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宋同晋发这一通火,把家中搞得人人不安,生怕他晚晌回来再闹一场。

      李氏一辈子仰他鼻息,是最老派不过的妇人,女儿们也不敢太过放肆,一整天都夹着尾巴做人,大气都不敢喘。

      姐妹俩一天往返山上两趟,摘了一大篮野菜回来,竟还抓回一只野鸡。至于河里的渔货却是不敢拿出来的,偷偷养在水盆里,再用东西掩住,生怕再触了爹娘霉头。

      两人又特意说好话,哄了薛宁高兴,好叫她能指点一二,把野鸡做出个好味道来。

      她们两人陪着笑脸来请,倒是让薛宁很是诧异。

      薛宁毕竟顶撞了他们的父母,即便父女母子之间的仇怨再大,也难免会埋怨嫂子多话。

      “你俩倒还真是心大,这么会功夫就不记仇了?”薛宁一语双关,即笑她们父女没有隔夜仇,也纳闷她们不记恨自己。

      宋安秀苦笑一声,安娴反倒安慰起薛宁来:“都是一家人,难免有口角磕绊。真要论起缘由,还是大嫂先替我们抱不平,才惹来的这些事。”

      这话说得实在顺耳,薛宁也挑不出毛病来,便也不再多问,只教给她们拾掇活鸡的法子。

      她却不知小姑子们心情几度变换,心中难熬得很。

      以前家中也曾炖鸡吃,还炖过野兔,烤过麻雀,都是大哥上山逋来的。家中虽也难过,却又大哥照拂,不时便能带回新鲜吃食。他还会编花圈、编草蚱蜢,拿来逗趣解闷。

      姐妹俩拔鸡毛放血,却是触景伤情,再想起大哥的死另有内情,手中的活几度做不下去。

      她们既思念兄长,又愧对大嫂,再想起近日来的桩桩件件,心中的难过可想而知。

      薛宁哪知道她们有这么多内心戏,见处理的差不多了,走上前去继续指点诀窍。

      活鸡的口味做法,南北方各有诧异,可无论是整只入锅还是跺块烹饪,都少不了葱姜盐巴、花椒八角。至于配菜不拘是土豆山药、春笋香菇,滋味都好吃,后世外卖大火的黄焖鸡米饭,配菜更是五花八门。

      可跺块终究是家常了些,姐妹俩盼着息事宁人,自然是想讨人欢心的。要论体面喜庆,还得是整只清炖才好。

      薛宁在鸡腹中填入葱姜,与昨日做鱼的手法类似。

      “大哥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家中调料不多,也就没再寻思过做法。”宋安秀低叹一声,似是又要掉泪。

      薛宁赶忙岔开话题:“家常菜其实好做得很,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人人都是好厨子。”

      薛宁把盐巴涂抹在鸡的腹里,对安娴说道:“去问问谁家有黄酒,借来一些调味用,再问问可有八角。”

      宋安娴应得痛快,拿着碗出了院门,前后一琢磨,竟直奔着隔壁而去。

      清早时两家闹了场不愉快,晌午就去登门借酒,换成别人肯定就不去了,可她倒是不怵。

      “来了来了,小心别撒了。”不过多会儿,安娴就捧着满满一碗黄酒,捣着小碎步赶回来。

      “嫂子看看,这些调料可用得上?”

      她小心翼翼放下碗,摊开手掌心,除了八角外,还有辣子和蒜头。

      “刘家婶子没难为你?”

      “嫂子说的哪里话,他家两个小侄闹了咱爹一场,正愁没机会说和呢。”安娴笑笑,接着说道:“我还说晚晌给婶婶送鸡汤过去,她还推辞来的。”

      安秀有些发愁:“真要送,爹娘又该埋怨了。”

      这事若换做是安秀,宁肯缺盐少姜耽误了一锅好肉,也不会去求人的。安娴却乐得与人打交道,每回外出都劲头百倍,仿佛家门之外有无穷乐趣。

      “爹埋怨的还少吗?不能听有辱斯文的轻浮语,不能同泥腿子白丁相交,不能与无见识的泼妇为邻,不能看袒胸露背的庄稼汉。要真按爹娘的意思,咱家该住在深山老林里才是。”

      宋安秀总算是笑了,“哧哧”地将笑声压在嗓子眼里,生怕穿出去被娘亲听见。

      李氏透过门缝,瞧见三人挤在小厨房里,巴掌大的小窗里不时能看见女儿的脸。

      “整日里同那女人勾肩搭背,能学来什么好的。”

      自古婆媳关系难,宋家婆媳尤甚。

      儿媳低嫁不懂收敛,一字一句都不肯相让,事事处处都显出优越,家境样貌更是胜过农村婆婆,怎能不叫李氏来气?

      现在又见她做法子笼络自己的儿女、邻居,每日眼前花似的显眼,李氏就更看不惯她了。

      她揣着手,脸色阴沉尖刻,不知又琢磨什么蔫主意。

      晚晌天色暗了,家家户户炊烟起,今日又是宋家的炊烟香气勾人。

      “宋家这几天顿顿开荤,今日还抓到野鸡,八成真是要转运了。”

      桌上粗瓷大碗,边缘破口寒酸得很,碗里的鸡肉鲜汤却鲜美异常。

      眼看已到了平时父子到家的时候,门外却迟迟没有动静。李氏引颈张望,就瞧见宋安珩拎着渔网兜,唉声叹气地走进家门。

      “你爹呢?怎的没跟你一起回来?”

      宋安秀绷直了身子,略显紧张的往弟弟身后看去。

      宋安珩摇摇头:“爹说这几日住在学堂,不回来了。”

      “你爹身边何时离过人,都是叫你们给气得。”李氏拿眼瞥薛宁,懊恼道:“白瞎了这么好的菜。”

      宋安珩看清了桌上的菜,顿时一惊:“你们把家中的鸡杀了?”

      他慌忙跑进鸡窝里,统共就两只鸡,他却数了几个来回。

      这两只鸡日日产蛋,供养了全家不说,更是他与大哥一起选下的鸡苗,养育至今已有了感情。

      “别数了,没动你的宝贝,这是我们打从上山捉来的野鸡。”

      宋安珩这才松下口气,坐回到了桌边。

      鸡汤的鲜香直往鼻子里钻,不知能慰藉肚肠,似乎还有治疗心伤的功效。

      宋安珩只觉得口舌生津,面上也带了快活:“父亲不在家,娘,动筷吧。”

      宋安秀一听父亲不在,神色缓和了许多。还主动给全家人盛饭夹菜,一副劫后余生的庆幸模样。

      没有宋同晋的“分配”,全家人每人都分得一碗浓香的鸡汤,又各分得几块鸡肉,再有其他饭菜搭配,当真是一顿好饱餐。

      安娴忽然开口问道:“这两日攒下的鱼虾,不如趁着新鲜一锅烩?”

      薛宁问道:“攒了多少?都有什么?”

      “今日又捕到了鱼,大的被我带回来了,小鱼又放归了河里。”宋安珩放下碗,比比划划,“足有这么大两条!”

      李氏努努嘴,没说话。她这几日也吃叼了嘴,不再拦着儿女出门刨食。

      “鱼暂且养一日吐吐泥沙,虾贝也够一盘子了,明日做清蒸白灼的吃法,如何?”

      “好好好。”宋安珩连声说好,心中欣喜得很,总归不枉他顶风作案一场。

      “我一会将白灼料汁教给安秀,明日由她掌勺。”薛宁放下碗筷,安排起明日的事情来,“赶明一早,安娴随我到县里去,陪我去一趟薛记货铺,顺便再买些做菜的调料来。”

      一听要去县城,姐弟三个都齐齐看向薛宁,眼神又亮又润。

      李氏语气埋怨:“去什么县里,倒是先想想该如何哄你们爹回家来!”

      气氛顿时一凝,宋安珩为难叹息,姐妹俩垂头不语,薛宁技术性整理衣襟。

      宋同晋赌气不回家,吃饭时就少了个“土皇帝”,餐桌上显得和气了,就连谈话也自在许多。

      李氏本想再问,可低头瞧瞧吃剩的鸡骨头,还有厨房里的鱼虾。再一想明日儿媳去娘家,少不得要带回些好处,也就没再多问。

      “别总想着自己痛快,记着多孝敬父母。”李氏低声说了一句,转身回了屋去。

      院里没了长辈,姐弟三个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他们人还没到县里,就急着询问要买哪些调料,恨不能太阳立刻就升起来。

      宋安珩羡慕得很,在一旁念叨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双晶亮的大眼瞧向薛宁。

      说到底还是十二岁的孩子,薛宁许他一个承诺:“若能考出个名堂来,我就带你去县里打马过街。”

      宋安珩眼睛一亮,顾不得再和她们谈笑,起身便走:“我这就去温书。”

      君子当通晓六艺,乃礼、乐、射、御、书、数也。六艺中四门可通过读书有所收获,射技亦能用小石子练练眼力准头,唯独御科只能身教无法言传。宋安珩早就眼馋骑马驾车,能有机会自是不能放过的。

      薛宁交代完事情,就回屋准备歇下了,倒是姐妹俩仍在院里兴致勃勃的窃窃私语。

      宋家人都习惯了低声说话,薛宁初来乍到时很不痛快,到如今也惯了。听着院里传来的低语声,竟还品出了几分热闹欣喜的意味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