,真担心你,没有我,你会不会饿死。”

      江氏给父亲去了信,说等到三年后大考,她就带儿子去给老父亲请安,信里还附送上了一千两的银票,说希望父亲给麟风请个好些的有学识的先生,省得他们一家在小地方抓瞎。

      江氏识大体,去京城也能去,但确实是人离乡贱,到了京城,和哥嫂住在一起,难免影响麟风的心情。若是不住在一起,另起炉灶,老父亲和母亲心里又难受,让父亲母亲难过,那就更不孝。

      还不如就在陆家过,但分开过,陆良镛搞事情,生儿子,就让他在前院生,只要别到后山来,什么都好说。

      后山单独修了大门,门已经锁了,买菜的都从侧门进,不和前院一个厨房,如果老太太想来看孙子,那就开门,再说。

      事情朝着江氏想看见的方向发展,她心情很好,唯独有个周姨娘,管事妈妈提醒她:“不如打死算了,谁也不知道。”

      “不好,新院子新风气,来了就打死人,你还想不想文曲星保佑我儿了?”江氏道:“让她去后山角落住着,没事别出来就行了,动不动打打杀杀的,你怎的如此血腥?”

      周姨娘当大太太江氏是敌人,但江氏根本没放周氏在心里,在眼里都不算。

      秋风起,陆麟风回来了,家里大修他知道,但不知道这么大动静,几乎是重新起了一个宅子,在后山,平底而起。他去了苏州的白马书院,拜访了前朝的状元,老先生年纪很大了,八十又七,收了他的状元白,和他谈起现在的风向,考官要看的卷面。

      这些东西,现在的先生都很避讳,不会直说的,能和你直说的,没到那么个高度,到了那个高度的,也不会与你直说了。

      “前朝毁在门阀垄断,本朝皇帝也知道,但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开科取士是创新,但如果钳制门阀,防止高门联姻,是不是就行了?但倒过来想想,寒门有没有可能变成门阀,坚不可破,也通过婚姻嫁娶连成一片,派系斗争,党同伐异?”

      李先生说:“麟风,卷子上最不需要你们这些举子针砭时弊,考官要看见的是一条或者两条稍微有用一点的建议,建议也不需要太成熟,因为你们没有那么深刻的阅历,我说了,你写了,人家也会认为你作弊。”

      “多谢李先生。”陆麟风封了八十两纹银当谢礼,又令人买了酱板鸭五只,清酒十坛,咸甜点心八样,当做节礼。

      “风儿,来,这是弟弟妹妹,诗雨、诗晴。”陆良镛没带新姨娘万氏出来,但带了一儿一女出来见礼,大一点的是儿子,陆诗晴,最小的是陆诗雨,很纤细,非常小。

      陆麟风一个成了人的自然不会和小孩子过不去,一人封了五十两的红封,诗雨收了,说:“多谢大哥。”嘴很甜。

      陆诗晴不知道他姨娘怎么教的,可能是当了陆麟风是仇人,要和他争家产的,当下就扔了红封,“谁要你的臭东西,我不要你的东西,坏人。”

      陆良镛脸上肌肉一抽搭,江氏脸色也不好,仿佛还轻笑了一下,陆良镛没看真切。幸好老太太想孙子了,让身边的大丫头喊孙子过去,说有话交代。

      “去吧,祖母念着你呢。”江氏起身,将陆诗晴的红封捡起来,吹了吹弹了弹,给了陆诗雨,“拿着吧,你大哥哥给你们买糖吃。”

      “多谢......母亲。”陆诗雨说。江氏觉得这小姑娘可人,摸了摸她脸,看了陆良镛一眼,说:“今儿夜里,院门就锁了,若是有事,敲门通传。”

      这是一家分成两家过了,陆良镛本想发发威风,当他是死了?但江氏说:“儿子回来了,他是回来念书的,你不愿意他去京城,我们就不去,若是你还因为这些小事扰了他读书,你百死难辞其咎。”

      江氏跟着她的养妈走了,陆良镛在后面嘀咕:“儿子,儿子,就知道拿儿子来压我,到时候他若是考不上......”忽然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呸!我儿子一定金榜题名,我陆家祖坟要冒烟的......”

      老太太安氏其实想给陆麟风说亲了,安氏家族有个小姑娘想嫁到陆家来,但她还没和江氏说,就被儿子给否了,陆良镛说她:“娘,您是不是老糊涂了,我儿在读书的当口,您提的这个,提都别提了!”

      老太太心里不乐意,觉得陆家这是看不上她安家的姑娘了,本来一肚子气,看见孙子,气都消了,拉着陆麟风的手说:“要什么,缺什么,尽管递话出来,祖母替你办好,什么都行,你只管好好读书,不要被那么些狐媚......有的没的分了心。”

      陆麟风笑,“孙儿知道,祖母放心。”

      江氏身边的妈妈在和她讲选到后山去的丫头,“都是很小的,不超过十二岁,都是不知事的,都是新买的,还有周姨娘身边那个丫头子,我也看过,也才十岁多一点,不超过十一岁,小得很。”

      “好,”最怕出了几个晓事早的,妖妖娆娆,到时候难舍难离,搞得麟风都没心思念书了,打死又有什么用,坏儿子的前程。

      三年,只需三年,这些丫头子长大,长到十四五,懂事了,开窍了,那也没用了,麟风那时候也该离家,去京城了,哪里还记得这边的风景。男人都是一样的,喜新厌旧,谁都一样。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锦绣传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