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西屋门内传来宋安秀的哭声:“爹娘真狠呐,大哥出征前刚和大嫂吵过一架,又被爹娘算计。他走时该是多难过……难怪大哥他回不来了。”

      安娴喃喃道:“怎么可能,爹娘分明说大哥是自请入伍……”

      官府征兵来的突然,大哥也走得仓促,安娴当时年纪尚小,只来得及送大哥最后一程。她只记得娘亲黯然垂泪,父亲面色沉重,大哥的背影悲壮萧索。

      她那时只顾着哭泣,身边的安珩更是嚎啕不止,哪里能察觉到这些隐情。

      可她实在想不通,父亲如此栽培弟弟,又怎会舍得兄长去战场送死?

      房门外的薛宁也后知后觉,察觉到了人物设定的bug和矛盾。

      是啊,宋同晋这样重男轻女的人,怎么会舍得让长子弃文从武?他不惜倾全家之力辅导幼子成才,又怎么会逼着长子去战场送死?难道是宋安承没出过场,只是个背景人物,所以设定得太过潦草,出bug了?

      薛宁站在门外没动,姐妹俩的谈话全落入她的耳中:

      “我那天听得真切,爹娘说大哥不是亲生的,不能因为他拖累了家里。”宋安秀的嗓音嘶哑凄然,“自我记事起就,大哥就陪我作伴,教我识字。重活累活都是大哥去做,也从没顶撞过爹娘。爹爹却不保他,就连两三贯的租调也舍不得拿。”

      对寻常农家而言,租调钱确实不少,可哪怕去借、去凑也好。况且大嫂娘家家底丰厚,只要去寻大嫂拿钱,薛家断没有不帮的道理。可爹娘偏偏逼着大哥从了军,甚至都不愿让兄嫂再见一面,就急催着大哥与征兵的官差一道走了。

      “爹娘好狠的心,二十年的情分说断就断,又何况是我?”宋安秀自暴自弃,“女儿家做不了官、种不了地,活该卖出去换钱花。”

      这话说完,屋里好半晌没再出声。

      屋里的宋安娴久久回不过神,不敢相信大哥竟是收养的,更不敢信爹娘如此狠心。

      古代的秀才虽不如举人,也比普通百姓强上不少。不止可免税,另外还有两个免除徭役的名额,能保家中男丁不受兵役之苦。

      即便是平民人家,也有办法避开兵役,自古以来都有租调的法子,只要使两三贯钱给征兵的官差,就能雇佣别人顶替。有些穷得活不下去的,自愿接下租调的银钱,替他人入伍,往后还能得军饷口粮。

      宋安娴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屋外的薛宁也是错愕。她不敢再停留,轻手轻脚回了自己的小屋去。

      薛宁坐在床头,本想倒杯水喝,却手捧茶碗愣了好半晌的神。

      她在脑海中思索全书内容,又把人设、背景、人物关系串起来寻思一溜遍。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是她自己粗心疏忽了,这才搞出了养子bug!

      原书中每个角色都是她精心设定的,就连薛氏这样的小配角也是。

      如果说宋家老两口对女儿的轻慢忽视是钝刀割肉,那寡嫂薛氏的抱怨咒骂就是明火执仗。另外还有二姐宋安秀的消极悲观、二姐夫的放浪狗血,幼弟宋安珩则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家中亲人疏离冷淡。这些人拼拼凑凑组成一家子,闹出了许多糟心狗血的事情。

      而且每个角色都有人物小传,比如说穷苦出身的宋同晋,一生为出人头地汲汲营营;又比如自幼受世俗约束、家中管教的宋安秀,她如同一头沉闷温驯的小母驴,一辈子受鞭挞压迫不得自由肆意;而宋安珩则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偏爱和规训下,养成对亲人漠不关心的性子,虽登科及第官拜四品,却终其一生不解情爱,亲情缘浅孤老余生。

      至于原主薛氏的性格,自然也是仔细思量过的。就让她生在富裕的商贾之家,自幼得爹娘疼爱,快活到十七岁。为图秀才门楣而下嫁到贫寒的宋家,由奢入俭日日穷酸。再叫她年纪轻轻守了寡,再遇上蔫损自私、拿不上台面的公婆,那非得天天骂、日日咒不可。

      唯独宋家长子,因为他开篇就是战死了的,薛宁也就没多费心,随手写了几段就完事了。

      此时想来,确实是草率了。

      为了让原主薛氏顺理成章的下嫁,必然要把宋安承写得出色一些。宋安承生在秀才人家,自然文能提笔做文章,还练过两年拳脚,能震慑泼皮市虎,这才引得薛家爱才惜才,将女儿许配给他。宋同晋虽看不上商贾人家,但架不住眼热丰厚的陪嫁,便应下了亲事。

      假如按人设推导,这样文武全才的儿子,怎能舍得送到战场搏杀?非得将人留下,好借着亲家的扶持去赶考才是。

      终究是薛宁写的仓促了,为了弥补逻辑漏洞,书中世界就把亲子变成了养子,这才被小气吝啬的宋同晋舍弃。

      可这也越发证实了宋家老两口的寡廉鲜耻、自私无德。

      明明有权利、有能力,却舍不得秀才特权,仍要逼着自小养育的孩子去战场,那得是多么吝啬无情?

      再想到前些日子,宋同晋念叨着要讨“贞节牌坊”,再到逼迫女儿出嫁,还有之后的狗血剧情,薛宁就觉着心里憋了团火。

      就连原主与婆家决裂,也是因为公婆要霸占原主的陪嫁,好给女主角充脸面,生怕她陪嫁寒酸微薄,入不了首富的家门。结果被原主知道了,这才闹得宋薛两家彻底决裂。

      一想到这,薛宁更是恼恨,要不是为了不偏离剧情,她非得像原主那样闹上一场不可!

      她回屋思量的工夫,外面日头已经西下,厨房烟囱冒气炊烟,飘来寡淡的熬白菜味。

      “该吃饭了。”

      屋外宋安娴叫了一声,薛宁推开门走出去,就瞧见饭桌上摆了半盘猪肘子和煎白肉,正是晌午吃酒剩下的。

      薛宁这些日子卧床养伤,每日入口的全是稀粥流食,一碗米汤下肚,不过两个时辰就又饿了。今日总算能拆去头上纱布,跟着上桌吃饭了,眼神就不由自主就瞟向了荤肉。

      她自然是不愿吃剩菜的,可也耐不住馋虫叫嚣,嘴里不自觉地生津。可一想到赵钱生可能用筷子碰过,就忍不住心生嫌恶,打定主意一口也不动。

      可她的尊臀才刚挨上椅面,那盘荤肉就被宋同晋端走。拢共才□□片肉,被他夹起两片分到宋安珩碗里,自己拨去大半,仅留一片分给了李氏。至于两个女儿和薛宁,那是一丁点也没给留下。

      旁边那盘熬菜倒是丝毫没动,宋同晋还假模假式的指着熬白菜,招呼一家人动筷。

      假客气什么,还真当自己是个慈父呢。

      薛宁心中腹诽,心中冷哼,捧起碗来吃饭。

      这还是她穿来后吃到的第一碗干饭,本以为能比稀汤粥强些,哪成想熬菜寡淡无味,连热锅的油星也没有,仅有的调料就是咸盐,还抠抠索索舍不得多放。配上手中的干饭,当真是一点滋味儿也没有。

      “家里的猪油吃光了,也该再添些了。”李氏低低说道,眼睛却看向了薛宁。前些日子猪油就见了底,可儿媳伤没好全,李氏就没好开口。

      原主在娘家得宠,隔三差五就往娘家跑,每次都能捎回些东西。大多都是食材佐料,像猪大油、腊肉酱菜、时令蔬菜都是常有的。李氏知道大儿媳妇吃不得苦,定然会回娘家诉苦,别说是猪油腊肉,兴许还能带条鲜羊腿回来呢。

      原主是个炮仗嘴,薛宁却不是。她虽有脾气却不急躁,只瞥了一眼李氏并没搭话,全当是没听见。

      宋同晋恰在此时开口:“等过几日我就去拜访赵大人,商谈儿女亲事。可也不能赶得太急,倒显得咱们太上赶着了。”

      宋安秀整个人都绷起来,蚊子般嗡嗡道:“爹,我真的不想嫁。”

      “住嘴,你已经十八,再不嫁就是老姑娘。”宋同晋冷硬斥责,表情极不耐烦,薛宁听着都能觉出寒意来。

      宋安秀低头盯着饭碗,小声反驳:“可他年长我十几岁,还专往人胸口瞧……”

      李氏骇了一跳,生怕话语声传出院墙:“张嘴闭嘴都是浑话,半点廉耻也没有。”

      宋同晋勃然变色,男女之事岂能当众言说?!

      “你如何敢当着你弟弟的面,说些污言秽语?简直有辱斯文!”

      宋安秀正要解释,就听李氏嫌恶的低喃:“谁叫你非要换这身骚红色的衫子,引得男人去瞧你。”

      宋安秀身上还穿着大嫂的旧衣未脱,是一件十样锦的短衫。大嫂嫌颜色粉嫩了些,不适合已婚女子穿着,这才转手给了她。这衫子是直领直袖的长袖短衫,样式中规中矩,虽颜色鲜亮却没有半点不雅不妥。

      宋安秀顿时羞窘得抬不起头来,倒好似是她故意勾引了赵钱生似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