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不堪盈手赠(2) ...

  •   我是从洛大公子的口中听全了这个故事。

      平安城在开国初期是边陲之地,荒草沙漠,寸草不生。皇帝贬斥的人都会被发配到这里。而他的恩师,便是在这茫茫无归期的地方,遇见了我阿娘。

      那年,我阿娘冯孟云,正及笄。

      洛大公子的恩师,是京城勋贵夏侯家的嫡次子,夏侯拂一,字融瑄。广庆四年,夏侯因不得帝心,举家被抄,上至八十老妪,下至还未洗三的婴孩,全部发配至边陲平安城。

      平安城距京三千里,路途遥远颠沛,流寇仇家层出不穷。等到了平安城,夏侯氏族四千余人死死伤伤,仅剩百人。

      夏侯拂一刚考取功名,正值莽撞年岁,皇帝的圣旨便像一盆冷水,在他头顶兜头浇下,将他的前程,和立志要平定天下的心,冲得粉碎。

      到达平安城后,夏侯拂一便生了一场大病,手边的药路上抢抢丢丢,已然不剩多少。何况家中还有长辈,夏侯拂一强咽喉间的血腥,撑出一个笑来,向父亲摆手:“我无事。”

      等到押解他们的官兵领命离开后,夏侯拂一才私逃出去。平安城在外人眼中不堪入目,可麻雀虽小五脏仍俱全。
      医馆经年累月招待的人都是被贬来的朝臣。
      虽遭贬斥,但医馆的大夫都不敢轻视。保不齐某个氏族在几载之后又翻身回京做人上人去了。

      可夏侯拂一没有银钱。
      他站在医馆外面发愣片刻,兀自叹了口气,坐在门口石阶上。
      光影绰绰,比起京城的光,烈了几分。他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在发烫,眼前的事物也慢慢开始扭曲旋转。

      来往的人视线隐隐约约射向他。
      他知晓自己衣衫褴褛,比起街边乞讨之人,更惨几寸。
      可这不是他当下要在意的事情。

      远处铃铛声传入他耳朵。
      他抬头望去,却看不清来的人是谁,猛地一晃神,人失去意识,扎向地面。
      一双柔软温热的手,抵住了他的肩。

      等他醒来,是在一间客栈中。
      这间客栈算得上是平安城中为数不多能住得舒适的地方。

      他撑着起身,抬手掀开了薄薄的床帐。
      满房的药味。
      可比药味更甚的,是一丝薄荷香。

      香的源头,就站在窗前,背对着他,身型窈窕。浓黑的头发散在背上,只用一根红丝绸简单束在一起。
      她的衣裙上开满了花,奇怪的是,裙上的“花”绣工上乘,可布料却是平平无奇的粗麻布,丝线也是随处可见的棉线。

      正当他愣神,女子转过身。
      说是女子便不妥当了,眼前这女孩儿,形貌昳丽,年岁绝不过二九。

      “你醒啦?”女孩儿开口,哒哒跑到他身边。
      夏侯拂一连忙翻身下床,匆忙穿上鞋,躬身行礼:“敢问姑娘名姓,此等救命之恩,来日若有机会,必将厚报。”

      女孩儿歪头凑到他面前:“融瑄哥哥,你不记得我啦?”
      他的小字一向只有亲近的人才知,为何……
      夏侯拂一抬头看去。
      他撞进一潭碾碎的墨中。

      女孩儿的容貌过了十岁便是翻天覆地,可面上还是残留着熟悉的轮廓。

      “阿孟?”
      “是我!”被叫出小名的女孩儿笑起来,“还以为你真把我忘记了。”

      夏侯拂一脑海中划过很多片段,难不成广庆帝连与夏侯家有生意往来的商户也一同贬斥边外了?
      女孩儿看出他所想,拍了拍他的肩膀:“融瑄哥哥莫要多想,冯家安好。”

      夏侯拂一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女孩儿接着道:“不过阿爹决定离开京城。夏侯……你们家的事情爹爹有所听闻,帝威不容侵犯更加难测,爹爹选择明哲保身,不在京城做生意了。”

      “也好,”夏侯拂一说,“以你们的能力,苏州是最好的容身之地,可以去那。”
      女孩儿摇摇头,“爹爹不准备去那。”
      “那去何处?”
      “就在这儿,平安城。”

      夏侯拂一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为何?这里……这里的人,穿不了锦绣衣物,更品鉴不了你的绣工,怎么能赚钱?”
      “好看啊。”女孩儿站起来,在他面前转了两圈,“既然不能从衣料上彰显绣艺精彩绝伦,那就让绣出来的花栩栩如生。”

      “你这……”夏侯拂一顿了下。
      女孩儿问道:“难道不好看吗?”
      夏侯拂一认真道:“好看。”

      女孩儿说道:“好看就行,既然这里的百姓不懂什么是“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那便只有“物以价廉为佳品,裙以春花为陪衬。”,反正也不费时间。”

      夏侯拂一转问:“冯先生呢?劳烦阿孟为我引荐拜访。”
      女孩儿摇头:“爹爹他们脚程慢,还在千里外。我早你几日来此,本想着能第一时间见到你,没成想那些官兵还得看守你们半月,今日才得见。”

      女孩儿又想起什么,连忙说道:“爹爹说今后我要在铺子里挣钱,得要有名姓,所以给我起了个名,叫孟云。冯孟云,这名儿好听么?”
      夏侯拂一颔首,浅笑道:“好听。”

      冯孟云也跟着点头:“我也觉得很好听。不过融瑄哥哥你要是觉得不方便,你可以一直叫我阿孟的。”
      “好。”

      冯孟云家中虽不似夏侯氏家财万贯,但好歹是在京城中占一席之地。此次离京,路途遥遥,冯父雇了两家镖局护送,好歹是安然无恙闯过来了。

      被发配来的京城氏族每日都有活干,就在不远处的城楼外,那里的土地日复一日被太阳炙烤,连荒草都长不出来。冬天卷大风,成堆的泥灰往城里刮,谁家要是忘记关窗,准能收获一簸箕的黄土。

      而这些氏族的任务便是让这黄土地长出草,种出菜来。
      这问题不亚于让鸡吃了一座山般的米,除了老死在这里,再无别的方法。

      转眼半年过去,冯孟云凭着一手绣艺在平安城站稳脚跟。这里民风淳朴,寻常物什价廉。有些农户没有银钱,拿着鸡鸭鱼肉,兽皮野味来换衣裙也行得通。

      滋补的东西冯孟云就留下,等到夏侯家七日一休时,带过去,给老人或者正在长个的小孩儿吃。

      然这次还未到假休天,融瑄就站在冯宅门口,手上拎着自己做的点心,囊中羞涩,举步维艰。

      还没等他敲门,门便被人从里面拉开,露出一张娇憨可爱的脸。
      “融瑄哥哥?”冯孟云侧过身,请他进去:“你怎干站在这里不敲门?”

      融瑄生出了一些想要逃跑的心思:“无事,就是想来问冯先生安。”
      他转身欲走,冯孟云倒眼尖,看见他手上的食包。

      “你手上拎的什么?”冯孟云问他。
      融瑄支支吾吾:“就,就是随意买的点心……”
      “哦……”冯孟云看破不说破,“点心?城中点心铺只有一家,且最低价格都是七十五文一斤,融瑄哥哥你何时这么有钱了?”

      融瑄嘴硬:“攒的不行么?”
      冯孟云拍拍腰间的荷包:“你攒的钱都在我这儿,你上哪拿的钱给人家付?”
      融瑄这下一句话也不肯说了。

      冯孟云也不逗他了:“好啦,进去说话吧,外面冷。”
      融瑄万分忐忑,将点心放在冯孟云手中:“这是我向阿娘讨教的手艺,你……你尝尝,如果不好吃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冯孟云以为是夏侯夫人做的,没想到是融瑄亲手做的,下巴掉的老长:“你亲手做的???”
      融瑄点头:“是。”

      冯孟云‘很市侩’地说:“用你这笔墨丹青都是千万两叫价的手做点心……”她手狠狠往下一沉,像是承受不住这点心的‘重量’,“这点心还不得万金起步?”

      融瑄站在原地不走了:“你要是再调侃我,下次我就不做了。”
      冯孟云竖起耳朵,欣喜道:“还有下次?”
      融瑄说:“如果你喜欢的话。”

      冯孟云回:“那我必定喜欢,很喜欢,万分喜欢,恨不得一天仅吃一口的喜欢……”
      融瑄微微垂头瞧她:“还拍马屁?”
      冯孟云吐吐舌头:“不拍了。”

      因冯孟云做的衣裙甚得城中娘子喜爱,在平安城中驻守的士兵也常来买裙子回家哄媳妇儿,一来二去,士兵们对夏侯一家也多有放松。一大家人的病养着养着便好了。

      冯孟云更是胆大,在月余前向夏侯融瑄表明心意。
      融瑄未曾同意,可也并未拒绝。

      他的原话是:“阿孟,我不愿耽搁你。你有本领能在更辽阔的地方生活,你会遇见比我强百倍千倍的男人,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家,更能护佑你余生安康。而我只是一个囚徒,一个只能在此等死的活死人。”

      冯孟云当时是如何回答的?
      她只说了一句话:“你猜猜我当初为何执意来此?”

      后来两人冷静半月,前段时间才恢复正常来往。
      冯孟云想了一整夜,翌日一大早就在城墙边拦下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信你能鹏程万里,也信你能在此筑巢。只要有你,哪里都可以是家。”

      对于冯家来说,夏侯家是解燃眉之急的恩人。
      对冯孟云来说,夏侯融瑄是她努力活着的希望。

      两人的初遇,其实比夏侯融瑄记忆中的还要早。
      那时她因为一篮帕子遭到那些商贾贵公子们的调侃,是夏侯融瑄在阁楼上轻言:“攻讦他人非君子所为,诸位慎言。”

      随后,他的随从拿了一锭银子下楼,交给她。

      “姑娘,帕子我全买下,银子便收下吧。”
      “这些帕子不值这么多……”她看着手中的银元宝愣住,“太贵重了!”
      “姑娘的绣艺值得。”

      夏侯融瑄的一锭银,她和父亲不用倚靠别人眼色度日,在京城驻扎,租了铺子,做起了小生意。

      后来,是因为夏侯融瑄被仇家追杀受伤,迷迷糊糊跌在她的院落里。等夏侯融瑄伤病养好,夏侯家便和她的绣铺做起了生意。

      夏侯家的妇人进宫时也常常穿她所绣的裙,一时之间,冯家在京城风头无二。

      也是在这个高楼起高楼塌的日子里。
      夏侯大人因在早朝上驳斥了皇帝的旨意,全家被抄。

      民间传来传去,都是夏侯家功高震主,惹来帝王之怒。
      而事实究竟是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不堪盈手赠(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